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夕陽
夕陽西斜,院子裡,曝曬的衣物,吸滿陽光的香氣,蓬鬆柔暖,滿心歡喜,一天的作息,就在滴答滴答中消失。太陽臨去秋波前,獨留一抹夕陽,靜靜映在院中的牆角,像面銅鏡,黃黃的、暖暖的,釋放出微暖的餘溫,令人覺得安詳。我喜歡夕陽,因為夕陽西下,夜幕低垂,華燈初上時,又是另外一番熱鬧的景象。早上動作匆促,邊跑邊綁鞋帶,差點奪門而出的上班族,現在正拉長身影,挽著夕陽,喜洋洋回到自己快樂的家。
小時候,沒有路燈,入夜之前的那抹夕陽最親切。巷口那端,遠遠看到父親騎著腳踏車回來,趕緊趨向前去,把父親的腳踏車牽回院子停妥,擺好小凳子,端出洗臉水,讓父親舒服的梳洗,並換上乾淨的衣服,在晚風吹拂下,略作休息。夕陽後的黑夜,萬家燈火,處處是溫馨,蓄滿能量後的精、氣、神,全閃耀著最美麗的心情。當太陽升起,個個又是虎背熊腰,精力旺盛,熱烈歡迎嶄新的一天。
國小四年級的我,早餐的大鍋稀飯是我煮的,中午的高麗菜是我炒的。但是,晚餐的新鮮漁獲,是出自母親俐落的雙手。母親下海擎蚵的空檔(依潮汐的進退),順手撿黑菜、紫菜,抓小魚、小螃蟹、各種海螺(有些煎煮炒炸,有些用鹽巴醃漬)雖然不是大魚大肉,但菜色鮮甜,香濃可口。全家近十口,圍在大大的圓桌上,大口吃飯,大聲說話,樂不可支的嘰喳聲,沒有掩飾,不用拘束。翻天覆地的晚餐,有如一場無厘頭的戰役。濃濃親情灑滿屋內和屋外,家的溫情和揪心,渾然天成,一點也不造假,這就是一家人最真實的愛。
歲月不饒人,催得人變老。一轉眼,把我推上人生七十才開始的現在。兩年前的這個季節,腰椎脫盤3節,醫生的建議,最好能進廠維修。八公分長的傷口,鎖進6根鋼釘,幾天後出院回家,頭不能亂動,手不能隨意伸展,行動不能自如,一切是如此飄忽。脆弱的人生,像具骷顱,只要一顆保齡球,「涮」的一聲,必然「全倒」不知未來恢復的狀況會怎樣?更不知未來的人生是甚麼?想了很久,心中開始慌了。剎哪間,空氣是凝重的、心是沁涼的,只有院子那一抹夕陽是溫熱的。
休養中,與那一抹夕陽默默相對,東顧西盼,像演一齣無言的山丘,未來無法預期,只好順其自然。學著把心輕輕放下,心無雜念,了無牽掛,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修復體力。三個月後,逐漸復原,陰霾的日子出現陽光,黑白的時段又染上七彩。感恩老天的護持,安然度過「修心養性」的每一天,深深體會失去健康的痛苦和折磨。人生富貴在手中,失去健康都是空。珍惜當下,擁有平順的日子最幸福。
體力恢復後又投入「瞎忙中」,整日忙忙碌碌,不知所云,一不留神,夕陽自動下班了,忽然想到它時,已經又過了兩年了,不知「那抹夕陽」近來可好,喔!該是放慢腳步的時候了,讓日子簡單一點,讓心情雲淡風輕,只管放心吹著風,啜著茶,聊聊天,數數天空的白雲,努力做個「閒淡」超人,別再陷入繁繁複複泥淖中。雖說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夕陽短暫,卻美得閃閃發亮,當我們再默默相對時,來段「餘暉相映照」的精采吧!
(稿費轉贈金門縣大同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