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朋友!孔子會是個勢利小人嗎?

發布日期:
作者: 海平。
點閱率:1,083
字型大小:

醉裡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眷全無是處。(宋.辛棄疾)
子曰:「無友不如己者」
沒有人沒有朋友,也沒有人可以沒有朋友。
就連那個自稱孤家寡人的皇帝老兒,也得要有幾個太監朋友。我可沒有要貶低太監的意思哦,我想說的是一切都可以專斷獨行的皇帝老子,他也同我們一樣的需要朋友。我們撇開皇帝跟太監君屬身分的關係不談,皇帝跟太監其實就是另外一種關係上的朋友。而太監也有講朋友間的義氣的太監,像是高力士就算得上是跟唐明皇講義氣的朋友,而明成祖和鄭和則是一場朋友的經典之交。中國歷史上之所以會發生那麼多的宦官干政,那也是因為皇帝認為那些在他身邊的人是他可以信得過的朋友。
朋友遍天下,知交有幾人?
人生得一知己則死亦無憾矣!
感情深厚的朋友可不一定就是知己的朋友,而知心的朋友相交也許淡泊如水。朋友不一定得要多,多交交朋友也不是甚麼壞事。相互間交往得深的朋友也許會很多,但是要擁有能夠稱得上知己的朋友的朋友,那就是很稀罕和難能可貴的一件事了。我們絕大多數人這一生之中都不太可能交得到、遇得上可以稱之為知己的朋友,所以古人才會這般的感嘆知音的難覓,而知音的朋友你只可遇而不可求。很弔詭的一件事情是往往我們的敵人卻反而是最能夠了解我們的人,這就是所謂的將遇良才,棋逢對手,惺惺相惜而英雄相敬。
我們從歷史的長河中去尋找,我首先看到的就是管仲,管仲他很幸運的擁有一個知己的朋友。管仲他還更幸運的是又遇上了一個能知遇他的明主,管仲因此而成就了齊桓公一代的霸業。對管仲來說鮑叔牙和齊桓公他們兩個人都是他的知己,這兩個人也都是他的「朋友」。後世則有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千金易得,知音難覓。俞伯牙因為能聽得懂他琴音的鍾子期已經死了,所以他傷心失落得破琴斷弦,終身不再彈琴。俞伯牙是在還給能知他音、解他意的鍾子期一個感念之情。
朋友之間的交往,你還得要講一講情義,我講的這種義氣,比較類似梁山好漢講的那一種義氣,如豫讓、聶政之流。荊軻在高漸離筑音的敲擊聲中,高歌踏步而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歌應當即是燕趙慷慨悲歌。這些人他們都是為了要還一個「知己」之情,他們也十分的清楚明白他們只是被利用的棋子而已,但是它們干於被利用,雖萬死而不辭,就只是為成全、成就一個人與人之間交往的一個義字。從他們的立場上來看的話就是說:「承蒙你盛情所看重,你既然都這麼的看得起我,我也就不能讓你失望而瞧不起我。」這是死士之志,其悲壯慘烈也非常人之可及,故而史馬遷特為之列傳以誌之。
朋友有各種各樣的朋友,有損友亦有益友,有朋友亦有酒肉朋友。交到一個有辦法、有能力的朋友,很可能你這一生就可以少奮鬥,但是錯交了一個朋友,你會因而惹來殺身之禍,就像方孝儒的朋友的那一黨朋友,他們都全都被誅滅殆盡。所以我們交朋友時眼睛可是得要張大一點才好,但是你可不能因此而怕了而不敢交朋友,交朋友可是很重要的一個課題,也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篇樂章。
論語裏開頭的第一段話,就談到了朋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裡面還多次的提到有關朋友的話題,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孔子是很重視和關切朋友間的這一種交往和關係的。而孔門三千弟子之中,要論到最可交、最想交、最值得交的朋友的話,則除了子路之外便不可再做第二人想也。
論語學而: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孔子在這裡說的是我們做人、為學、處事、交友所應該要有的態度。我們應該要持有或具備甚麼樣的一種態度,就是孔子講這一段話所要關切的重心。
可是孔老夫子所說的這一段話,完全的被他的徒子徒孫們活活的給謀殺分吃掉了!問題的關鍵是出在對「無友不如己者」這一句話的解釋上面。他們把這句話解釋成:「不要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這個玩笑可開大了!不如自己的朋友是怎麼樣的一種朋友?那一種朋友是不如我們自己的朋友?是那一點不如我們了呢?又要有那一點不如才是不值得我們交朋友的朋友?
如果不先交朋友?我們又怎麼知道朋友是甚麼樣的一種朋友,如果交了朋友以後,那麼朋友已經變成是我們的朋友,那就沒有不要交朋友的問題存在,只剩下要不要斷交的選擇而已。要是照這樣的解釋來追問的話,肯定是沒完沒了的啦!如果每一個人都不交不如我們自己的朋友,那麼也就是每一個人都沒有朋友可以交!每一個人都交不到朋友!這種解釋肯定是行不通的嘛。這在邏輯上存在著這麼重大的矛盾,孔老夫子是這麼謹慎小心的一個人,他會犯這一種明顯的錯誤嗎?要是他真的是認為是這樣的一種意思的話,那我們就非得要打他的屁股不可了。
說到打屁股,我們就先從朱熹開始打起屁股,然後再一個一個的輪流打中國的其他的所有的讀書人的屁股,學問越是大的越是要打得多、打得重。要是要不狠狠的打這些讀書人的一通屁股的話,那麼他們的腦袋是不會清醒過來的,他們把書全都讀到劉姥姥家的茅坑裡去了。他們就只是學會整天搖頭晃腦的子曰、孟曰的念咒語一般的胡說瞎念一氣。你說他們這樣是不是該打,是不是該痛痛的打他們一頓?
難怪那些洋人會管咱們叫做「孔教」「儒教」不可了,這也是咱們活該!我們捧著這四書五經就活像是凡蒂岡捧著聖經的那些修士。我們捧著四書五經,就只知道一昧盲目的跟從,從來都不敢反思置疑。如果我們連文章句讀都弄不清楚了,我們還能奢談些甚麼知曉微言大義,進而經國濟世平天下。
「無友不如己者」這一句話是很簡單很合理就可以理解認知得到的一句話啊!我就搞不懂中國的這些讀書人都是怎麼了啦?這一句話應該要譯作:「沒有不如我自己的朋友」這裡的「友」字不能當作動詞來用。(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