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功在國疆」紀念章
日前,收到國防部製頒「弓箭獎章」乙枚,包裝盒燙金烙印「外島地區服務紀念章」,內含一只橫條金色弓箭胸章,以及一枚烙印「功在國疆」的銅質圓形胸章,外型輕巧意義不凡。它讓我的思緒瞬間倒序,回到當年在外島馬祖北竿,戍守國境北疆最前線的歲月。
民國六十五年十一月八日我所服兵役的部隊:陸軍第69軍(台北軍)砲兵指揮部第642營,駐地位於台北縣樹林鎮「光華營區」,奉令移防馬祖防衛司令部駐地馬祖北竿,在海峽兩岸敵對情勢「單打雙不打」的烽火歲月,肩負對大陸射擊任務。當晚九點,在基隆海軍軍區碼頭本營前戰部隊集結,聆聽台北軍軍長李中將、砲指部指揮官陳少將先後蒞臨訓話勉勵,表示部隊移防馬祖前線,戍守國境北疆是國軍光榮任務。近十點半,前戰部隊登上「雲台號」運補艦,筆者與全體官士兵恭逢其盛,在皓月當空滿天星斗微風細浪中,軍艦緩緩駛離基隆港,不久,已可目視金山核能電廠高大火炬煙囪的地標,亦可從海上隱約窺見漸行漸遠台灣本島地平線的輪廓。此刻,挺立甲板上的弟兄們迎著寒風與浪花個個表情嚴肅,深切體認我們將身負保家衛國的責任,紛紛行徒手禮向消失在夜黑風高視野盡頭的中華民國國土致敬。軍艦乘風破浪加速進入東海,甲板上已顯顛簸上下起伏,仰望天際北斗星座我們航向國境北疆馬祖北竿。
十一月九日清晨五點半,我們迎接東海最初晨曦金光萬道耀眼畫面,令人震撼心悸感動莫名,近十一點時分「雲台號」運補艦抵達馬祖北竿下錨午沙港搶灘上岸。全體經整隊後在交接單位軍官前導下,我們打起精神扛著背包、槍枝上肩步伐整齊,離開午沙港緩坡向上,經過北高醫院,部隊成一列縱隊依序登上碧園陡坡,大夥拾級百餘階在晚秋微涼下,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一口氣攻上壁西坡營部。有感於交接任務時間緊迫,營部、營部連、砲一連、砲二連、砲三連等立即至各對口單位進行重要文件、各項營連資產點交工作。尤其砲二連肩負射擊任務,於下午交接連隊砲班出操時已全員參與實際操作演練,絲毫不敢鬆懈。當晚,晚餐過後對岸開始對馬祖防區猛烈砲襲,各地警報聲紛紛作響,我們首次領略身處前線戰地的景況,不久,本軍迅速反擊,馬祖防區天空砲彈火光四射,各處砲聲隆隆也帶來損害,軍民都已進入營房或防空壕躲砲襲。
十一月十七日上午十點,「雲台號」運補艦載來本營主力部隊,本營與返台部隊在午沙港即刻完成移防交接任務,返台部隊向本營敬禮後登上「雲台號」隨艦離開馬祖防區。當晚,執行對大陸射擊任務的砲二連砲陣地,各級長官蒞臨督導,包括:馬防部司令官李中將、副司令官、參謀長、砲指部指揮官劉少將、北高守備區指揮官程少將、本營營長馬中校、作戰官顏少校等,全程觀看實彈射擊操作,經過六十分鐘完成砲擊任務後,馬防部司令官李中將對本營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換防任務,展現馬防部堅強防衛實力表示讚揚。
十二月初本營解除通信禁令,全營官士兵最興奮的事莫過於能與台灣通信報平安。猶憶冬夜滿天星斗,海風呼呼,寒氣逼人,晚餐後,我們營部文書士官收拾辦公桌上的鋼板與蠟紙,在燈火管制微弱的照明下開始振筆疾書,有人寫家書問候長輩報平安,有人寫情書向女友述情懷,也有人教誨弟、妹要用功讀書孝順父母,營部辦公室霎時間呈現一幅寧靜安祥的畫面,很是感人!
當時,我們最感謝的弟兄就是收發士官,他於每日上午八點將營部待發公文整理完成,並熱心的拿走我們的信件,一併放進超大帆布公文包,徒步走下碧園百餘石階,向北竿塘岐街上的郵局挺進幫忙寄信。尤其是運補艦「雲台號」抵達時他會顯得特別忙碌,必須調度公務車帶著公差,因為北竿郵局會電話通知收發士至塘岐領取全營信件,此刻,他已然晉升為全營最被尊敬最受歡迎的士官。
往後的日子裡,我們經常做的兩件事:其一:本組(營務組)士官包括:參一、參二、參三、參四、政戰、醫務所、總機、傳令、駕駛等俱是大專兵,大家各自向台灣出版社劃撥新書(外島軍人有優惠),成立讀書會在假日作閱讀心得報告,每次結束前不忘感謝中華郵政帶來新知。其二:在寒夜交接營部崗哨下衛兵後,盥洗完畢,三五弟兄坐在營部寢室煮麵、小酌大麴以取暖,此刻總是莫忘舉碗輕聲細語說:「謝謝中華郵政,送來家書、情書、包裹還有匯票」。然後一飲而盡,誠然浮一大白,今夜又有好夢伴眠!
民國六十六年十一月十八日我在馬祖北竿光榮退伍,除帶著部隊長官們滿滿的嘉許與祝福外,並攜回父親教誨的家書二十二封,拜讀父親隸書的筆法蒼勁古樸,欣賞諄諄家書兼及瀏覽書法,心中充滿喜悅與感懷。隔日,赴南竿登船返台,軍艦駛離福澳港,眺望北竿漸行漸遠,不禁徒手敬禮向馬祖告別,船行東海之上藍天白雲海鷗展翅,此情此景今生難再。
民國九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上午,筆者偕內子以老兵重返昔日戰場之姿作一次馬祖巡禮,此行首途拜會連江縣政府,致贈先父《計大偉教授紀念全集》,獲致熱誠接待。經安排暢遊南竿各處景點,此時已全然不見煙硝味,只覺身處海上桃花源。下午坐渡輪過海至北竿,拜會北竿鄉公所,獲周鄉長熱烈歡迎,經黃秘書親駕旅行車,為我們來一趟北竿之旅,經其詳實解說作今昔之比,北竿已有大幅建設與長足進步,如今已成為兩岸觀光熱門景點,當下不禁為北竿的榮貌擊掌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