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渡零食大作戰
打小,我和兩位妹妹便非常喜歡吃零食,不論甜鹹,向來是來者不拒,尤其沾滿大紅色素黏稠糖漿的紅魚片更是我們的最愛,吃完一定還會吮指回味一番。但這些行為看在媽媽眼裡只有搖頭,她認為零食含有過多色素、味精等添加物,吃太多會影響正餐,且有礙身體健康,因此家中除了少部份經過媽媽認證的點心可以存在外,其餘零食均屬違禁品。
由於家中食指浩繁,所有用度皆須撙節,善於理財的媽媽腦筋動得快,把政府物資配給的那一套如實地搬到家裡,如此除了可以有效控管零食份量外,還成功地避免了兄妹間的爭食之戰。因此每逢家中零食配給日,所有孩子無不引頸企盼的圍著餐桌,緊盯著媽媽將數張日曆紙撕下摺成適當大小,再一一放上小點心或酸梅。我們各自從媽媽手中領了一小包零食後,便小心翼翼地收到口袋,打算在上學路上慢慢吃,這些零食珍貴得很,有時一顆酸梅也要舔舐良久。
老實說,零食配給制並無法滿足嘴饞的我們,既然媽媽的政策是「零食不能進家門」,那我們解決民生問題的對策便是「往外發展」──從柑仔店買來的零食,先在屋外吃完了再回家。自以為這個計謀天衣無縫,我們也確實樂活了好一陣子,但「歹路」走多了,總有東窗事發的一天!
話說某日,二妹在住家附近忘情的大快朵頤時,正巧被外出返家的媽媽發現,媽媽立刻二話不說,一把抓起妹妹手中的零食,用力拋向天際,只見零食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再以完美的姿態落入屋旁的大水溝中,隨著無情的溝水東流,妹妹的眼淚伴隨高分貝的叫喊聲瞬間狂飆,媽媽卻視若無睹。目睹這樁悲慘過程的我們,在驚嚇之餘,決定「棄明投暗」,將購買零食一事,徹底轉為地下工作。於是,我們開始過起了等待的日子──等待媽媽的「傳喚」。
被家務纏身的媽媽,總是在煮飯時才發現缺醬油少蒜頭的,這時分身乏術的她只能差遣孩子外出購買,這便是零食採辦最佳時機。不論是誰,只要被媽媽臨時交辦採買任務後,便會立即向姐妹們通風報信,我們接獲線報後即刻確認工作分組並就戰鬥位置,採三人分工模式,啟動「偷渡零食作戰計畫」──由媽媽指定任務者負責外出採辦,過程中必須小心躲避廚房窗戶的監視,並為零食提供良好的掩護,需要矯健的身手與機警的反應;一位衝向廚房和媽媽聊天,藉機分散媽媽的注意力,尤其在關鍵時刻不能讓她看向窗外,以保護採辦者的安全為優先,以舌燦蓮花、能言善道者為佳;一位守在家門口把風接應,同時兼顧內外動靜,隨時給予信號,以防任何突發狀況發生,須具備特殊口技與睜眼說瞎話的能力。
姊妹們每出一趟「任務」,務必將時間控制在二十分鐘內完成。採辦者將零食帶到家門口後,即由接應者接手送至樓上房間;採辦者將醬油蒜頭等物品交至廚房後,向同伴使個眼色,便一同撤退到房間,關起門來一邊享受「戰利品」的滋味,一邊針對行動進行檢討,以求作戰計畫更臻完善。這樣的合作模式行之有年,成功率達百分百,成了三姊妹間不能說的秘密。
如今,三姊妹已長大成人,各個健康無虞,媽媽對零食的掌控也從「配給」走向「自由開放」,偷渡零食已成絕響。現在三姊妹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在家裡吃著零食看電視,但吃在嘴裡總覺得少了一味,想來大概就是兒時突破封鎖的「刺激嗆辣」吧!每每細說這段故事來提味佐料時,我們的雷達不時會接收到媽媽的「白眼」,因為媽媽根本想不到她的女兒們為了吃,會這麼的「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