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習武──開館授徒 培育跆拳英才 教導學校社團教化頑劣

發布日期:
作者: 王世勤。
點閱率:778
字型大小:

從小我就是個問題小孩,調皮搗蛋,打架鬧事,還曾關上教室門窗,讓胡松喬老師無法進入授課,是個讓學校及老師相當頭痛的問題學生。
國中一年級因毆打鄰居同儕而上法庭,也曾在金城派出所拘留室渡過好幾天,在金門高中時更因毆打學弟流鼻血而遭高家宇主任教官連續記上兩次大過,張榜昭示。說也奇怪,打架很少輸過,或許是與我互毆的同學較老實,也或許我對打架比較有天份,身手較為矯健,閃躲較為靈活(這跟小時候喜歡看于素秋、曹達華的武俠片有點關係),但揍人五拳,踢人五腳,偶而也會遭人還個一拳兩腳,也就因為常常與人互毆之緣故,所以入了軍校,特別青睞跆拳社團,每週跆拳課,從不缺席,希望能練出一點功夫。
下了部隊,總部體育幹部培訓班甄選年輕軍官,我總是搶先報名。六十四年我進入了步兵學校體幹班召訓班,半年後,輕而易舉取得紅帶三級資格。返回部隊,在新訓工作崗位得心應手。這份強烈的企圖心與濃郁的跆拳興趣驅使下,又讓我有機會進入了步兵學校體幹研究班接受更嚴格的跆拳武技,一年光景讓我拳腳功大增,技藝更臻熟練,取得黑段初段又返回部隊。打鐵趁熱,挾其純熟武技在仁武營房芒果樹下吊起沙袋,每當夜闌人靜,在草皮上總會發現一個人在那裡拉筋,前踢旋踢,跳後旋踢,轉身換腳馬後炮踢,透過這樣孜孜不倦的苦練,數年順利晉級黑帶三段資格。
  民國七十三年步兵營長任期屆滿,在陸軍總部的令調下,我離開了近十年的仁武師,調任陸軍步兵學校一般教育組的情報作戰小組任教官,授課來自各步兵師即將升中校階層的正規班學員。雖然壓力大,課業繁重但卻優於以往只能天天在部隊而過著上下班的生活,這種神仙待遇(在部隊令人羨慕的生活型態),並未使我放蕩或鬆懈,因為了解自己過於剛毅的個性,根本不適合部隊或私人事業機構,因此選擇了公務員特考的補習(曾經被人笑國防特考還需要補習嗎?)總算天從人願及格了,七十八年我如願退伍了,進入高雄市教育局服務,二年後轉入學校行政職,因緣際會與幾位同道好友展開了開道館授徒培育跆拳選手與英才的規劃。
  學校行政工作有別於機關那種科層體制的官僚型模工作模式,雖升遷窄,但較單純壓力小,所以除了下班,假日指導道館學生外(道館有全職的同道好友在運作),在三民家商兼職社區老師的同時和平國中校長吳友欽(前金門縣副縣長)曾邀我去教導社團開跆拳課,他將平日在校一些不喜上課讀書,一到學校就調皮搗蛋、捉弄同學、影響同學正常上課學習的問題學生,全部送來每週三下午的拳課,讓他們跟著我上課,一半是教育,另一半是趁機修理、修理一番。利用習武過程,半修理半教導,從跆拳基礎動作到打型,並夾雜簡單擒拿術,施以武道忠恕信念,很明顯那兩年和平國中打架鬧事、逃學蹺課事件,明顯減了許多。
  其實當初也就是摸清這群青少年的心理,因為自己也是過來人,少年叛逆與搞怪的個性,乃人生成長的過程,不搞怪那才不是年青人,學會了一些武術與擒拿,讓他們會有一些成就,告誡他們循規蹈距,規範不知不覺提升尊榮感,如此反而有利養成他克己復禮修為,與穩定性情之長成。運用了這些孩子的喜歡,教導了他們動心忍性,將武道忠恕之內涵,內化於正在形塑的品格之中,塑造出正義、理智、堅忍的性格,這種觀念與作法,後來我也運用在高雄少年法院輔導矯治機構感化院與判院外輔導的「非行少年」。輔導過程之中,這種潛移默化的作為,雖未必有著立竿見影之立即成效,但也終將內化於非行少年之心性與人格之中,終將開花而結果。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忽焉老至,屆屆六十四,昔日唇紅齒白、英俊挺拔的少年郎,如今已是華髮斑白、體態臃腫,垂垂老矣!感慨這一生也就這樣過了,過去的年輕歲月,花樣年華,不管是璀燦亮麗也好,「龜屈不順」也罷,如今都已成過去式。回想年少那桀傲不馴、輕狂放蕩的心性,不勝唏噓,所幸兩個孩子並沒有承襲我這些不好習性與性格,反而遺傳了母親那種沈著穩健與內斂圓融的修為,我是既感恩又惜福,期望在往後的日子裡,全家人都能健康平安、幸福快樂又美滿,則心願足矣!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