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林歲進士蔡漣清
林焜熿(1793-1855),後浦人,公諱炳、又名焜熿、字遜輝、號臣■、乙已科歲進士(縣志載丁酉科)、壽63歲,同安歲貢生。先問業於廈門道富陽周凱,又從玉屏山長光澤高澍然遊,故文有家法。嘗分修廈門志,出其手者居多,金門有志,亦其始纂。所著有〈竹畦詩文鈔〉、〈浯洲見聞錄〉、〈宮閨詩話〉、〈竹畦筆塵〉各若干卷。生平見義勇為,不辭勞瘁,如倡建育嬰堂,修大溝義塚,皆有關桑梓公益之事,故不獨以文鳴也。
薛師弼,珠山人,名維康,字紹聞,以弟貴貤贈武功將軍,配妣蔡氏諱珠娘,瓊林尚紀公女,誥封夫人。(以上錄自浯江珠山薛氏族譜),薛師弼係金門總兵薛師儀之兄,人稱「大爺伯」,官翰林待詔,以弟貴貤封武功將軍,平生四海,為人解紛,名傳全省。公享壽85歲,妣78歲,卒葬上蘭村旗仔山(以上錄自金門薛氏族譜)。薛師弼曾參與倡捐建造金門石橋、捐刻金門志續修及經理金門育嬰堂多年。
許察(1821-1869),諱加著、察,字密侯,為前清邑庠生,春秋四十九歲。參與倡議勸捐募建金門育嬰堂。
許瑞瑛,後浦人,咸豐癸丑科,歲貢生。曾參與浯江書院膏伙勸捐、募勇團練拒小刀會匪。
許春奎,珠湖村人,生員。曾參與募勇團練拒小刀會匪及倡議勸捐募建金門育嬰堂。
黃道衡,金水長房十五世,字拔萃、一字超群、號道衡、邑庠生。參與倡議勸捐募建金門育嬰堂及浯江書院膏伙。
周弁(1769-1843)字茂川,浦邊人,父為周文(1734-1815),浦邊富商,經營當鋪、商號、周茂川曾參與倡捐金山書院、庵前恩主廟重興及參與捐款建金門育嬰堂。
林可遠,小諱以靜,字秉脩,號致齋,春秋五十七歲,清誥授奉政大夫。初援例為太學生,以募勇拒小刀會匪,守金門保全無恙,敘公得補用通判,加捐同知。曾參與後浦義塚重修、贊助育嬰堂經費。
蔡鎮邦(1804-1859),瓊林新倉下二房二十四世蔡尚異(號行猷、觀德橋建造者)長子,蔡鎮邦又名傑資,字永和,號俊卿,公授武德騎尉(正五品)享年56歲。參與倡議勸捐募建金門育嬰堂。
待查考人物有廩生許朝英、生員吳漪瀾、許國華及職員林韶華等人,待來日查詢。
清末金門育嬰堂之設立是由地方官員發動,號召地方精英參與籌備與經營。也藉此拉近他們與地方官員的關係,鞏固自身在地方社會的權力與地位。 而金門育嬰堂在民國成立後,嬰孩送堂者日少,因之停辦。民國十年,堂為陸軍警察駐紮所。十二年為海軍參謀處所。復為縣教育局辦公處,又為第一自治區公所,又為第一區署。卅八年四月,改為金門司法處辦公處。另該堂產業店屋數間,在民國十七年政府收回,撥充學校經費。(本文蒙蔡建鑄先生校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