過 年
以前奶奶在時,身為傳統家庭婦女,媽媽總是準備好三牲五果等祭祖,不敢輕忽。隨著時代變遷,年一年不如一年,愈來愈簡化。
爺爺在時還會買幾樣小菜燒紙,由爺爺帶頭保佑全家安康換春聯什麼的,但是,去年弟弟成婚後,爺爺也回板橋就一天簡單的過一天。
常常想,年的分工跟家務一樣應該全家一起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跟理想要兼顧還有人際。
身為人母自然有捍衛家庭的想法,每個婆婆媽媽的生存之道大不相同,當然也許跟他的原生家庭或者婆家有關,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在多元化且講究兩性平等上,當然希望對方可以分擔經濟。
但是,每個人的專長不一,若一昧討好對方那只會讓自己痛苦而已。
自從十五歲罹病開始,我就喜愛文學,但是無用真的為大用嗎?
在講求學歷且多方面語言發展的同時,我不斷被指責我安於現狀的舒適圈,我很想努力的辯解,很多事情是我無能為力的,因為從小父親的要求,讓我想做什麼都被阻斷不能活出自己。
在今年這麼不景氣的現況,我想任何學問都是相通的,我們無法一邊寫詩一邊生活,總是要接觸人群活出自己,所以有的人寧可去賣小吃。
生活可以不要太復雜要求太多,不能獨學而無群,不然再多的經史子集沒有好的師友就無法讀懂。
人不可能查便所有的東西,每個人的專長不一,使命不一。
就像蔬果一樣,不同的屬性有不同的料理方式。
面對時光不斷的消去,我接受我老去跟我的不完美,雖然父親的高壓脾氣,母親的省錢加上慢活讓我夾在中間無所適從。
但是,感謝還有自己的房間任我可以抒發。即使我的房間也不是這麼的完美。
很多人忙了一天沒有餘力運動煮菜或者陪伴,但是每個當下你知足感恩,那何必要求太多?
不論是否養寵物都要負責,何況身為人呢?
願我不斷的老去的同時也學著每個當下的美好,許多事情愈強求愈不可求,那不如活出自己,不用遷就對方。
所有時間都是當下,但願彼此珍惜今生的情緣,雖然已經與成家的弟弟疏離,也許是溝通有礙,畢竟家中無人有女性主義的概念!
父親還是很牽掛,常常想也許就像王浩威說的每個男人都比他的父親還父親!
有時不是無愁只是感傷,想起杜甫的<空囊>、李白的「不得」!
沒有機心的我看著被豢養的鴿子,想起徐四金的小說,孩童不妨過去,牠們一下展翅高飛,或許也學會世故了。
生有涯,知無涯,但是在求不盡的知識下,健康家庭為重,有時感傷何時我們聲音配著電視,沒有話說了?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本就難全的東西何必多求?
年過願智慧長,願安康好,健康就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