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馬場町,嘆息
之一、到馬場町找花
連續下了幾天的雨,經歷了濕冷霉味,終於站在這裡,馬場町公園的紀念碑前。剛剛一路走來,吹了不少風,樹枝起伏在空氣中,落下大大小小的葉子,像走過一個秋天,只是,這並不是凋零的季節。
是春天,萬紫千紅的季節,許多樹卻仍是光禿禿的。或許有一條銜接關渡與碧潭的自行車步道,台北人休閒放鬆,便多了一個好去處,除了工程車可以開進來,步道內,就只剩下騎自行車與散步的旅人可以穿梭其中,因此,河岸有著一種深幽與寧靜。紀念碑土丘尚未出現前,彷彿行走於草原之間,鼻中嗅到的都是青草香氣,隱隱約約的。
人工苗圃,居住很多彩色糖果般鮮豔的花,是動物們玩耍的棲息之地,遊客們一朵一朵的觀察著,觀察的時候,心也就一點一點的靜下來了。為了鳥禽健康,禁止餵食與觸摸,行走得保持安全距離。剩下的只有欣賞這件事,心靈應該可以聚精會神一點吧。
我的左邊是河岸,右邊是樹木草皮。
我們隨著幾輛騎腳踏車的男女,鬆弛而緩慢的,沿岸而行,不知道走到哪一段,前方有三三兩兩幾位遊客站在廣場上,望向天際、雲端,手中握著遙控器或風箏線的年輕人,駕馭如水手那樣的,嫻熟掌握方向。
空曠是否真的有那樣的好處,可以實踐旅人壓抑已久的快樂?
之二、河岸的水與歷史的紀念
馬場町紀念碑,有一座土丘,土丘埋葬的是槍決犯,白色恐怖,是幾十年前台灣的歷史,也是台灣政治的血淚見證,據說槍決犯人後因為會在地上留下血跡,便用泥土一層一層的掩蓋,形成今日的土丘。現在,新生了矮小的花草。
曾經是處決犯人的刑場,在近年政府的規劃下,植栽出幾萬株花苗。花香可以淹沒歷史的鮮血嗎?放眼望去,土丘旁開出了整片的萬壽菊,搖曳著寂寞。我站在土丘前低頭哀悼,希望逝去的英靈得到安息。
這些年政府花大筆預算整頓,公園更親民了,植栽著四季的花卉。即使是季節性花卉,也能在溫度的流轉中,接棒著盛開,使得美不勝收的花海,得以延續。花開花謝,於是,幾萬株的花在一年中生生不息。
當我們走近新店溪,可以看見草叢裡垂釣的人,安靜坐著,浮標在水面上漂浮,等待著願者上鉤。
「水看起來並不髒,但是,真的乾淨嗎?」我問。『妳沒聞到臭水溝的味道嗎?』老公皺著眉頭回答。我點點頭表示聞到了,在這微風徐徐的空氣裡,飄浮著一股腐敗的味道,水乾淨不乾淨?答案呼之欲出,我居然會傻到去提問。
鳥禽與人類和平相處在同一個空間,但,必須保持安全距離。「請勿觸摸、餵食」。還沒來到雁鴨公園,已經看見提醒遊客的告示牌。
水面忽然引起一陣騷動,原來有幾隻大型候鳥振翅拍打而飛濺起,水花的聲音,從淺水區啟程飛向水中央,成為一種漂亮的規模,迎接牠們降落的是茂密的草叢,就像是作戰的士兵,隱藏自己的行蹤,伺機而動。我看得有些出神,當牠們低空掠過,影子倒映在水面上,彷彿兩個世界的相遇,將會開啟宇宙的大門,解出怎樣的密碼?候鳥會沉入水底再浮上來回到岸邊嗎?兩個世界的相遇,會在我的面前發生嗎?
「妳不拍照嗎?」老公走到我身邊,好奇的問。回過神,我拿起相機,但是事情發生的太快,按下快門時,一隻鳥也沒看到。
都結束了,風景回歸靜寂。
我放慢腳步繼續向前行,來到了馬場町紀念碑,網路資料說此地有向日葵。我認真的一朵數過一朵,事情變複雜了,不管怎麼數,就是不見向日葵。我拿起相機跟隨日落的光影,拍花。不知道哪來的鳥鳴,聲勢浩大而悅耳,還沒找到答案,花叢間已不平靜,只見風像長出雙手,撥開矮小花葉後,一尾又一尾的麻雀騰空飛起,瞬間,一大群的鳥萬箭齊發而去,停在遠方的樹梢,比候鳥還壯觀的隊伍啊,我久久沒回過神。
馬場町土丘紀念碑,就在麻雀藏匿的花海邊,我站立著,在那哀悼的時光裡,分與秒彷彿靜止了,內心被某種力量所充滿,感覺一種安詳。那些曾經的憤恨不平,我是否可以一笑置之?像歷史塵埃那樣的,緩緩沉澱。
轉過身離開廣場,實踐的快樂依然是無法久長的,我沒有情緒的遙控器,不能如同水手的嫻熟,無法掌握快樂的方向,有喜有悲,像眼前的日落,喜悅過後,終將抵達萬籟俱寂的感傷啊。
回首再望一眼,歷史的煙硝淹沒在萬壽菊花開的地方,我心中暗自祈禱與祝福,往日的與今日的。
都能美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