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吃蘋果的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黃基礎。
點閱率:963
字型大小:

女兒讀過金門日報刊登我所撰「吃地瓜的日子」一文之後,立即由手機傳來一則簡訊說,「爸,何不寫寫吃蘋果與番茄的故事,哈哈」,這件事存在我父女心中數十年,實在令人難以忘懷,想想也是一大趣事。
那是她剛讀小學一年級時,班上鄰座有位郭姓同學每天都帶蘋果到學校吃,令她羨慕不已,盼望有一天也能有個蘋果帶去學校。有一次我帶她去住家附近的傳統市場,她見到蘋果,問我可不可以買,我指著番茄問她好不好,她當然不要,接著告訴她買一個蘋果所花的錢等於她一個月在學校的點心費,她聽了之後,從此絕口不再提買蘋果;我當時的內心非常難過,孩子只不過想買一個蘋果而已,卻買不起!我猜想她可能是聽到妻與我每月為了籌湊她的點心費而煩惱,其實,70元的點心費並不多,可是對我家當時的經濟狀況,確實滿不容易的,但為了讓她與同班小朋友一樣,每月都在為此而煩心。回想民國六十年代的時候,一個蘋果至少新台幣60元,我當時的助教月薪兩千元不到,妻在電信局工作薪水稍好一些,每月總收入的一半用於租屋與僱人帶小孩,另一半用於三餐與其他費用,所剩無幾,省吃儉用,才能於過年為孩子購買新衣,當然也希望能存錢買房,實在是吃不起蘋果。我第一次吃到蘋果是民國57年當兵期間,有位同期預官生病住院,他女朋友帶蘋果來探望,我們一大夥預官也去探視,他就削了一顆請大家,當下的感受很深。
民國68年我出國進修,就讀達慕斯醫學院,學校在美東的新罕布夏州,當地的蘋果價位是一美元可以買四個大蘋果,我每天吃蘋果,有時就拿來當正餐,一點也不嫌膩,讓美國同學感覺到很不可思議,經我解釋,他們才了解箇中原由。兩年後,我趁暑假回國度假,路過加州,在超市看到一箱大蘋果48個,價格不到10美元,我不加思索就買了一箱,唯恐行李托運壓壞,搭機時隨身攜帶,回到家,讓她姊弟倆看到了,高興萬分,每人一天一個,有些時候還捨不得吃。吃蘋果這件事遂在我們家成為茶餘飯後的閒談樂趣,難怪女兒如此懷念,特別傳來簡訊開老爸的玩笑。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