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了個「好」字
看到金門日報副刊有一禎可愛的嬰兒照片,打哈欠的模樣甚是吸睛,照片上面並印有大家早安(Have a nice day!)的字樣,告訴世人她來到這世界才十三天,是個非常young的姑娘,文中並敘述她媽咪的懷孕過程及生產時的狀況,這不禁勾起我十多年前生產時的往事。女人對於生產時的回憶,就像男人對於當兵的記憶,是無法抹滅與忘記。
當年,生兒子時,老公碰巧發生車禍,手指斷了一小截,選擇在家中休息,是弟及弟媳陪我上醫院待產,當時弟媳也是大腹便便,已懷有七個多月的身孕,兩家住得近的關係,於是麻煩他們陪我一起到醫院待產,真是由衷感謝他們夫妻倆。
因為是第一胎,從陣痛開始,歷經了九個多小時,小孩才呱呱墜地。
記得當時,我人躺在人聲鼎沸的待產室,不斷有人發出哀號,或淒厲的慘叫聲,可能我很能忍痛,又或者是弟媳隨侍在側,不好意思的關係,當時的我是不敢叫出聲音的,只是在每次的陣痛來襲時,告訴自己要深呼吸,不管什麼「拉梅茲」呼吸法,或什麼「自然分娩」呼吸法,只是想藉由一次次的吐納過程,讓自己轉移焦點來忘卻疼痛,可能沒有亂喊亂叫的關係,反而保持了適當的體力,當孩子從我母體分離時,過程都很清晰,護理人員將剛出生的兒子放到我身邊時,我斜側著身子,低頭看著那紅紅的小臉蛋,小小均勻的呼吸聲,閉著雙眼熟睡的模樣,這麼多年過去了,至今那畫面仍深印在我腦海裡。
兒子吃飽了睡,睡飽了吃,不吵不鬧的個性,讓我這「新手」媽媽,天真的以為孩子就是這麼好帶,也為了怕他孤單,才又有生第二個的打算。
當時的我在台北的私人銀行上班,每天工作時間很長壓力又大,兒子請保母帶開銷也大,存款積蓄不多,心裡雖然打算再生一個,但遲遲不敢有所行動。
家中的一位長輩看出了我的猶豫,對著我說:「放心吧!孩子會自己帶來錢財。」傻傻的我,真的就聽進去了。
妹妹沒多久真的也來報到,因為是第二胎的關係,從落紅開始,只歷經三個多小時,覺得肚子悶悶漲漲,想上大號的感覺,並不覺得疼痛,與第一胎陣痛的感覺很不相同,她就這麼順利降臨到這世界上。
兒子現在就讀高中,女兒就讀國中。這十幾個年頭走下來,過程中或許有點辛苦,但我覺得這是生命裡甜蜜的負荷,當初選擇多生一個,湊了個「好」字,讓他們兄妹倆成長過程有伴同行,真是「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