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股長
國小六年,我當了好些年的衛生股長,如果不是老師指定,就是同學票選,老實講,這個職務我是不情願當的,但在不敢推辭的狀況下,只能勉強接受。當時班級的氛圍是成績決定一切,老師選幹部未必會適才適任。我的成績一直是排在前面,所以無可避免會被推派成為幹部,當年個性內向的我,班長和風紀股長的角色不適合,班級另一重要幹部就是衛生股長,於是這個任務就一直如影隨形,陪伴我的小學歲月。
衛生股長,顧名思義就是管理一切有關衛生的情事,舉凡教室的整潔,校園的打掃,廁所的清潔,同學手帕、衛生紙的檢查和提醒,檢查頭髮是否長頭蝨,指甲是否修剪或藏污納垢等等,這些都是衛生股長協助老師的例行工作,做來得心應手,在那個老師話語大如天的年代,擔任老師的小助手,倒是可以狐假虎威,執行任務輕而易舉,沒有同學敢有怨言或反彈,如果有,也只能默默接受,所以執行是不會有困難度的。
但是在衛生條件不佳,經濟條件困頓的年代,流行病還很多,政府大力推廣環境清潔和個人衛生,小學生是推廣重要的一環,記憶中有幾件事令人頭痛,但又必須執行的事。
村子裡,家家戶戶以務農維生,老鼠橫行,一來啃食農作物,二來傳染疾病,所以消滅老鼠人人有責,就像當年消滅萬惡共匪一樣,口號宣傳喊得漫天價響,村公所也會大肆推動,鄰長不時送來老鼠藥,滅鼠活動是全村運動,政府更有獎勵措施,以老鼠尾巴換取獎勵,學校也會代為執行,收集老鼠尾巴當業績,衛生股長便要將同學用廢紙包裹的大小尾巴收集、點算、列清單後,一起交給老師,塑膠袋鮮少的年代,無法密封的尾巴,難聞的屍臭味和噁心的模樣,是當年最不舒服的工作。
蒼蠅也是人民的公敵,村子中到處飛舞,傳播病媒,所以同樣是除之而後快的害蟲。捉蒼蠅一樣可以換取金錢,這倒是誘人的計策。村民買來有黏膠的紙,餐桌上擺一張,曬「蚵乾」的竹簍旁放一張,廚房灶上放一張,只要有蒼蠅出沒的地方都擺上一張。盛夏時節,蚊蚋叢生,滿滿一張紙上很快有幾十隻、幾百隻自投羅網的蒼蠅,形成壯觀又恐怖的畫面,但對我而言早就司空見慣。黏在紙上的蒼蠅無法拔除計數,當滿溢到一定程度,無處可黏時便摺疊後丟棄。
另一種捕捉方式是用蒼蠅拍拍打,在那個無錢購買殺蟲劑的年代,家家戶戶都用最環保的自然工法滅蠅。在村子中,總見孩童在放學後,人人手持一支蒼蠅拍,逢蠅便打,一手拿一個小小的空火柴盒,一隻隻蒼蠅屍體關進火柴盒內,小小火柴盒內的蠅屍也能換取金錢。蒼蠅有大小,我們最喜歡追逐「蒼蠅虎」、「金蒼蠅」、「綠頭蠅」,因為牠們體積比較大,這樣可以加快火柴盒早些滿溢。上學後,人人手持火柴盒來繳交,我要一盒盒打開,將蒼蠅倒出、計數、核對、列名,然後統一交到訓導處,並且將火柴盒物歸原主,等待下一次的豐收,當然收集的蒼蠅屍體,氣味、模樣和老鼠尾巴的噁心是一樣的。
另一項是頭蝨檢查,農業社會,沒有衛生概念,沒有現代化浴廁,洗澡、如廁都是一大問題,冬天寒風凜冽,很多人是不洗澡洗頭的,因此長頭蝨的人很多,孩童玩在一起,交互感染的機會很大,因此流行起來一發不可收拾。頭蝨長在頭上吸人血液,咬人頭皮,讓人奇癢無比,面黃肌瘦,所以政府也力行滅蝨。學校學生在校排排坐,主任老師不怕骯髒,在學生頭上翻來覆去,找出長頭蝨的人,而且幾乎無人倖免,可見頭蝨的傳染力和繁殖力超強。學校水槽邊學生一字排開,人人彎腰低頭,雙手摀著臉,老師拿著調好藥劑的唧筒幫浦,在一拉一推間將藥劑噴在頭髮上,幾個小時過去,全體統一沖水清洗,不久之後又再一次輪迴,希望頭蝨真的可以絕跡。當然這項工作也是衛生股長必須協助的事項之一,而且自己也難逃被傳染的命運,當眾噴藥洗頭是件丟臉的事,但在中獎率極高的年代,也不會有彼此嘲笑的情形了!
進入國中後,好像這些事情就沒有再進行了,記不得是什麼原因,應該是時代進步,環境衛生提升了,鼠疫和瘧疾銷聲匿跡,現代化衛浴加入日常生活,大家更有清潔衛生的概念和習慣,頭蝨竟也無聲無息地失去了蹤影。這些陳年舊事,好似天方夜譚裡的故事,不知現今國小的衛生股長扮演怎樣的角色?但是鼠尾巴和蒼蠅換賞金的年代,還真的在我的童年進行著,不可思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