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能被看見的故事
如同金門高粱渴望被品嘗,流行歌曲渴望被聆聽,所有的故事最終還是渴望被看見。童話,可當作人們接觸文學的首艘引渡船,它不僅開啟兒童觀覽世界的新視野,無形間,亦協助了閱讀習慣的養成。那些饒富趣味且具有深意的故事,以及讓人無法停止翻閱的生動情節,不僅受到孩子們的熱烈歡迎,就連成年人也能夠透過短暫的閱讀時光,拋下心裡盤結無章的煩躁,藉由一個接著一個的奇景異象重返單純,進而挑起內心枝枝節節的纖細敏感,清理紊亂紛雜的情緒垃圾。
大家在童話裡展開心靈掃除,跟隨書中人物神遊奇幻國度,從中尋得一份安然的寄託,消解了日常生活中苦悶的況味。至於,如何在故事場景中設置各種引人入勝的機關,則與讀者風馬牛不相干,那是創作者的功課。
童話充滿想像力,書寫出有別於現實生活的故事情節,抑或加深了隱藏於日常百態的影子,其中甚至內含著創作者對於文學高度與美感的深層渴求。當書寫者興高采烈地談論起創作內容時,彷彿自己成為擁有魔法的一個神奇角色,能夠呼風喚雨,更可以飛天遁地。喊一聲咒語,就能開啟貯存寶藏的大門,闖入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祕密據點;跟蹤那隻拿著懷錶的白兔,喝一瓶無論哪家便利商店或大賣場都遍尋不著的飲料,讓自己濃縮成路易斯‧卡羅筆下的小女孩,穿越不可思議的夢境;當聽見某個人發自內心的呼喚時,就能夠變成無所不能的精靈,從那個我們熟知的神燈裡浮現出來。然而,當書寫者走出神燈之後,將創作藉由投遞稿件、參與競賽等方式檢視作品優劣的同時,也不得不面對阻擋故事浮出水面的厚重冰層。原來,教人懼怕的事物,並非只出現在那個詭譎難測的兔子洞裡,現實世界才是真正的童話。
在發表平台有限,且篩選門檻一日比一日還要高的條件下,只有好作品才可能取得出線機會,嚴格說來,它必須具備著能夠暢銷於書市的可期待性,以出版者的角度而言,無疑是一種賭注。誠然,此番嚴謹的態度亦是把關人員的專業與職責,督促著所有文學創作者加倍再加倍地努力。今日的紙本版面,物以稀為貴,是空間極其限縮的發表區域,其所考量的因素必定更為複雜,各種類型的文學作品必須被嚴挑細選,兒童文學創作亦同。擂台敗陣、憾未留用的結果,必然有其無法登上大雅之堂的瑕疵,可能是題材創意性、敘事技巧、寓意深廣度以及各式因素,作品不見得是遺珠,但創作者想必遺憾。
故事裡發光發熱的主角與配角們,或許因為永遠無法走出被約束的場所,沒能像平凡人那樣見光透氣,心裡面已經開始滋生黴菌也說不定。如此一來,他們就算擁有令人稱羨的幸福結局,大概也快樂不起來。
童話不斷翻陳推新,經常予人耳目一新的感受。眾多故事之中,不落窠臼的優秀作品亦非少數,但讓所有人念茲在茲的故事卻依然相同,經典還是經典。看來,現今創作者想走出安徒生、格林兄弟種滿參天大樹的森林,路上似乎還是充滿險阻艱難,猶如站在李白、杜甫面前,不敢掏出懷裡的古典詩一樣。不過,這也許就是經典作品為後人所埋下的甜美與苦澀,讓創作者在品味果實之後,勇敢地往荒蕪邁進。
在森林裡行走,又辛苦又寂寞,何況位於被冰層封閉的深海裡。慶幸的是,仍然有一些創作者在暗無光線的海底森林中培育出新奇品種,不再只侷限於世人熟悉的場域。他們試著將創意的觸角無限延伸,飛翔到一個更遼遠的地方,甚至外太空或異次元。國內兒童文學獎項名單公布時,多件別具心裁的作品跟著出爐,題材與創意皆令人喜出望外,且作品來自四面八方,更能展現出迥然不同的文化色彩。在獲獎者日趨國際化,彰顯出賽事廣納百川的同時,亦出現了另一方面的隱憂:台灣創作者所獲得的席次,差強人意。相關人士雖然大聲疾呼,卻不免讓人擔憂是否船過水無痕。許多故事還在深海裡遊蕩,找不到出口。
當然,站在純粹以興趣而創作為文的立場而言,書寫過程本身就值得肯定,不以成敗論。但是,既然想讓隱藏的創意碎片穿破冰層,浮出水面,成為一艘受歡迎的引渡船,創作者還是必須為自己的功課付出最大值的努力。
創作者為了成就一篇好故事,經由大量閱讀文本、瞭解兒童視角、增進表達技巧來鍛鍊自己的筆力,並詳讀關於寫作的各式戰鬥及守備策略,除了做足文字訓諫的基本功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須不間斷地書寫。書寫的肌耐力,猶如身體重量訓練的長期養成,並非一蹴可得,而是從最低強度開始,等到能夠順利掌控後再慢慢往上增加,並且還要耐心地保持秩序井然的規律,直到內化為慣性動作,變成無從討價還價的必然。
所有潛藏於水面之下的故事,若無法成為被看見的船隻,終將只是靈感碎片,難逢知音。因而創作者唯有透過不間斷地書寫,漸次加深對生活體驗的靈敏度,並且竭盡全力以提升自己的敘述技巧,直到故事好到能夠被看見。那麼,身為讀者的你和我,就更有福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