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園裡賞花去
之一、台北叢林
一大早的天空陰霾,資料顯示為陰天,降雨機率低於百分之三十,即使下雨,也是在午後時分。這算不算好消息呢?
五月份,夏花綻放的季節,聽說植物園已是熱鬧滾滾。或許因為這是隱身於台北市內的叢林,是台北人一定會來拜訪的地方,這裡也容易看到成群結隊的外勞,空氣常漾著多國語言成為司空見慣,大家都用雙腳邁出堅定方向,因此,路徑飄浮著一種歡欣的幸福與笑聲。一路通行無阻向前去,彷彿穿梭於高山之間,鼻中嗅到的都是樹木的清香,原始古老的。
路邊告示牌,花草植物的名稱解說,是最簡易的認識方式,參觀者一字一句的往下看,閱讀的時候,知識也就一層一層的多一些了。為了幫助腦中記憶,拿起相機,紛紛往告示牌拍去。照片留住了花花葉葉的形象與介紹,應該不必怕遺忘吧?
木棧道的裝置藝術美觀實用,上方是行人徒步區,下方則是魚兒游泳的集水區。
我們隨著幾位戴帽子遊客,輕盈而快樂的走上木棧道,站上盡頭的圍籬處;右邊有一個婦人,停穩嬰兒車,戴著碎花圓帽,一邊對孩子雀躍的介紹水面上的鳥禽與烏龜,一邊撐起傘來。
旅人是不是有某種敏銳度,能比氣象台還要準確知曉雨的腳步?
之二、荷園綠葉
植物園內聲勢浩大的是夏荷,寬廣荷花池,是季節性的焦點,也是攝影玩家的挑戰性指標,政府選擇了繁華熱鬧的台北市,作為荷花的棲身之地,幾十年前便規畫了植物園。我想應該是個愛民如子,喜歡設計一方好去處的公家機關吧。
而植物園裡最吸睛的其中之一,是好天氣時進行的灑水作業,為了培養健康規模花葉與生態環境,每一天會在無雨的狀態下灑水保持濕度,一草一木生長的氣候、水份等等絕對恰到好處。讓花卉與一切植物綻放得欣欣向榮之後,老舊花草會被拔除。
每一天工作人員總要忙裡忙外,整理盤根錯節的花花葉葉。他們一株一株的連根拔起,好多堆積如山的蕨類在路邊垂頭喪氣著,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意味。好想上前問一問,這些淘汰的根莖葉,可否讓我帶回植栽?
我終究沒有問,因為更有興趣的,是那些睡睡醒醒的蓮,我靜靜賞花,不動聲色,眼眸中也漾著水色般的瀲灩。睡著的蓮能送人嗎?答案必然是否定,因為它們是政府的財產。
前方湧起一陣喧嘩,荷花池到了,應該是讓人崇拜所發出的歡呼吧?水塘裡高高低低的荷,綠色闊葉伸展,它們在水聲響動中如一葉扁舟,悠然的樣子像準備向著國畫裡划去。
我在那些花葉間聽見相機快門的聲音,夾雜人們幸福的頻率,此起彼落,配合得天衣無縫。
那花朵綻放的姿態使我想起留聲機,宛如下一秒播放佛經,會顯影怎樣的極樂世界?花朵能開得更盛大,乘坐飛行嗎?古老流傳的神蹟,會不會在我的眼前出現?
我拿起相機,越過人群擠到池畔前的第一排,試圖將花朵看得更仔細。
清麗脫俗,美麗的荷花啊!是不是因為對人間無慾無求,所以一塵不染?按下快門的瞬間,內心被平靜、祥和所充滿,因為人間好時節讓憂鬱與煩惱像塵埃般緩緩降落,難道這就是無慾無求帶來的安定嗎?
轉過身離開荷花池,不會下雨的陰天仍是無法久長,不是說低於百分之三十的午後短暫陣雨嗎?天空還沒經過正午,已經阻止不了雨水腳步的輕盈。嘩啦啦嘩啦啦,水花說明天氣預報的瑕疵,終究無法像資料那樣的保持多雲的涼涼氣候,植物園矗立的藝術方鐘,不久之後,此地的一景一物將會因沖刷洗滌而變得更明亮。一滴雨飄墜,兩滴雨滑過,想像著,當一場雨震撼到來,「雨聲敲碎荷聲」水池裡的形形色色,將會活潑熱鬧,或是更加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