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從斜巷到百年名校

發布日期:
作者: 東瑞。
點閱率:805
字型大小:

11月12日
今天是藍莓老師、海藍藍老師從山東膠州特地來北京看望我們的日子。一對夫妻老師從那麼遠的城市乘夜車過來,多麼令人感動?他們要在高鐵車廂內睡上一夜,實在辛苦啊。車子很早就抵達北京,編劇趙嫣老師一早就開車去接。
我們很早起床,準備到酒店樓下等他們,沒想到走沒幾步,就在酒店樓上的走廊見遇到他們上來。還提著兩箱好沉的山東蘋果,要送給趙嫣和我們。
按照趙老師的安排、大家也沒有異議,今天就乘地鐵遊覽煙袋斜巷一帶。走出酒店,大家似乎都覺得今天天氣有點異樣,不經意抬頭向天空一望,驚喜地差一點失聲叫嚷起來。原來,北京那陰霾的招牌臉色已經一掃而去,換上一張帶微笑的淺藍色的臉,那笑紋,就是呈現在藍天上的條狀白色雲彩。太驚豔了,從六號到北京,只有今天天氣那麼好呀!
我們乘地鐵到南鑼鼓巷,出站走沒多遠就看到一塊刻有「大運河--王河故道」的石碑立於路口。這兒有白色的橋、河水、青青的柳樹、金黃葉子的銀杏樹,而屋宇、四合院大都是灰色的牆瓦。水中,鴨子三五成群地在在悠閒游戈;小巷裏沒有多少行人;再看看天空,依然是美好的藍天白雲,我請瑞芬、趙嫣、藍莓她們站好,手機相機一起出動,先後拍了不少照片。海藍藍老師不斷抓拍,他捕捉大街小巷的動態相當敏銳,動作也很快,他對狗啊、單車啊都很感興趣,我也拍了一些北京的糖葫蘆、手捏麵粉人、馬路寫生之類。在煙袋斜巷,見到小店鋪大小不一,高低連接,未見特別重建的痕跡,一問,據說沒有改建過,難怪還是散發出一種濃烈的原汁原味,不同于南京的夫子廟和福州的二十八巷,都是重建的,古味差了很多,我們看到了大清郵局,很感興趣,雖然是舊瓶新酒,倒也很吸引,走進去看看,一會走出來,我們在郵局前面拍了照。
景致的確很好,不禁走到了後海一帶。上回我們和小勾逛過剎什海一側的酒吧街,這一次沒再走,倒是趙老師帶我們走了一大段路,兩邊都是灰色的建築物。走了很久,原來是為了找那家很著名的「餡老滿」吃午餐。在二樓,見到了趙嫣老師的堂妹,她和我們一起吃了午餐。食客很多,全館爆滿。看來都是為了餃子裏有一隻蝦而來,普通餃子裏不是包豬肉就是包韭菜的,以蝦做餡北方很罕見。
下午我們逛國子監,幾次來北京,這是第一次來參觀遊覽。國子監建於1287年,是元、明、清三朝的最高學府,現在的建築大多數是清代建的。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聽過多次「國子監」的名字,有不少作家和幹部被紅衛兵「揪」來此批鬥。我們在國子監走了一圈,就到孔廟參觀,在此,看了有關孔子的展覽,看得比較詳細,非常佩服他的一套儒家學說,那麼早就提出來,兩千年流傳下來,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做人立業、待人處世的基本思想。
我們一直走到下午五時許,口渴,在國子監街路口一個賣石榴汁的檔口停下來,買榨石榴汁喝,女檔主身體健壯,一個人緊張地砸,兩三個石榴才夠榨一杯,逛街累了的遊客、北京市民一下子圍聚攏來很多人。生意雖然大好,但看著大嫂那麼一個人緊張地榨,覺得任何生意都不容易,緊張而辛苦啊!
11月13日
今天是趙嫣老師開車,按海藍藍老師、藍莓老師的願望,遊覽中國著名的學府北京大學。趙嫣老師去拍車的時候,我們看到一隊隊中學生來參觀遊覽名校,老師們在學校跟他們如何介紹北大?就不得而知。崇拜名校是中國家長的普遍心理,深深影響著下一代。望著那似曾相識的一些建築物,油然想起了那年兒子在此讀三年碩士的事。我和瑞芬都不是名校狂熱崇拜者,香港社會是講學歷的,但那時兒子讀的那間學校還沒升格為大學,找工作都會很困難,就是這種原因,我們支持兒子經過考試而北上到北大讀碩士。那時為了住宿的問題,瑞芬親自從香港北上一次,她在北京大學住了一段時日,在校園裏經常租了一輛單車,一手打傘一手抓車把滿校園跑來跑去辦事。這件事她經常回憶,充滿了一點豪情。兒子終於從租金昂貴的留學生宿舍搬到了普通的內地生宿舍。
整個北大校園一派濃厚的深秋氣息。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北大的著名地標--未名湖和湖畔那塊刻有「未名湖」三個字的石頭。我和瑞芬是著名的「方向盲」,也只好跟著大家走吧!一路走,一路談,一路拍照,趣事不斷。譬如,南方來的我,因天氣相差至少20度,加上嗜好利尿的咖啡,天氣驟冷,新陳代謝特別快,海藍藍老師見到一棟樓宇,就帶我進入,收發室的人詢問了一番,就放行了,我們男男女女全得益,進入方便。之後,海藍藍老師發現學生讀書、溫習的環境很好,瑞芬發現一面牆上的群魚奔遊的藝術裝飾很美,大家又輪流拍攝,頗花了一些時間。
深秋初冬的北大景色的確很美,我喜歡秋色,那是收穫、成熟的季節,當然也是思考的季節。秋,是蕭殺、淒涼,還是壯麗、輝煌?就看每個人的不同解讀。一路的落葉,彷佛從天而降,不斷地來,這是落葉的偉大告別,盛大落幕,我真是無上的歡喜,尤其是當我看到落葉滿地的林子裏,突然,出現一張木頭長椅。我總是禁不住地請趙嫣、藍莓、瑞芬一一坐上去,為她們拍照。我眼前總是浮現給我長篇《暗角》寫序的《澳門日報》副總廖子馨說的--讀《暗角》最好的季節,應該在深秋,走進公園,找一處落寞的角落,坐在長椅一邊,擺開這本書,任著落葉飄在你頭上、肩上、腳下……那是廖子馨對我小說的最高嘉獎,她預設了那麼美的閱讀環境啊。
北大的那個未名湖,我們終於走到了。
我們在未名湖紀念碑拍照,一位優雅裝扮、風度翩翩的女士(看來是教師)為我們拍攝,還懂得站位、角度。留下了佳話;我們吃蘋果,海藍藍老師乘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時走出鏡頭,很快抓拍,又成功了一張「吃相趣味版」的「經典」照片,成為山東台兒莊那張《煎餅卷大蔥》的精彩姐妹作。
相處總是那麼短暫,別離總是要悄悄來到。走出校園,午餐後,藍莓、海藍藍老師將與弟弟相會,與我們分手,我們在北京的相聚就寫上了一個句號。
11月14日
在北京最後一天我們約了印尼歸僑作家、作協會員章萍萍見面。她文筆很美,如果妳讀過她,必然印象深刻。她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到回龍觀區。中午小勾和高若誠先生也來了,高先生送了我一本書。大家一起午餐。下午趙嫣老師來酒店房間小坐,我們談了很久。趙老師喜歡喝咖啡,牛奶咖啡或咖啡烏都行,我們正是遇到了咖啡的「好此道者」了。寫劇的趙老師劇本已經完成多部,希望有天,她的賣座電影首映禮上,我們能得到她的邀請,成為她的座上賓,飛來北京為她道賀。
晚上張修智夫婦請我們到附近吃餃子,我和瑞芬吃餃子百吃不厭,既健康,也讓對方不需要花太多錢。張夫婦曾經外派到香港工作,最早主動要找我們,我們請過他們喝茶,還到過出版社。
11月15日
上午來了小勾、吳世平,滕導、趙嫣老師,中午一起吃。趙老師堅持要送我們到機場,我們接受了。我們是4點點飛機,滕導開車,趙老師陪同,送我們到了機場。
再見了,北京的各位朋友!謝謝趙老師,藍莓、海藍藍老師,謝謝各位朋友的盛待!有緣千里再來相會吧。(北京小記之五/全文完)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