扉頁書房
生活在喧囂的鋼鐵水泥森林裏,周遭充斥著太多資訊電子化的產物,隨著科技發展人類文明進步,媒介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傳統的手寫信件被社交軟體所替代,散發著油墨味道的紙質書本也逐漸被電子書所替代。
人們生活的腳步愈發匆忙,內心卻是越來越填不滿的空。但是好在還有很多城市願意保留著傳統紙本書店,不為別的,只為保留這個城市所剩無幾的,最後的柔軟。
香港,一個快節奏聞名的繁華都市,在熱鬧非凡的尖沙咀裏卻安放著一家面積不大但裝修擺設精緻的誠品書店。與之相類似的是臺北城市心臟上那家24小時不打烊的誠品書店。當人們被生活的重壓所迫,喘不過氣的時候,去書店翻閱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這時你不用去想學業或工作上的忙碌,也不用想人際關係的複雜與深刻,你只需要一本書,一本能讓自己和真正的內心獨處的書,這何嘗不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吉光片羽呢?
你站在這座城市最中心的地方,卻伸出手就能觸碰這個城市最柔軟的脈搏。每一本書都有溫度,他們承載著的文化底蘊讓這座城市有了獨一無二的價值。當你閱讀魯迅的小說時,你會對舊社會的封建禮教義憤填膺;當你閱讀龍應台的散文時,你會被她的母愛深深打動;當你讀三毛與荷西的愛情故事時,你又會對這淒美壯烈的戀歌表示惋惜。你手捧著它們,就像是捧著這些人物的心,千千萬萬的情緒交織錯雜,雖不能與作者感同身受,卻也是實實在在的陪伴作者筆下的人物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歲月甚至一生。金戈鐵馬也好,委身於世也罷,平安喜樂也好,災難不斷也罷,到頭來還不是通通都燒成了一把灰,別人的人生卻成為了自己的故事。人和人之間仿佛多了一種奇妙的聯繫,你發現你所渴望的同理心好像也並不是很難得到。這個看似冷漠堅強的城市也有他自己說不出的苦衷。那些靠著織出幻夢來熬過的孤獨日常,那些數羊數星辰數不出奇跡的深夜,那些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變化不停的燈光,被書裡的句子精準的刻畫,認真的同情。最重要的是你在這個城市裏,讀過的書,留下的腳印,掉過的眼淚,都會被天地銘記,封印在你自己的記憶裡,刻骨銘心。(作者為銘傳大學金門校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