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黃克全先生
1.
9月,去了一趟敦煌;不算是了了一樁心願似地嚴重,卻覺得總該去去看看。大陸的佛窟眾多;龍門石窟、雲崗石窟……,還有其他不甚知名的佛窟,都去過。敦煌的莫高窟,像是拼圖的最後一塊,不去看看,就好像這個遊戲沒有完成。
參觀的人潮,比洞窟裡的雕像還多。人們被分成15人為一單位的小隊,小隊長就是專業導覽人員,像個教師,穿著淺藍制服,口條清晰,卻規定只能參觀五或六處洞窟,原因是怕人群呼出的二氧化碳,破壞了千年的文物。
參觀途中,或許是我提的問題太多,一幅飢渴無知的樣子。隊伍解散時,老師悄聲對我及妻子說:你們留下,我帶你們多看幾個!頓時,我有種經過考核合格,能成為入室弟子或是VIP的虛榮。興奮地像個小學生,腳步輕盈著看老師用鑰匙打開一座座寶窟,手電筒的燈光在壁畫上閃動,猜想我的臉上必然也有光。
結束後,老師又帶我們順道參觀一處畫室,說是歇歇腿,裡面有常駐的畫家。我的虛榮與興奮仍未消退,像飲酒過量,酒精未退似地在畫室裡醺醺然的左搖右晃;蓄著大把鬍鬚的年輕畫家在旁解釋。
一向厚道內斂的妻子突然對我說:「這是叫我們買畫!」「那怎麼辦?」我著急地問,一邊看著一幅幅畫作旁寫著:2000、3000……的標價。
不急。妻子說。她緩緩掏出手機,滑到她創作的油畫圖庫,遞給年輕的畫家說:「你看看,這是我的習作!」像高手過招,刀未出鞘箭未上弓,只要一個腳步身影,勝負已見,那位畫家竟然就消失了。
返台後,妻子看著我在大大的牛皮紙袋上,封裝一本佛經。地址欄位上,寫著:甘肅省敦煌研究中心的。問:「你幹嗎?」「在敦煌,我答應過那位導覽小姐,說要寄一本佛經給她,就要寄一本佛經。」
兩個多月過去了。我一直不知道那本佛經寄到了敦煌沒有?但至少,我心安。
2.
11月25日,金門有場文學活動;期間,在山外與詩人黃克全先生巧遇。幾十年前,就熟知的名字;說偶像,他一定謙虛地說不敢當。那就稱前輩吧!
前輩,不是指年歲大;是指聞道的先後。他中文系科班出身,在文學的跑道上,馳騁久遠的已像座標竿;日照時,長長的影子,不知落在多少人的心裡。
那日,我突然想起多年前,他寫過的一本詩:200個玩笑。盡是觸探社會底層又邊緣的老兵-這些老兵,像是散落在海邊廢棄又損毀的蚌殼,遊人們不小心踩到,會遭致痛罵的一群低賤人群。
然而,他卻如獲致了難得寶貝,一個簡短的描白後,就是深沉地詩句。分裂炸飛的靈魂與肉體,正是那個時代的祭品與縮影,是另一個面向的228,是另一群的受難者;只是沒有補償、沒有正視、沒有所謂的轉型正義,一個個如驚嘆號的身體,被我們這個時代徹底刪除。
200個玩笑,寫的是極荒謬、極悲慘的真實故事。荒謬與悲慘,到了極致的頂端,就讓人看到了像是笑,實是哭如發瘋了的表情。更動人的是,他說:寫完了200個玩笑,竟讓自己得了憂鬱,兩年七百多個日子,無法再提筆寫作;讓人覺得戲演的再好,最揪心的還是幕後滴點的功夫、準備與彩排。更奇異的是,這本詩集,像個哨兵,在有意無意間,吹響了後來龍應台教授的大江大海1949。
大江大海1949,至今仍在滾蕩。可是,爾雅出的200個玩笑詩集呢?絕版了、還是絕跡了?27日上午,郵差在門口大喊:「掛號!掛號!」厚厚的一封掛號信,郵票幾乎貼滿了大信封的一半,我一枚一枚的計算著,共用了70元郵資;而那樣的用心貼心,又何止是可數的郵費,可以計算。
打開信封,裡面有本他寫的兩百個玩笑。另外還附贈了一本,情書出版社出版的島之書。厚厚的兩冊,有些重量,不僅是手上的感覺,還有在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