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崔小萍姑姑
前些日子,從新聞報導得知崔小萍教授辭世享壽九十四歲,當下激起筆者一段兒時的記憶,近日思緒一再湧上心頭,現在僅將當年的片段記憶略述,以示對長輩的追思與永懷。
民國四十五年十月光復節前夕,家母因雙胞胎難產不幸病逝於台北馬偕紀念醫院,遺留早產兒弟弟安世在嬰兒加護病房治療,當時我是出生十月大的長子,尚不會言語對母親也完全無記憶。父親面對家庭遭此鉅大變故欲哭無淚,經外公指示由外婆覓得遠房姪女協助照顧,通知父親先將我送回母親出生地,台北市景美區奶媽家安頓(當年行政區猶隸屬於台北縣景美鎮),日後,弟弟在馬偕醫院經一年時間治療後可出院,從此與我同住奶媽家度過我們的童年歲月。
民國四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教師節父親與國立北京師範大學旅法返國學弟鄧昌國,應教育部長張其昀之邀共同創立「國立音樂研究所」地點位在台北市南海路南海學園獻堂館,由鄧昌國任館長,計大偉接長社會活動部主任,肩負擘劃推動全國音樂教育之各項工作。民國四十九年七月國立音樂研究所完成偕段性任務,奉教育部令結束業務,鄧昌國先行赴國立臺灣藝術職業學校接任校長,計大偉負責國立音樂研究所交接任務,九月,父親赴國立臺灣藝術職業學校任職第一任課外活動主任、第一任圖書館館長,並同時任教音樂科及共同科目「音樂欣賞課程」,當時父親住校彼時學校尚在發展階段科系不多,與各科學生互動良好,當時父親又是救國團團務顧問,每逢救國團或台北縣政府有相關藝文活動,計大偉主任總會帶領音樂科、廣電科、影劇科學生參與活動,增廣學生的見識與學習經驗。從而,國立藝術職業學校與各界關係良好,學生們對計大偉老師敬愛有加。
民國五十二年七月,經由學校全體教職員共同努力,教學環境改善,師資的提升,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奉令升級,自此,各界簡稱國立藝專。
民國五十四年七月暑假,我小學三年級,弟弟小學一年級,父親帶領我們兄弟二人赴板橋國立藝專教職員宿舍,這是我們父子三人首次同處一個屋簷下共住兩週。當時崔小萍在國立藝專任教廣電科,也住在教職員宿舍。有幾次午餐時間父親帶我們至員工餐廳用餐,我們與崔小萍同坐大圓桌,父親特別要我們尊稱崔姑姑好,崔小萍很敬佩父親獨力撫育一雙稚子,席間她兩次去取餐區為我們兄弟加菜,飯後,崔姑姑帶我及弟弟至福利社,請我們各吃一根冰棒,這是五十年前我對崔小萍姑姑的僅有記憶。
日後,崔小萍被警總羅織「匪諜」罪名入獄,當時媒體一片譁然,無人相信警總的說法。那時,父親已奉「行政院音樂專案小組計畫」自國立藝專借調教育部社教司為駐部委員,肩負統籌全國音樂教育計畫之推動與執行,並獲警備總司令劉玉章上將禮聘為警總顧問兼同上校教官,每周一次搭乘公務車赴「警總土城清水區生產教育實驗所」為全體政治思想犯學員上課,指導「音樂欣賞」與教唱「藝術愛國歌曲」。為崔小萍之事,父親曾赴警備總部拜會政治部主任王超凡中將,經請教原由而不可得,徒呼奈何!
終於,十年後崔小萍姑姑獲釋出獄,在一次藝文活動場合父親與崔小萍再次見面,誠然歲月催人老,此時,兩位藝文界代表性人物都已華髮滿蓋,彼此微笑握手致意,互道健康平安,這是父親與崔小萍姑姑僅有的一次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