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百態
喜歡市場有種人情味有別於商場賣場訂死了價格的討價還價,說可是卻也充滿了真真假假,說大話的也不少,像是賣水果,說保證甜或是甜死人的甚至還有什麼夭壽甜的字都出來了,有時也是試吃過,覺得真的甜才買,可是,那個試吃品旁邊的水果,回家發現沒有想像中的甜也沒當下的好吃。
賣魚的總說是現撈的,保證新鮮,活像他家隔壁就是漁港或者住在海上隨手就可以撈到新鮮的活魚似的,價錢當然傍著新鮮兩個字也提高一成,但是,也不少人在海邊的餐廳吃到不新鮮的,有人說,眼睛看到點的海鮮,有的店家拿到廚房會換,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不然就是標著有機兩個字的蔬菜,可是真的有無噴灑農藥也不知道;還有那種什麼百貨清倉大拍賣,不知道為什麼百貨公司的千元商品變成百元特價,還說什麼防火防水的,當場拿打火機燒給你看的;以前也有同學直銷美容保養品,也是說無酒精純天然,密密麻麻的成分寫了一堆,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但是就說他們不打廣告又天然,所以沒有廣告費在裡面,也是拿打火機證明沒有酒精,不會起火--現在的人很喜歡用火證明商品的真金不怕火煉似的,害我一直想起小時候被大人告誡不要隨便玩火;還有那種老闆要哭了的跳樓大拍賣,最後一天清倉,明天就沒有了;可是,明天還是看到那牌子那店家,他的明天好像跟我的不太一樣,有人說這是一種心理戰,過一個年,我還是看到那牌子那家店。
晨市比早市便宜,早市又比夜市便宜,但是,相對的那種氛圍選擇性就有所差異。夜市花樣很多,甚至可以看到當下流行的東西,像是之前的日全蝕,在樂華夜市就看到有人在擺攤賣觀看用的眼鏡。不只小吃,也有些童年回憶也在裡面:打彈珠丟籃球九宮格吊娃娃機等等;老街,又是另一種生態,他混合了夜市也混合了地方特色--就像現在三峽的文化藝術季,難得不收門票的史博館,裡面有著一些藝術品:油畫版畫雕刻等,有些小學生配合著活動畫出自己最喜歡的作品,我本來也想參加,因為可以參加抽獎,但是,隨行的朋友說,你畫的話人家會說我們有這件作品嗎?暗暗取笑我的藝術天份,我不服氣的說,那你來,他又回一句:你覺得我們可以得到獎品嗎?話說,也真是沒那個發財運,幾次他的發財夢,買了樂透或抽獎的豬公刮刮樂,銀子也是白花,上次三峽殺豬公,他帶我湊熱鬧,說是會有很多攤子很熱鬧,我們各買了一個紅包袋,裡面果不其然,像我每次喝飲料一般寫著:銘謝惠顧。
記得在中原夜市,有著吊酒瓶的遊戲,老闆快手一吊,那個勾著圈繩子就把酒瓶扶正,彷彿就像那種當場賭撲克就可以賺回本的容易,然後,擺了幾隻流行的大娃娃,說中了就可以任君挑選抱回家,我看中一隻大隻的泰迪雄,毛絨絨的溫暖,朋友說小時候有玩過,在幾次驚險中,我們在老闆喊時間到時,放下了繩子,也放下了他以前的回憶,最後,抱了一個新的回憶回家。
還有在花蓮看到大的打彈珠遊戲,孩提時,總在雜貨店買零嘴,然後有時會玩玩打彈珠,可是這種大型,要用尺去推珠球的,我沒玩過,規則是看你的珠球進去第幾號溝再依號碼領獎,一些廉價的商品擺在一旁,那是獎品,付了錢,開始用勁推上,可是沒達到標準,所幸,安慰獎不是什麼口香糖,是個可愛的民俗娃娃小吊飾。而朋友那個投籃一百送二次的安慰獎是把機器製的蘇扇。
金山老街也有我童年那些零嘴:相皮糖QQ熊荷包蛋的軟糖還有涼菸糖,也有賣那種抽籤的綠豆糕,彷彿看到以前自己老跑雜貨店的身影,那時,還有一本十元小本的小叮噹,放在水中會浮現畫面的神奇紙,一些奇奇怪怪的玩具。
現在,爆米花不知道為何又流行起來,口味也變多了,就像我們當初童年到現在,飲品遊戲的多元一般,我哼著五音不全的爆米花童歌,可是一朵二朵三朵不開花再下面就是不知道怎麼唱下去了。
以前好像沒這麼多試吃試喝的,現在有時有些伴著活動的飲品什麼都可以嘗試,寫著不好吃不用錢的也有,只是,不知道如果說不好吃會不會真的免費。
去大陸,發現大陸也開始學這招,遊周莊時還聽老闆說,要不你出個價,我看你也是誠心要買的,價錢可以商議;走到另一個店家,有老闆碎語說台灣人變精了,現在都會喊價。而當地人說,蘇州有名的太湖三白,可是沒人能吃到真的-觀光區貴,但是出了景點的也不一定便宜。甚至有些會說什麼解籤不用錢,可是同行的河南朋友說,上次,他被騙走了身上的所有金錢,全成了保平安的香火--三分香火七分誠意,中國人花在廟的錢真的直逼詐騙集團的金額。像我愛吃小吃,尤其是剛出爐的雞蛋糕紅豆餅,可是,說什麼現做的,熱的,一咬到口中,就是冷冷涼涼的,有時,運氣不好還吃到壞的。
而且大家一百元好像是十元似的,勾起了一堆人圍觀搶衣,台灣有十元商店,大陸有二元商店,發現兩者愈來愈像,當然十元不只有十元,就像百元旁邊還有個小小的起字。
然而,不管是市場夜市百貨,都可以看到女生的東西比較多:髮飾化妝品保養品香水精油衣服內衣褲包包鞋子首飾配件水晶指片彩繪算命,從頭到腳,都像是一則則誘惑,反而要挑男生的東西比較難。
當然也不是商場就不會騙人,像標榜著天天都便宜就被諷刺為天天都騙你,之前推出買兩千送兩百也是有玄機的,甚至,有的不注意,價錢會被多刷。
其實,中國人到底是中國人,也有些實誠的,像是寧夏夜市那個我很喜歡的豆豆可麗餅,老闆要搬到新竹東門了,臨走前一天,還告訴我哪裡可以買到芋頭餡料可以自己在家做,三峽的水冰店,老闆的冰品比一般吃到的紮實,他說加入澱粉,所以口感不像冰淇淋也不像綿綿冰,加的是奶粉而不是對人體有害的太白粉,還大方的把其他的口味挖了一點讓我們吃吃看,真的是很醇很綿又有種紮實。還有花蓮自強夜市的芋頭牛奶,今年去了剛好過了產季,老闆說也有芋頭奶茶,不過那是用跟農會買的芋粉去打的,這點要先說,但是,好喝度絕對不相上下,因為是用愛打出來的-我去了三天,最後一天總算盼到真的芋頭牛奶,那純覺得比華西街的龍都冰果店的還好,價錢卻是他的一半。
市場中,有些是可以喊價的,老闆說了半天,你一走,有時價錢真的壓低了,當然,有的也看定你不花這錢的,懶得跟你費功夫,你問價,他還回你:反正你又不會買。這在大陸也是一樣,記得有次在蘇州,我們去刺繡一條街,結果三幅繡畫賣到五百,同樣的話,在旅遊景點,降到最後一幅一百不錶框的,這中間的差距就可以知道,當然什麼手工繡亂針繡的,我們不懂。
反正大家都說是真的,沒賺什麼錢,就是手工錢,有的還當場做給你看:蘆葦畫桃木畫繡鞋紡織,也有當場可以在小玻璃瓶刻字或用名字寫詩的,相較下,大陸的花樣多了份人文傳統氣息。不過標榜紫砂壺的,不會分辨的,真的是不知道怎麼辦,就好像古董一樣,店家講得天花亂墜的,甚至還用熱水淋上去說什麼因為什麼漆所以會隨溫度變色;不過,爸爸上次買了檀扇樟木丸,後來才發現只是噴上那香精,時間一過也變成沒味的擺飾罷了。
總之,店家花樣百出,不管哪一國,我看都是一樣的,大家都是搶錢大作戰!花樣百出,在那,你可以看到傳統也可以看到流行,可以看到現在也可以看到異國。有的賣的是他的技藝,像是東區或老街的街頭藝人,有的賣的是人的同情,像是殘障者的口香糖或一些民生品,還有聾啞人士的蛋糕;有的什麼都不賣,掛張牌子或者放個碗,就坐在那,那人可以是穿著僧衣的出家人,也可以是什麼都不是的遊民,或者帶著孩子博取同情的大人,不過,我有次看到他會自己把錢放在口袋,或者自己放一些在碗裡面就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有些傳統市場是固定天數販售的,一次買了涼鞋,在老闆說什麼流行真皮好穿下,還當場把他的鞋子折來覆去的說明鞋子的軟度,然而才穿著走半天,痛了兩天,想把另一雙沒穿的退掉,硬是不換錢,要你挑別款。媽媽說:錢,進了口袋要他拿出是要割他的肉,別作夢了!
鞋子始終不好買,現在有店家打著第二雙三百六的名號,我有股貪小便宜的衝動,弟弟卻覺得平日賣千元價位的鞋子,卻變成幾乎半折,內中定有鬼,我說那是連鎖的又有保證書,總不會砸自己的商譽吧!弟弟說,對,你去店員肯定就這麼跟你說。媽媽說那種打低價位的,會把標價先抬高,不過我看也還好,價錢跟印象中的差不多,爸爸則說他有一半廣告費,所以定是不便宜的。
買鞋就跟買衣一樣,有些好看可是不耐要不就得費心,現在想買雙平底淑女不是夾腳可以站走的久又不會痛的,好像一則神話般:不知道何時大家鞋跟愈來愈高,彷彿我們又從小腳的古代中跳入另一種流行美的禁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