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班超部隊的前身─粵軍與國民革命軍之關係

發布日期:
作者: 神盾 。
點閱率:3,283
字型大小:

4、「華南虎」余漢謀與粵軍:
講粵軍,另一要角余漢謀不能忽略。抗戰爆發後,余漢謀粵軍編成6個軍(62-66軍、83軍),出兵抗日。第66軍、83軍在南京保衛戰中損失慘重,番號被撤消。抗戰結束後,粵軍全部北調打內戰,第63軍(班超部隊前身,詳見拙作《班超老兵話滄桑》)、64軍編入黃伯韜兵團,在淮海戰役中大部被殲;第62軍調華北,在平津戰役中於天津被消滅;第65軍調西北,編入李振的18兵團,後來投共。
余漢謀早年入讀黃埔陸軍小學,之後到武昌升讀陸軍預備學校。1916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加入中華革命黨。隨後入讀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六期步科畢業。之後於北洋軍內任排長、連長。1920年入粵軍,任營長。1925年粵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余任第11師31團團長,師長為陳濟棠,同年參加粵桂戰爭。北伐時隨第11師與李濟深留守廣州。1931年5月,陳濟棠等反蔣,在廣州另立國民政府,余漢謀任廣州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兼第一集團軍軍長。廣州政府於九一八事變後取消。1934年至1935年余率部參加圍剿江西紅軍。
1936年陳濟棠與李宗仁、白崇禧以抗日名義,再度反蔣(兩廣事變)。余漢謀通電各廣東將領支持蔣介石中央,陳手下之空軍司令黃光銳亦帶飛機飛南昌投靠蔣,以及陳事敗出走香港等已如前述,斯時余漢謀接任廣東綏靖主任,取代陳濟棠成為廣東軍政首領。
1937年抗戰爆發後,任第十二集團軍總司令,第四戰區副司令。所部的廣東軍隊主力被調離廣東,參加淞滬、南京、武漢等戰役。1938年10月,日軍以空軍、海軍優勢火力支援下,在廣東大亞灣登陸,兩星期後攻陷廣州。余漢謀被革職留任,倉皇撤退中,連余漢謀自己的夫人上官賢德也被滯留在香港,直到1942年才被共黨東江縱隊救出,更被譏諷為「余漢無謀」。1939年,日軍從廣州向粵北韶關進攻,企圖打開交通線,被余漢謀所擊退,始克復職,並兼任第七戰區總司令,防區奄有廣東粵北及潮梅一帶。1948年國共內戰期間,余漢謀被任為陸軍總司令。1949年1月,蔣總統為了挽救危局,決定調余漢謀回廣東出任廣州綏靖公署主任,守住事關大局的南粵大地。同年8月下旬,葉劍英率領解放軍南下部隊,兵分三路向廣東進軍。余漢謀也以三層防線與葉劍英對應,企圖背水一戰。葉、余兩人均為廣東人,這兩隻「華南虎」終於在歷史關頭拉開了決戰的架勢。10月上旬,解放軍突破了余漢謀的三層防線,攻克了廣州。至12月21日止,廣東全境除海南島外全部淪陷。余漢謀只好率殘部轉進海南,降職為海南特區行政公署副長官。之後,解放軍又一鼓作氣攻克海南島,余漢謀隨軍撤離來到台灣,任總統府戰略顧問。1965年晉升一級上將。1981年病逝台北。
結語:
俺此番寫作方式,讓粵軍的歷史隨著幾位重要人物之登場順勢娓娓道來,有關粵軍轉戰海南與夫撤退抵台整編、衛戍台澎金馬情形,業於拙作《班超老兵話滄桑》報導過,茲不贅。雖說凡百庶務皆為政治服務,但俺始終以為「橋歸橋、路歸路」,歷史固不容扭曲,亦不必為政治擦脂抹粉,力求真實呈現,畢竟讀者有知的權利。(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