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縱談人文教育

發布日期:
作者: 倪振金。
點閱率:922
字型大小:

三、儒道釋的悅樂精神
中國哲學以儒、道、禪最為重要。這三大主流,全都洋溢著悅樂的精神。雖然其所樂各有不同,可是他們一貫的精神,卻不外悅樂兩字。一般言,儒家之悅樂導源於人性的和諧;道家的悅樂在與大自然的和諧;禪宗的悅樂則寄託在明心現性的和諧。「但何以普世的印象與他們的悅樂精神似乎是大異其趣?」
「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儒家最美的地方,在於人性化,凡人所關心的,他沒有不關心的,所以孔子以詩經啟教,是有用意的。故其悅樂的根源,在於做人的踏實與人倫的充實,進而成就己立達人,和天下一家的人文主義。
「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正是道家的境界。若說儒家從人際的和諧找到悅樂,那道家則是從人與大自然的和諧找到悅樂,儒家之樂在於充實之樂,道家之樂則是來自於空靈之樂。前者之樂,來自於努力與行動;後者之樂,則來自於無為與恬淡,一種「不想佔有,無所不有」的超然之樂。
「萬古長空,一朝風月」。禪宗的樂趣,來自於明心現性的開悟和覺悟他人,它融治了道家的空靈和儒家的人性,這種如電光火石,悄然而至的開悟,也許可用冥想與修道來做準備,可是這不過是醞釀開悟的過程而已。梅尼有詩「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笑撚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最能表達出它的意境。此種融治超越與內在,停留此岸,卻希望到達彼岸的超脫,誠如慧能所說:「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的悅樂,正是它明心現性後的至樂。
和諧是音樂的名詞,也是轉化的悅樂。禮記樂記說:「樂者,樂也」正是此意。處在此求變的時代,如何從內心的悅樂找到生命的安頓,共享天地的至樂?
四、理性的思考
五四運動,是中國現代化學術思想的啟蒙運動,但何以在八十餘年後,當代思潮,主要仍由西方思想家所「壟斷」,猶未能進入世界思潮的核心?「難道是誠如論者所云的,在於中國知識份子,不曾對西方思想的源流,如理性的思想,給予足夠的心力,以致為了目的熱而導出方法盲,但理性是什麼?」
理性思考,一直是西方思想的傳統,不僅自然科學的成就,整個現代西方思想如民主與科學及倫理等,都是基於理性觀念上。但到了二十世紀六○年代,卻發生了理性爭議(rationality debate),最初是緣於少數人類學家,他們發現原始民族也自有一套「理性」觀念,與西方不同,卻也能自成體系,因此懷疑:理性有客觀標準?而孔思(Kuhn)適在一九六二年發表<科學革命的結構>,揭露所謂科學典範只是一群科學社群所共同的「信仰、價值及其他」;而社會學大師韋伯(Max Weber)的一系列著作,也提供了理性本身的曲折:「人類的生活,是可以在許多不同的基本觀點下,朝著許多不同方向,而加以合理化的。」
韋伯的研究著重於歷史性的演進,欠缺結構性的分析,在這方面,以《開放社會及其敵人》馳譽的巴柏(K.Popper)恰好提供互補,他認為科學演進,本質上是一連串縝密而嚴格的「臆測與否證」,是以巴柏的理論,對摧破任何獨斷性的教條,都具有一針見血的效果,也為自由與理性之相互關係,設定了清晰的哲理。
重要者,理性思想的辯證發展,儘管言人人殊,但也只有依循嚴格的理性思想,才能加以廓清的,如科技破壞環保,仍須依靠科技來改善一樣。是以重新省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對今日困境無異是最好的醒醐灌頂!
五、中西美學觀
  「文化的不同,產生不同的美學,繪畫正是如此,是雅俗,或是繽紛?」
每一偉大的文化,都欲在實用之餘裕,以藝術表達生命的高潮,精神的最深節奏,內心的律動,重新獲得生命的中心,乃得真自由,真生命,美學之意義在此。而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律動,待人拈毫獨笑以自賞而已。
國畫意境來自於乾坤化萬物的「易」觀。「氣韻生動」,就在於表現這生命的節奏,以簡單的點線皴擦,展現天人合一的感動。自伏羲八卦、商周鼎文、兩漢壁畫,乃至唐宋元明以來,皆是運用筆法墨韻,外取骨相,內攝神韻。而西畫意境源於埃及的浮雕、希臘的雕刻與建築。以目睹的具體實相融合於和諧整齊的形式,雕刻形體的光影凹凸利用油色暈染入畫,其光彩明暗博洽成畫境的氣韻生動。自古典主義、印象主義乃至憧憬於光、色、空氣的彩色主義(Colorism),雖象徵了古典精神向近代精神的轉變,但他們的宇宙觀仍是一以言之:即人與物、心與境的相視相對。
因為西方對無涯空間的追尋,是由一個固定點上去透視深空,而失落於無窮,奔馳於無極。像德國浪漫主義大畫家(K. D. Friedrich)的名作「海濱孤僧」,代表著對無窮空間的悵然;但中國文人畫家對這無窮空間所呈現的卻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心境。所以他的空間觀念不是幾何空間,而是地形連海盡,天影落江虛。所謂「墨潘留川影,筆花傳石神。」就是在闡述這種神韻。又因為不滯於物,於是引書法入畫乃成國畫之一大特點,各種點線皴法融入虛靈妙境,而寓詩心禪意於畫中,借書法以顯心靈的神韻,實為國畫之一大妙境。
(四之二)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