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門
靜謐的午後,校門下匆忙的人們重複地不斷穿梭來往,偌大的門上鑲著輝煌的校名,門後則是期望但沉重的標語,通過校門是一個長下坡,一溜煙地下降,映入眼簾是有條不紊的校園,以往學生時代都會害怕的校門,猶如橫亙在心中的一道牆,高聳入雲。
求學時,一進到校門,著實讓個性直率的我無法自在,無法放開自我,像著了魔一般,變得拘謹、服從,甚至乖巧,當放蕩不羈的藝術家性格,遇上有條有理的規律生活,除了衝突還是衝突,入校時心底有道正義之聲說:「現在走出去還來的及,未來的路還很難說」,但父母堅持這裡可以帶來璀璨的人生,初始想說服自己,成為校園的一份子,可是內心誠實說:「格格不入。」是逃避,還是面對呢?
我開始選擇逃避,我討厭每周一的白天而喜歡上星期五的夜晚,甚至週末不顧舟車勞頓南北奔波,只想以光速之姿回家,只想得到家人的溫暖,花費過多的時間與金錢也不足惜,平時在學校彷彿靈魂的空殼,甚至是個聽指令的語音機器人,僵化的呈現影響了自我的追逐,變成心靈的放逐,儘管傳授的知識為金山銀山無盡的寶藏,惟年輕的自己真的不知道這項學習是否為人生的志業?好痛苦,好迷茫。
時日漸增,我逐漸屈服,我放棄抗拒的勇氣,選擇留下並持續努力,開始轉念嘗試與融入,甚至從中茁壯,擔任學校要職後,發現原來接納遠比想像中容易,付出猶勝於抵抗,不再拘泥於原先棄若敝屣的校內事務,根基於專業領域,走出校門接觸不同的人、事、物,立足於此,眼光放遠,不但怡然自得甚至悠然見南山。
人生的道路上存在許多叉路,麵包還是夢想讓人難以抉擇,當時很不爭氣地選擇麵包,有人批鬥意志太過軟弱,只求溫飽沒有目標,但若無基礎的生存條件,還有力氣築夢嗎?現今企圖從麵包中找尋夢想,當然,追逐的過程還是辛苦,可是築夢踏實。
校門,是開啟人生的一道門還是一堵厚牆?全靠自己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