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中山林
這兩天最高興的事情,就是到中山林夜宿露營。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了慶祝中山林紀念50週年,特別舉辦這場別出心裁的夜宿活動,很幸運我有報上名,通常這種活動,幾乎都是秒殺,這次能夠在第一時間打通電話,真讓我喜出望外,從報名的那一刻起,開始期待這一天的到來,這種心情真像小時候,穿著媽媽買給我的新衣與新鞋,在床上走來走去,期待新年到來,心情是一樣的。
活動的開始在星期六的下午,陽光正普照著,預期了這兩天的好預兆,果不其然,連下了幾天的雨,在我們夜宿露營的這兩天,竟然是微風徐徐,清清爽爽,雖然入夜後,有些許霧氣,但天氣,大致不冷不熱,很適合戶外的紮營。
集合的地點在乳山遊客中心,館方人員帶著我們參觀館裡的各項設施,為我們大致解說一些金門的生態、影片及植物後,大伙們移師到露營區,每組分配到了一個帳棚及四個睡袋。現代的帳棚真是輕便好組裝,不像三十年前,高中時代,參加童軍大露營時,那麼辛苦的搭棚,睡袋都好輕好新穎,我們在輕鬆愉快的心情下,很快的搭起了臨時的新家,我蹲坐在帳棚裡,一抹陽光通過林間,穿過樹梢,照進天藍色的帳棚內,一切的感覺是那麼的靜謐美好。
晚餐是BBQ,食材也是館方為我們準備的,有玉米、黑輪、金針菇、雞翅、醃製好的肉片、秋刀魚、大陸妹……等等各色蔬菜,比中秋節烤肉時,我自己準備還要「青臊」。
當暮色低垂,大家盥洗完後,各自回到了自己的窩,我躺在外子及兒子身旁,不到幾分鐘,就聽到了熟悉的鼾聲,跟平常不一樣的是,多了隔壁帳篷裡傳出的打鼾聲,真是此起彼落,終於能體會,什麼是雞犬相聞的感覺了。
他們是不認床的,我想。今天晚上,認床的我,鐵定是睡不著的,試著身體放鬆,眼睛微閉,聆聽到風兒穿過樹梢,樹葉搖晃,發出沙沙沙的聲音;露水凝結成水珠,滴滴答答落在帳棚外,發出的咚咚咚的聲響,真像老殘遊記中「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清脆響聲。
心中想著,幾天前在家中與老公的對話,「他說,這是他人生的第二次露營,心中很是期待。」其實期待的怎麼只有他呢?我只是沒說出口而已,也是滿心歡喜期待這次的中山林露營。
在高中時期,我曾經有過睡帳篷的經驗,是怎麼搭起來的,倒是忘的一乾二淨,只記得那天晚上的營火晚會,大伙們圍著營火又唱又跳又是大聲喊叫,劃破長長的夜空,畫面一直深印在我腦海裡。
想想這已經是三十年前的往事,可是,我怎麼還是無法忘懷呢?我想,那就是特別啊!因為,這樣的日子,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不會經常發生,才會印象深刻。
我想著心理學的「遺忘」是不存在的,只是失去了回憶的鑰匙而已,記憶永遠存在腦海裡的某個存區中,不曾有變化,只要有一點點和它有關聯的事物,就會突然歷歷如繪,就像這次的中山林夜宿一樣,啟動了我三十年前的記憶之門,讓我在腦海中,重溫過去參加童軍露營的往事。
在回憶的迷網中,我還是入睡了,醒來時,已經是太陽高空掛的早餐時間,老公從主辦單位,領回豐盛的鮪魚三明治、雞腿漢堡、奶茶及豆漿,我坐在帳篷外,看著孩子們玩躲避球,一面享受著被人伺候的貴婦早餐,心想,普通這個時候,都是我在廚房裡忙著,一面還得呼喊孩子們起床,深怕他們補習遲到,那可能像現在這麼從容悠閒。
飯後,我們大伙人沿著露營區,向三友園繞了一大圈,逛回來時,看到了主辦單位正在準備著下一場的節目:森林奇遇──手作松果小動物。
經由老師的講解,我才知道,國家公園的一草一木,皆不可以亂摘取,甚至於掉在地上的松果,都要向館方登記,方才能帶回家,心想從小到大,自己不知道做了多少次的小偷,帶了多少個松果回家。所謂,不知者無罪,不是嗎?我想,我知道以後,就不可以了。在場的大朋友及小朋友,也都上了一場愛護大自然的課程。
老師也教授我們,利用松果,樹葉,枯枝等製做了一些可愛的,可以用來擺飾的成品帶回家當紀念。
心想這次「夜宿中山林」真是來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