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的藝術
何謂拒絕的藝術?簡單的說,就是說「不」的技巧,現代社會的日常生活當中,免不了人與人之間的交際往來,經常會遇到想要拒絕別人,又不好意思說出口的窘境,在這尷尬的氛圍之下,該要如何恰當的拒絕別人?才能避免自己委曲求全,又不會傷了雙方和氣,這就是如何說「不」的技巧,這個技巧確實是一門不可忽視的藝術。
年輕時,服務於司法單位,分發至某監獄管理收容人,某天,有一個國中的同學,不知是從何得知本人在監獄上班,於是前來找我,請我幫一個忙!我問他說:「是什麼事情呢?」他說:「他有一個朋友,因案判刑確定,目前就在我的服務機關服刑,希望我能將現金伍仟元帶進監獄給他用。」我說:「你的這個要求是違法的事情,我不能幫,你只能依循正規的管道,前去該監獄的接見室,辦理面會,並將一定的金額寄入即可。」他說:「他當然知道正常的管道,但是朋友託人告訴他,裡面受刑人只有手握現金才是錢!」我說:「沒有這回事!受刑人手裡握有現金,一旦被查獲,是違規的行為要受到處分,而我私帶現金是違法的事,這事對誰都不好,絕對不行!」同學聽了我的分析後,也認同我的看法,不再堅持他的要求。
對現代的人來說,拒絕別人是很難做到的事,因為人在社會上打拚,難免要交際應酬,和形形色色不同的人打交道,但更要懂得,該拒絕時要斷然拒絕,以免傷害到自己。當對方提出要你做一件事情時,在做出答覆之前,一定要慎思明辨,當機立斷,該說「不」的時候要說「不」。這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做人的原則。誰都有親朋好友,都有人情壓力,不要怕得罪人,很多時候果敢的拒絕,反而會贏得對方的敬佩。
公職退休後,曾受僱於某家保全公司上班,分派在一個工地上班,有一天,一位同村莊的鄉親,來到我上班的工地找我,跟我說:「他因工作的需要,想要拿工地內的一個器材,問我是否可以行個方便?只要我值夜班時,工地大門不要上鎖,他開車進來,載了就走,沒有人會知道!」我當下委婉拒絕,告之其利害關係,我因職責在身,請其不要讓我為難!何況這事對他和我來說,都很不好!他當下被我拒絕,有點拉不下臉,於是憤憤的說:「我是因為看你是鄉親才來找你,何必如此堅持,說完走人。」留下一臉錯愕的我!對於違反原則的事,縱然是得罪鄉親,也在所不惜,這是我個人的原則。幸好這位鄉親事後深明大義,知道我為人正直,不再怪罪,見面時,還會主動問好,也許在他的心裡面,還蠻佩服我的正確的抉擇也說不定。
某公司一位年輕有為的年輕人,工作認真人品又佳,重點是目前單身尚未結婚,是公司的少數單身貴族之一,於是,無論是上司長官、重要客戶以及親朋好友,紛紛出於一片熱忱,表示要為其做媒,惟這年輕人有個人的人生規劃,並不想太早結婚,就審慎、很有技巧地拒絕:「首先謝謝您對於我終身大事的關心,但我目前尚無經濟基礎,還不具備結婚的條件,所以這件事是否等以後再說!」在拒絕別人的時候,一定要認真考慮到對方的感受和想法,很果斷明確的說出實情,這是最坦誠的拒絕法。如果說話語帶曖昧,模稜兩可,反而更容易引起對方誤會,甚至導致彼此間的關係破裂,如以上這三方面的人馬,都不能得罪,一旦得罪可是吃不完兜著走。
處在這個複雜的社會,每一個人都有可能遇上一些不想做或是不能做的事情,但是又不便直接拒絕,重點是在拒絕別人時,不能使對方尷尬甚至無地自容,必需在不傷對方自尊的情況下,達到拒絕的目的。
三國演義記載,謀士諸葛瑾建議吳侯孫權,以世子向關雲長求婚,以聯婚的方式結為盟友,若是關羽肯許,則可與之共破曹操。孫權表示同意,即遣諸葛瑾為使者,投荊州為求婚而來。關雲長問:「使者來意為何?」諸葛瑾曰:「特來結兩家之好,吾主吳侯有一子,甚聰明,聞將軍有一女,特來求親,兩家結好,併力破曹,此誠美事,請君侯思之!」關羽聞之勃然大怒曰:「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休再多言」喚左右逐出。諸葛謹回見吳侯孫權,不敢隱匿,據實以告,權大怒曰:「何太無禮耶!」於是召喚文武官員,商討取荊州之策。關羽就因為不懂得拒絕的藝術,以致得罪了東吳孫權,以致後來丟失荊州,敗走麥城,兵敗被俘被斬。
有人說,當你借錢給朋友時,就是你失去朋友的時候!假如有一天,一個不算很熟朋友突然向你借錢時,你要如何處理呢?如果數目不是很大,只是三、五仟塊,在不指望他會還你的情況下,這點錢你還承受得起,那就借給他吧!如果要加以拒絕又不想斷了交情,就需要運用理智,針對不同的情況和對象,巧妙的予以回絕。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還是有一些顧慮,擔心如果拒絕了,會傷害到朋友,失去友誼,於是在無可奈何之下說:「好吧,下不為例!」委曲自己來成全別人,這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現,最好是能夠說清楚,講明白,分析其利害關係,和可能產生的不良後果,讓對方設身處地的自己去判斷:
記住!每一個人都有說「不」的權利,尤其是是違法的事,不要因受制於人情壓力而自毀前程。也千萬不要一口就回絕,以免對方感到你太過高傲,而產生後遺症。總之!善於說「不」的人,人際關係會較為和諧圓滿,人生路更為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