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危機
我在一年多前離開賣場的工作後,進入農用書店工作。
有次邀請前同事在農用書店聊天,這位同事畢業於台中教育大學,並沒有繼續走教育的學程,大學畢業後在客服中心上班,離職後回到家鄉彰化縣溪州鄉的賣場當助理營業員。
我詢問她會想要來農用書店工作嗎,她否定的說,她想做的是文創的工作,像是台中方面的地點;又說她想結婚並且家人對薪水的要求高。
我內心感到疑問,如果是想要做台中的文創工作,為何不去嘗試呢?
另外,在賣場的工作薪水是按照勞基法的最低薪資,這樣的薪水會讓家人滿意嗎?
這位同事跟我談到她在賣場的經驗,她說曾在賣場遇到國中老師,老師驚訝她怎麼會在賣場上班,因為她以前的成績是名列前茅的,現在卻做低薪低就的工作,並勸她離開。
這樣的談話令我產生許多疑惑並感慨,這個時代,是否許多人放棄夢想,只求有一份最低薪資,也不願嘗試其他機會。
我感到不解的是:從小我們對未來描繪職業時,好像很少有人會希望將來當賣場的助理營業員並領最低基本工資。
但是現在即使大專院校畢業的學生,好像遺忘了多年前編織的夢想,背離小時候的願望。
是甚麼樣的社會氛圍,讓我們的未來充滿了絕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