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來生再續母子緣

發布日期:
作者: 黃石萬。
點閱率:831
字型大小:

  十八年了,轉眼間已經十八年了,儘管時間如同網際網路般等比級數成長的快速飛逝,然而母親溘然撒手的日子似在眼前。熟悉的身影、穩健的步代、燦爛的笑容、親切的叮嚀,依然縈繞在耳際、迴盪心中,分分秒秒、日日夜夜,每每憶及母親的一言一語、一顰一笑,和藹眼神流露著親情慈暉,諄諄教誨蘊含著人生哲理,心中更有無限的追思與不忍,當夜深人靜,午夜夢迴時,憶及往昔,不禁淚濕枕巾……。記得十八年前的一個午後,急促的電話聲叫醒尚在午睡的我,接了電話,從姊姊哽咽的聲中,得知母親住進金門花崗石醫院的加護病房,急向戰隊長請假,奔向機場飛往金門,抵達時母親已昏迷不醒,不能言語。
  從醫官口中得知母親因胰臟發炎引發敗血症,以致昏迷不醒,在第一天住進醫院時,母親為免工作在台的兒女操心擔憂,猶叮嚀父親不要告知,直到住進加護病房,父親才通知妹妹轉知遠在台灣的我們。翌日雖以直昇機緊急將母親後送台灣但已回天乏術;生命的脆弱、人生的短促,真叫人難以置信,前後短短三天,從精神奕奕的老人家,變成冰冷的身軀,望著不再言語的母親,強忍悲傷,含淚電話通知親友,一時之間大家都無法接受,除了錯愕、惋惜、感懷還有著濃濃的不捨,而母親的一生就是這樣,平凡、平淡郤總處處為別人著想,時時為子女憂心,真讓人不忍忘懷的慈祥長著。
  母親自幼生長在貧困的金門小村落,在重男輕女的中國傳統家庭中,外婆為了要讓舅舅讀書求學,理所當然的母親成為制度下的犧牲者,於是自八歲起,天剛微亮,母親便跟家人上山耕種,直到太陽西下才拖著疲憊的步伐回家,然而返抵家中並不意味著今天的工作就此結束,幼小的身軀稍稍梳洗,用完晚餐,緊接著是跟著外婆學習女紅,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斷辛勤的工作,囿於傳統觀念、貧窮的環境及艱困的童年,雖然母親喪失了求學的機會,郤也鍛鍊出強壯體格、堅毅的意志以及不服輸的個性。
  直到嫁入黃家,貧困艱辛的生活並沒有脫離母親的身邊,雖然黃家有傲人的四落大厝,但大家庭的重擔及尚在求學的叔、姑、仍須母親一肩承擔。於是養豬種田、一家十餘口的衣食料理都落在母親一人的肩上,加上出生於晚清時期的奶奶,在封建制度養成重男輕女觀念的驅使下,對母親的苛求更是無以復加;在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傳統禮俗下,母親也只有默默承受。
  一方面要面對生活上的處處掣肘,另一方面仍忍受精神上的壓迫,為了三個幼小的子女,咬著牙、忍著苦,白天養豬、種田貼補家用,晚上則拾起童年所學的女紅專長為阿兵哥縫補鞋襪、修改衣服,賺些微薄工資,以備家中之需,而這一切的磨難,刻骨銘心的伴隨著母親度過廿餘年的青春。
  往後在母親辛勤持家下,家中的環境日漸改善,子女們一天天的成長,轉眼間,姊姊考上軍中雇員,而我也順利的就讀軍校,妹妹則在金門擔任公務員,母親此時也不必再為三餐日以繼夜的奔波勞苦,雖然如此,母親從小養成的刻苦耐勞習慣使得他人家一刻也閒不下來,平日依然上山耕田種菜,返家洗衣煮飯,無非是為了能讓子女沒有後顧之憂,過更好的生活,即使手長繭了、腳起泡了,也不喊苦,或許是責任感使然,加上不服輸的個性,讓母親在同輩中更顯得剛毅。
  母親常說的一句話是「輸人不輸陣」,也就是寧可刻苦自己,但絕不讓子女落於人後,所以母親常教導我們,不要只求外表的光鮮亮麗,而是要有骨氣涵養,待人有禮,不與人爭,這些教誨點點滴滴都烙印在兒女方寸之中,故而一路走來,縱使會遇到挫折不如意,我們姐弟妹三人從不與鄰人、朋友爭執、辱罵,這些修養可說是母親對我們無形的影響與薰陶。
  母親雖不識字,不懂得聖人哲學、孔孟學說;教育子女也無法字字珠璣、引經據典,但郤能從平凡的人生中,將自己體驗出的哲理化為教誨的指南,猶記得小學四年級時,因承受不了課業壓力,便向母親提出休學的要求,母親聽了以後潸然淚下,只說既然如此,明天起就不要到學校去了,開始跟著上山耕種,當時望著母親黯然不語的臉龐,心中真不知該如何是好,隔天仍乖乖的背著書包上學去,從此再也不敢再提休學的事,那時幼小的心靈不能體會母親的苦心,直到後來才瞭解母親的一番心意,母親因幼時貧困無法求學,長大後深知文盲的痛苦,因此她無論再累再苦都要培養我們讀書識字,千萬不要步上她的後塵,所以從小她就告訴我們,能讀多少書就盡力去讀,她一定會想辦法全力供應我們求學所需,如今想起那段往事,深覺自己真是不孝,倘若當時沒有母親的「當頭棒喝」,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我,說不定我還在金門鄉下耕田種菜,或是當挑磚頭的小工,想到此,對母親的懷念與感恩,卻上心頭。
  在困阨中成長的母親,並不欽羨富商巨賈,也不仰慕豪門巨宅,只求平凡、踏實、一步一腳印,不攀龍附鳳,更不喜涉及政治,猶記六十年代中期,父親登記鎮民代表候選,母親便極力反對,甚至到投票前一週,還要父親藉故到台灣辦事,以致父親在拜票的黃金期都缺席,但由於父親平時對村民服務的熱忱及母親極佳人緣,開票結果父親依然最高票當選,父親當選後,母親依然粗荼淡飯,毫無官夫人的架子。
  對母親而言,子女能任職於公家機關,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才是母親最大的安慰,往後我們三位子女也不辜負母親的期望,陸續成家立業,母親此時也才真正放下人生的重擔,和父親在金門老家過著夫唱婦隨,與世無爭的悠閒生活。母親對我影響最深的不是知識的傳授,而是人格的修養與國家民族意識的建立,沒有受過教育的她,並不瞭解朝代更替後的興衰史,也不懂得歷代抵禦外侮的民族英雄之豐功偉業,但或許是生長在戰地緣故,曾在日本統治下度過痛苦的童年歲月,母親深自體會被異族統治的悲哀。
因此時常灌輸我們「沒有國,那有家?」的觀念,要我們必定忠於國家、勇於任事,爾後在母親的不斷鼓勵下,我及鄰居多位朋友相繼投考軍校,如今已多人官拜上校,各校官及士官長,眾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的貢獻一己之力,母親不喜歡說教,郤常教導我,與人相處之道乃是「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至今一直是我的座右銘,從軍廿餘載,以此作為我領導統御的準繩,卻也無往不利,回顧以往所在任職的單位均能官兵和諧、團結一致、上下一心、母親對我的影響不可不謂之深。
  平凡的母親,沒有太多的人生大道理,但對週遭的人、事、物均誠心誠意以待,在村里間廣結善緣,左鄰右舍無論是婚喪喜慶都會請母親幫忙,而母親總是有求必應,來者不拒,以致鄰居無論同輩,晚輩都尊稱母親為「媽咪婆」,生性開朗的母親也樂於接受這個暱稱,除此之外,由於母親的任勞任怨、胼手胝足、相夫教子,默默地為黃家奉獻一生,因此在民國八十八年,父親和母親同時榮獲金門縣政府的模範金婚夫妻;八十九年當選金城鎮模範母親,九十年則當選海軍總部模範母親,這些殊榮對母親而言,可謂實至名歸,綜觀母親一生,大半都在貧困艱辛中度過,然而對子女的照顧與付出,郤是無怨無悔、無私無我,及至子女成家立業,身上所背負的重擔才能稍稍卸下。
  身為子女的我們怎捨得母親在正值含飴弄孫之際,就這樣離我們而去,雖然「陌上花,草頭露」生離死別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但只嘆造化弄人,此時此刻的母親,本當享受風輕雲淡的悠閒生活,郤這樣悄悄趕赴瑤池,沒留下一句話,只留下千萬的不捨與無限的感懷,所幸我們兒女之輩雖然無顯赫的豐功偉業,郤也能抬頭挺胸立足於社會,這或許可稍慰母親在天之靈、放心於極樂世界吧。
  嗚呼!哀哉!「鳥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義」,本以為還能與您共聚十幾廿年,俟退休後,便返回金門老家親自侍奉您,無奈天不從人願,徒嘆「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雖然緣已盡、情已遠,但您的諄諄教誨將永銘心中,時時愓勵,倘若有來生,千祈萬禱願與您再續母子緣,適逄母親節前夕,僅以此文向母親獻上最深的追思與感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