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輕便車經過之後 

發布日期:
作者: 賴舒亞。
點閱率:975
字型大小:

時間翻過了黑屋頂年代的輝煌,在我前面的舊輕便車道是舊昔為便於運礦而設置的索道,當時藉以克服山勢高低落差而建的交通系統。一九三一至一九五六年間,瑞芳經九份至金瓜石也有從瑞芳輕鐵株式會社經營的輕便鐵路,為早年此地對外的運輸。渾然天成的礦脈、未經人手雕琢的石頭以及整座礦山的景致,皆出自創造主精致的鋪陳,不管是初來乍到者或已落地生根,皆沉醉於聚落之美,有人至此一遊,把許多風景儲存在相機裡帶走,也有人乾脆定居,成為這裡的一份子,位在舊輕便車道上的「金瓜石一○一民宿」正是由於主人喜歡礦山人文而建立的民宿。
走過黃金博物館,行經小橋流水,順著曲折的小徑往前行,過了古樸的紅磚式咖啡廳後,民宿就在眼前。鵝黃色的外觀建築,於群山綠意環繞中顯得溫潤且寧靜,矗立在昔日輕便車道旁的位置,更讓民宿憑添礦山的思古風情。民宿主人郭詩昇在一次旅行中遇見依山傍海的聚落,便震撼於金瓜石看起來像一座小山,卻深具大山的氣勢,環境單純,民風質樸,讓他決定在此落腳。經歷礦區的沒落,看著繁華漸褪,當年的銅加工廠如今成了時雨中學的運動場,這裡也慢慢趨於平靜。任教二十年,在現實與夢想之間擺盪許久,郭詩昇與妻子商量後決定提早退休,將自宅改建成「金瓜石一○一民宿」,並於二○一○年秋天正式開幕。
民宿的裝潢以「礦山」為設計軸心,推開大門,天花板與地板均採黑色調鏡面石材,大廳一對用石頭裝置成的柱子,分列左右,和諧地安置在棕銅色的牆上,非但不違和,還散發著陳年況味,宛若歡迎訪客走進古早的礦坑。主人送上一壺冷泡茶,純淨、甘潤的口感,想必是用山泉水泡的。展示櫃陳列或大或小的礦石,樓梯間展示著金瓜石主題油畫。每間客房以礦產取名,設計師用鏤空的浮雕做為每間客房的門牌,分別為「流金歲月」、「銀河夢境」、「永結銅心」、「真愛如鐵」,獨立於三樓的家庭房則以「異想世界」為名,其中的色系與擺設按著主題而有所變化,房間的窗景也跟隨天氣晴雨有不同的風光。
郭詩昇夫婦,希望藉由民宿來實現天涯若比鄰的理念,提供到訪者賓至如歸的休憩所在,能談及多少有關金瓜石的內容是其次,他們重視每次與客人閒話家常的過程,如果發現彼此頻率相同,同樣喜歡這裡的山水,同樣覺得靈魂需要接受大自然洗禮的客人,就是最大的滿足。
二○一六年,郭詩昇夫婦把民宿移交給女兒和女婿陳智翔管理,正式接手的陳智翔,從建築設計跨足觀光旅宿,逐漸建立起新一代的經營模式,他謙和地說自己還年輕,無法像岳父以人生歷練深入去跟客人訴說這塊土地過去的故事。他觀察到有些人玩了整天後,並不想與民宿主人聊天,只想待在房裡,於是承接民宿後他重新裝修房間,加強硬體設施,打造出旅館等級的民宿,提供遊客舒適的環境。
民宿前的舊輕便車道讓許多驅車前來的客人略有微詞,說如果路能再寬敞些更好,想來他們並不曉得眼前的輕便車道已是經過拓寬,才成為現在可以讓一輛汽車通行的寬度,「輕便車道」,顧名思義,原本就是提供臺車載礦使用。即使臺灣曾是日本的殖民地,可是如果沒有人去傳承,歷史也將變成過去,不說臺灣人,就連日本觀光客也不曉得當年此地出產的黃金全數被運往日本。
在地的人文必須藉由景點讓外界進一步去認識,因此除了黃金博物館、太子賓館與四連棟,陳智翔也推薦茶壺山,包括附近的觀景臺、報時山,都是令人值得一探的私房地圖。遇到對淘金話題有興趣的訪客,他會從礦坑開採,經由礦車把礦石載到外面大停車場,再搭高空索道或臺車軌道下去至十三層煉銅廠提煉,過程所產生的重金屬,則經廢煙道排出。通常陳智翔會趁晚間與客人聊一下金瓜石礦史、景色,隔日客人包計程車上瑞芳市集時,他也會貼心地請司機開濱海公路,幫客人簡介黃金瀑布與陰陽海的由來,使遊客在有限的旅程中了解金瓜石。
面對陸客銳減,郭詩昇的妻子說,生意雖然受影響,但換個方式想,只要還有人願意來到金瓜石,體會有別於都會的生活,她內心依舊感恩。陳智翔則認為土地需要安息,前幾年大批觀光客絡驛不絕地來到金瓜石,步道的垃圾撿不完,停車場的車位全滿,連車輛迴轉、路人行走都困難,所幸觀光客減量的這段時間,居民又能輕鬆行走,而土地經過休養,整個聚落生息已復原。
夕陽的餘暈把天邊的雲彩染得酡紅。房間不用啟動冷氣,僅需微啟窗戶,沁涼的山風就令人暑意盡消。我播放音樂讓房裡充滿礦山的旋律,童年時我不必靠記憶就能看得見的基隆山、金瓜石溪,如今竟得憑老照片才能想像它們曾有的容顏。思索下午跟民宿主人談到當年的斜坡索道修建以及金瓜石定位與走向,他那種期盼復甦又怕土地遭破壞的心情,也是我長期以來的擔憂。會來此的人都是愛上它的淳樸、大自然與寧靜,假使有一天,斜坡索道重新行駛,勢必吸引大批觀光客前來,聚落變得熱鬧,也難免將帶走現今的清幽。我想以地方發展的立場,金瓜石人當然希望家鄉能適度發展,帶動店家生意,畢竟老一輩是從繁榮步向沒落的一代,若能再次走向興盛,相信大家樂見其成;然而,以居民的角度而言,安靜的日常是基本的需求,各項的發展必須在不影響生活品質的原則下做研討。
聚落的夜晚比城市更早來報到,倚窗獨坐,感受山中的靜謐和脈動。打開落地窗,佇足陽臺,滿天星斗點燃眼底的淚光,我仰首望著深邃的星空,瞬間深刻體驗到回家的感覺是這麼溫暖。記憶深處的鄉愁,與或遠或近的路燈,一起陪伴山中的夜,微微地,亮了起來。夜貓在路旁蹲伏,晚風迎面輕拂,樹影婆娑,似乎在傳遞某些歷史課本沒教我的事,關於故鄉的以後,我忽然好期盼它能如風般,照著自己的意思吹往不同的方向,有無限的可能。總在這樣的夜闌人靜,在準備就寢時,我私心期待疇曩輕便車經過的聲響、樹蔭下老歲人搖扇講古的笑聲、孩童玩耍彈珠發出的清脆撞擊聲,與鄉愁一起出現在夢裡。
翌日,我在悅耳的鳥鳴中甦醒,溫暖的日光慷慨地潑進窗戶,看來盡責的晨曦比鬧鐘還怕我錯失山中美好的清晨,伸了幾個懶腰,梳理完畢便走進大自然的邀請。
許久沒在晨間跑步,在朝九晚六的打卡聲裡上下班,晨跑成了一種奢侈的想望。沿著舊輕便車道慢跑,跑過金光路日式宿舍、五號路金瓜石教會、祈堂路督鼻仔寮,也跑過電影《一萬公里的約定》取景點,就是跑不出這座山,而如果可以就此停留在它的懷抱,倒也成全了我的一樁心願。
回到民宿,主人已準備好早餐,聽我說不能喝冰的,還特別替我把豆漿加熱,醇濃的口感有別於一般市售的豆漿。好久沒吃到的地瓜粥,拌上有芋頭味道的豆腐乳與煎得入味的菜脯蛋,讓我一度以為回到了童年的早餐辰光,清甜的高麗菜、爽口的小黃瓜更讓運動後的胃口大開。窗外不時傳來幾聲鸚鵡的啼聲,成了好聽的背景音樂。飯後,民宿主人還招待了咖啡。提到咖啡,這可是陳智翔的拿手絕活,從學煮各式咖啡到精挑細選吧檯的咖啡機,每日他會煮出適合當天心情的咖啡,甚至有別家民宿的客人專程走長長的山路來此,只為喝到不同風味的咖啡。生意不忙時,陳智翔望向屋外,看著客人帶著妻子跟小孩坐在露臺喝咖啡的時光,他的心也滿溢著幸福。
金瓜石每個季節的景觀變化無窮,櫻花、杜鵑、楓葉各按其時開得美麗。陳智翔眼中的金瓜石,是北部的世外桃源,在奇珍異草之外,尚有許多值得活化的歷史遺址,斜坡索道旁的天車間就是其一,許多的遊客喜歡在那邊打卡,我好奇曉得它的典故與用途者究竟有幾人。縱使斷垣殘壁極具歷史的滄美,可是攀爬到上面拍照仍有摔落山谷的危險。對此,學設計兼研究建築的陳智翔說姑且先不談斜坡索道復駛的可行性,就短程而論,天車間遺址的外觀,可用鋼構製成玻璃帷幕,針對內部做整修,無論採一比一的模型或圖說,甚至透過玻璃帷幕對映陰陽海景色去設計。
盼待政府相關部門訂出聚落大方向的發展,讓民間傾力輔助,用一個大主題將整個聚落的不同題材連成一個礦山園區,不只保存聚落文化且讓它活絡起來,讓金瓜石的「靜」,與九份的「動」各適其所。
一直以來,金瓜石被常誤認為九份,陳智翔提及縱使「金瓜石一○一民宿」位於金瓜石,可是卻被某些網站畫分到九份,他致電希望能更正,卻被對方客氣地告知區域名稱是照系統而設定,抱歉之餘他們也愛莫能助。這是陳智翔的感嘆,也是許多在地人的無奈,更是我內心深處對這塊土地深沉的心疼和不捨。
面對深愛的金瓜石,望著輕便車道,當輕便車經過之後,我反芻這片土地的歡樂與哀愁,只能憑藉書寫,讓靈魂底層的記憶裡,那些價值連城的礦石被挖掘出來。而更多時候,我深願自己還能再為家鄉做些什麼。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