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另一種鄉愁

發布日期:
作者: 楊忠海。
點閱率:1,922
字型大小:

「沒有哭泣的那一種滋味,那種使人刻骨銘心的鄉愁……。」喜歡帽子歌后鳳飛飛的人,對於這首歌「另一種鄉愁」多半能哼唱幾句。這首歌名頗令人玩味,記得乍看見,也感到不解。鄉愁,就是鄉愁,豈能分類?想來無非是作曲家玩弄文字,標新立異之作。然而,近年回鄉途中,再度聽聞此曲,卻不由得觸動往日情懷,對我這位在異鄉落地生根的遊子而言,愛它卻又要遠離它,「鄉愁」無非是一種矛盾的情結,說是「另一種鄉愁」反而是恰如其分。
鳳飛飛這首歌「另一種鄉愁」其實是翻唱日本歌壇老將谷村新司的自創自唱名曲〈星〉。相較之下,谷村新司更唱出我當年的心聲。
「谷村新司」〈星〉歌詞:
「閉上雙眼揮不去心中迷惘
遙望星空迷失在浩瀚蒼穹
荒原上掙扎著跋涉
風輕夜泛看不到前方
啊,夜晚的群星
那一顆是引導我的幸運之光
請你點亮我的航程
讓我的心中充滿了光明
我將要啟程……」
記得當年在823零星殘餘的炮火中,母親為顧慮安危與前途忍痛揮淚,堅持送我到台灣島讀書。離開生長的金門,離開從小相依為命的祖母、母親,面對陌生的城市,不可知的未來,舉目無親,即使心中惶恐不安,即使擔憂還留在戰區的雙親,但是中學生大的我必須故作堅強,因為我明白我是兩個女人的生命依託,是楊家僅存的血脈,身上還有肩負著光宗耀祖的重大責任。
臨行的那天,雙親的身影,故鄉的樹,故鄉的太武山最終漸漸消失在遙遠迷濛的雲天中,陪伴我的只有眼前這片寂靜的海域,翻騰的海浪和呼捲而來的寒風。多年後,再回來,已是大學畢業後的事。原本一心以為終生將留在桑梓服務,沒想到娶妻成家後不久,竟外調台灣,從此定居台中。像離株的蒲公英,再也回不去了。此後,每次回金門,心情總是複雜的,是期待,也失落些什麼。熟悉的腔調,熟悉的景物,熟悉的鄉野傳聞,然而,曾幾何時,我已然成為匆匆過境的「旅客」。來去往返之間,似乎不變的只有這片始終岑寂的大海,潮來潮往的波光見證我少年的憂與老年的傷。
腳步所踏,何處不是故鄉呢?男兒胸懷四方,放眼天下,本就是無須固守家園。但或許是少小時在戰亂中,隻身離家,讓我對金門這塊土地始終懷有一分無法割捨的深情。往事歷歷在目,像鉛印深深嵌在心版中。
每逢過年,母親總會蒸上一大籠年糕、發糕,飯桌上是難得一見山珍海味,有雞、有魚、有水果等應景供桌,還有孩子最愛的糖果,屋子裡瀰漫著濃郁的糕香味,我是得力小幫手,在母親的號令下到處打打雜,貼著春聯「爆竹聲中辭舊歲,梅花香中報新春」。農曆29晚,祖孫三人圍爐吃年夜飯,阿嬤、母親邊說吉祥話,邊發紅包,一片喜氣洋洋,即使門外北風呼呼,屋內燈火昏黃,我的心卻是暖烘烘的。不論過去一年是否勞苦憂愁,新的一年必定更好。農曆初九,天公生日,家鄉習俗照例要走春,即登太武山,進「海印寺」膜拜「白髮公樂山通遠仙翁」,祈求平安。一家老少徒步進香,路上隨時可見前往的鄉人,大家走走停停,閒話家常,偶爾幾聲遠方的炮竹打破小鎮的寧靜,像是湊熱鬧,增添了年味,使大夥的談興益發高昂。說來這趟進香之旅可不輕鬆,清早出門,傍晚才能到家。若非年節或神明誕辰,那戶人家會輕易放下一日的莊稼農忙拜拜去呢?千里尋「仙」不辭遠,光是這般腳程,足足顯現鄉民的虔誠!
清明掃墓,母子倆走到「后山」,走過麥壟,兩旁是一大片青翠的小麥,來到祖塋亡父墳地掃墓,慎終追遠,感念祖德!
在炎熱的夏天裡,幾個同學結伴在下午課前走到雙鯉湖畔,齊脫光衣服往湖裡躍下,游泳半小時,上岸穿好衣服回學校上課,頗覺涼爽。假日鬥「蟋蟀」、灌「土猴」,到海邊捉魚蝦,捉「幼鱟」回來玩耍,樂趣無窮。
秋天,秋色沐沐,為秋意增色,令人遐思,晚風徐徐吹來,在廣場聆聽「大人」說鬼故事,聽得入神又怕鬼,嚇得不敢回家,只得請「大人」送我回去。農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在月光下拜「月娘」,夜闌人靜時,隨著一群人「聽香」去,聽到有人在屋裡談話,「大人」回來卜吉凶,童年對此習俗頗感好奇與不解。
冬天氣候冷颼,萬物俱寂,唯見番薯最不具冷冽,個個冒出頭來,我扛起鋤頭,帶著竹籃下田挖番薯去,挑回傾倒在大廳的一個角落,堆積如山,慶幸這年的豐收。母親把多餘的番薯剉成「安薯簽」,曬乾囤積在大缸內,以備不時之需,母親非但不辭劬勞,還向鄰人誇稱:「我兒子才八、九歲,就會種田,讀書也是名列前茅。」
好景不再,823一場戰火,毀了我童年的夢境,為了學業,負笈來台,就讀台南善化省中,打字初一到高中畢業,歷經六年,在此人地生疏,舉目無親的異域,心生畏懼,又擔心處在砲火下的阿嬤、母親的安危。還好,師長及在地同學都對我很親切,這才使我稍微安心用功讀書。53學年度畢業離校上台北念大學。回憶起善化,它是我的文化故鄉……。
而今,定居台中市大里區已然四十個年頭,退休也已十八年矣。接地氣,融入這個社會與鄉親打成一片,他鄉住久了即是家鄉,其間承蒙台中市議員林碧秀及金城里長潘國琦的關照,深表感銘!
1995(民國84年)的暑假初次飛返廈門探視生母許氏及親兄林勵志一家人,與他們短暫團聚,返台後不及五個月,阿母竟往生了,空留遺恨與追思。廈門,它是我第三個故鄉,如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席慕容的鄉愁是草原上的鷂鷹,是一棵沒有年輪的不老樹;琦君的鄉愁是放鶴亭中悠揚的笛聲,母親油香的髮髺;而我的鄉愁是海風中孤峭的太武山,是走過屍橫遍野戰場,背著獨子逃難的瘦弱母親。我的鄉愁是樸實自足的小鎮,是童年無憂的夢,一生護持的親友,也是一曲無奈的戰火悲歌。
時光如潮汐,秋去春來,窗外再度唱起白燕之歌,惠風和暢,我想到左公柳的故事。清朝名將左宗棠有次奉命征討西域,他知道途中經過一片廣袤的沙漠,便下令十萬大軍,人人隨身攜帶一株楊柳樹苗,沿途種下。全陣將士,不知所由,依命行事,心中有不免嘀咕。戰爭結束後,滿是累累傷痕的部隊,踏上歸途,重返此地,目睹眼前景象,無數的士兵們激動地落下英雄熱淚,因為迎接他們的再也不是死寂沙漠,而是一路迤邐前去的綠柳。孕育我的金門,哺養我的阿嬤、母親,就是我心中的左公柳,一路陪我走出寂寂沙漠。
今春,再次付梓第三本拙作「另一種鄉愁」,無非期望自己能是一株故鄉金門,母親栽種灌溉的青青楊柳,顯現生活中的美善人事物,陪伴讀者,無論得意、失意,永懷希望!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