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追憶五十年前初訪戰地金門

發布日期:
作者: 程國強。
點閱率:1,676
字型大小:

由於金門乃是當年反攻大陸的跳板,更由於民國三十八年的金門「古寧頭大捷」讓中華民國的國軍擊退了中共葉飛部隊的來襲。造成了臺海兩岸近七十年來對峙的局面。而金門也在一夜之間變成了世界的新聞要地,中外人士和新聞記者也都會主動提出將訪問金門作為主要目標,這也引起我當年對訪問金門深感興趣的重大理由。
初次有訪問金門的機會是在民國四十五年的冬天,我在鳳山的陸軍軍官學校接受為期四月的士官訓練,受訓學員都是二十歲左右的青少年,所以都認為有不怕險不怕難的威武精神。更要實現當年蔣經國成立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時所提出的兩句口號: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那裡有危險就要往哪裏去。因此在留學生隊結業的前夕有同學提出訪問金門的建議,並獲得軍校校長謝肇齊少將及政治部主任張明少將的同意報呈國防部審核,那一陣子的學生真是豪氣萬千人人準備好上金門前線訪問。但是等到的結果卻是:前線有戰爭情況為安全顧慮不予執行。同學們的失望可知。事後經同時受訓的學生時任空軍總司令王叔銘將軍之子王鎮洋透露:受訓學員有甚多黨國元老及政府要員之後,萬一飛機遭到攻擊責任誰負?多年後回想確有道理。
王鎮洋就是王叔銘上將的獨子,其他尚有總統府資政吳忠信之子吳庸叔、參謀總長彭孟緝之子彭蔭剛、空軍副總司令徐煥昇之子徐國銓、黑龍江省前主席吳煥章之子吳丁凱等。果然不出所料就在民國四十七年的關鍵時期中共發動了震驚中外的8-23 砲戰,金門這塊彈丸小島彈如雨下,當時的國防部長俞大維正在前線召開軍事會議,砲彈來得措手不及俞部長自己受傷之外還有三位金門防守副司令官被炸身亡。那就是趙家驤,吉星文,及章傑三位將軍。因此金門砲戰轟動全球,國際新聞通訊社及重要報刊均飛赴臺灣要求專赴金門採訪。而臺灣本島也進入戰略狀態。我們這些來自中華民國的留學生不但擔心故鄉的安危也成了媒體報導採訪的目標,那段風雨飄搖的緊張時刻給臺灣勃得甚多的國際能見度。一直到毛澤東宣布單打雙不打和停打還新聞價值經久不衰。但是我對金門的觀注和嚮往卻日益加深。
一直到民國57年夏我應中國文化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兼國防研究院主任張其昀先生之邀回國參加他所主辦的國際華學會議,除了晉謁蔣中正總統及副總統兼行政院長嚴家淦之外,並因兼任香港新聞天地周刊特派員的關係得識時任救國團的主任秘書宋時選,拜會時特別提出訪問金門的要求,他當即表示歡迎並告之周內即將有救國團主辦的「大專教授金門訪問團」當天有一日的參觀訪問,但因地處戰地避免中共挑釁所以行程都很緊湊。由於是保密行動,所以天未亮就在台北松山軍事基地集合,救國團總部派時任學校組組長曾廣順全程陪同,國防部則指由時任國防部政戰部副主任姜獻祥中將沿途照顧,務使這參與的五十名國內外的教授賓至如歸,平安歸來。姜獻祥中將乃是一名有名的空軍英雄,曾經擔任空軍軍官學校校長,對於天氣的變化經驗豐富,這位豪邁爽朗的將軍一到就操作他的江西口腔致詞歡迎大家:托各位朋友的福今天天氣晴朗適合飛行。如果遇到「共匪」襲擊,請沉著應付,把生命交給我們,因為中華民國空軍有保護人民的義務。但是軍機的現行規定凡是搭乘軍機必須簽署同意書,如果飛機出事不負任何賠償責任。這時連猶豫考慮的時間都已沒有,只有魚貫登機搭上了當年克難勉用的C-47四引擎飛機。飛向我嚮往已久的反共堡壘金門。
航程不遠但是近鄉情怯,地近戰埸兩岸交集總覺得有些兄弟廝殺的矛盾。一小時的飛行把我們帶到荒涼淒慘的廢墟,這就是尚義機場唯一對外的航空管道。接待我們的是金門防守司令部的政戰部主任尹殿甲少將,路上一切的解說都由姜將軍交付給他,因為這位山東儒將原任臺灣中部防守司令部的政戰部主任是劉安祺上將的愛將,調到金門已經兩年,中間只回到臺灣兩次,算是真正的以戰地為家。因為防衛司令要專注於作戰所以中華民國政府在金門成立了戰地政務委員會由政治部主任兼任,所以他的責任非常的大,而且事務性的工作全需顧到。尤其是一九五八年金門砲戰開打以來世界各地有邦交的國家指定到金門訪問的絡繹不絕,在送我們到一九五二年建造的「莒光樓」去聽簡報的途中,尹少將詳細的解說金門的文物史料以及防守的重要和建設的需求。
金門原是一不適生產的荒島,黃土巨石、人地貧窮,百姓以地瓜為生。但因戰爭關係軍民超過十萬,經歷任司令官之努力軍民合作種樹植木擘石開道將金門打造成一個綠色金門。十年以還建設已粗具規模,而金門特產高粱酒已研製成功且電力公司因蔣經國的長子蔣孝文--首任金門電力公司經理多方努力,已可自力發電。我們在「莒光樓」上看到了金門百姓的受惠,也看到了對岸大陸同胞所受的苦難,那些血淋淋的破衣和窮困的糧票鬥爭清算的日子,使得金門變成了解救大陸同胞的希望燈塔。多少教授都在「莒光樓」上的資料室中看得百感交集,義憤填胸。每一個人都抓緊機會在「莒光樓」的內外攝影留念。尹少將和姜中將卻因為保防關係不能與我們合照,但是救國團的曾廣順組長卻忙前忙後為我們服務。他後來被調到中央黨部第三組任馬樹禮的副主任,最後任僑務委員會的委員長多年和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直到他辭世為止。
為了趕時間我們參觀了古寧頭大捷的戰場、一九六二年建立的「八二三砲戰勝利紀念碑」和馬山喊話站,並且用高分貝的喇叭請中共的戰士投奔自由。同時用空飄氣球高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到對岸的沿海地區,我們雖非軍人但是也在金門前線盡了一份政治作戰的義務,多年以後仍回味無窮。中午因陋就簡在「浯江書院朱子祠國定古蹟」便餐,尹主任特別介紹新研發的金門高粱特產品並代表司令官致贈兩瓶以作紀念並附稿紙兩張以供參訪教授題字揮灑。他致詞時指出歡迎再來金門參訪,必以更進步的建設成果呈現在國人面前。
我心中在想到金門比登天還難我這一等就是二十年。回到臺北已近黃昏,我立即展筆為文以(我到了金門前線)為題在香港的新聞天地周刊登出。周後即接獲尹殿甲主任的謝函。沒想到我在文化學院任訓導長時他的長子尹建中任臺灣大學訓導長,和我開會時經常交談,可惜他天不假年,不到四十就英年早逝。此時尹將軍早已升任中將並將限齡退役。
(作者為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青溪新文藝學會理事長及中國文化大學華岡教授)。(稿酬捐松柏園金門長照中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