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訓練小小校園記者

發布日期:
作者: 陳俊利。
點閱率:1,634
字型大小:

剛開學,為鼓勵班上孩子「退稿,再繼續投遞!」的勇氣,帶他們去郵局領老師的稿費,獲得惕勵自省的能量。
隨後,珆瑄將天馬行空的想像化為故事,獲《國語日報》刊出〈火星的鑰匙〉一文,激勵翊芸將居家陽台照護植物的體悟寫出〈帶植物看病去〉的經過。
珆瑄的文章,透過我和學生們共同逐字逐句討論,由他們指出錯字加以斟酌推敲、文意表達不足處再多加思慮,段意主旨有沒有把握住中心主旨?逐一讓作者自行去修飾。
翊芸的文章也循此模式,透過電腦螢幕呈現,師生你一言我一句的提出看法,經過反覆修正不到一個禮拜,也刊登在《國語日報》版面上。
學生們將評審老師對二人文章的評論,深入討論,印證當時自己的觀點,和他人的說法間的差異,收穫相當豐碩。
接著,我們攤開國語日報校園版,一起討論報導文學的內容呈現跟寫作版的不同處,學生們很快發現,這是報導校園動態的園地,以報導校園活動和校外教學為主,搭配照片去解說內容,局外人才會一目了然。
剛好,學校舉辦防震防災演習,便帶領他們跟著採訪,他們拿起相機,在救護車的警鳴聲和滅火器噴出的濃煙中穿梭。隨後,我將報導的文章寫出〈強化演練,後埔強化學生應變力〉一文,跟多張照片投稿,《國語日報》也刊出了。
他們捧讀剛出爐的文章,紛紛檢視老師的內容和他們所寫的有何不同,歸納討論後,得出的結論是,拍攝照片主題要有遠中近景的說明,文章要擷取重點說出人、事、時、地、物。
襄君補充說出,還需要訪問現場參加人員的心得,並提出收穫或心得。 機會來臨,學校安排衛生所來打流行感冒預防針,大家認為是個好題材,襄君便邀芝羽到現場去採訪報導。
隔些天,跟我報告好消息,編輯通知〈大家來打疫苗〉一文獲得錄取,將擇日刊出。好消息振奮人心,兩人一組,迅速組出5組,一個攝影一個採訪,兩人一起寫稿,眾人討論過後再投遞。
現在,他們相機隨時在身邊。那天,朗朗讀書聲中,從窗外飛進一隻鴿子,立刻,有兩人上前去拍照,留下難忘的紀錄。警覺性、積極性、敏銳感,是當校園記者基本條件,透過校園報導的實作,學習到另一層次的表達方式。
天天,他們都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去注意新鮮事,這是最大收穫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