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闔上眼,聽聽那遠島

發布日期:
作者: 翁翁。
點閱率:840
字型大小:

每年夏天,總會接獲一些來自家鄉出版品的包裝設計案,久了,不知不覺便成為一份習慣性的期待,就像夏天到了,自然會聯想到海與蔚藍、風和浮雲、蟬嘶與熱浪,那樣的心情。
書稿大都來自島鄉的寫作朋友、或者經由朋友介紹,輾轉來尋求合作的新朋友,即使手上的設計案件不曾間歇,但我樂於承接這些滿溢鄉韻的出版個案,這裡面有著濃淡不一的氣息滋味,關於家鄉、關於一座隱隱於胸的邊界海島。
出版品設計其實稱不上什麼艱難的工作,特別是進入電腦網媒橫掃的世代,我常常笑說這是個人人都是攝影家、人人也都是設計師的時代。電腦逼促人們視野大開,也讓人們潛能都發揮到極大極致的可能,其實很好。
現在看來,大概只剩下文字創作,不是任憑電腦可以隨意自動生成的創作形式了吧,所以還有熱愛書寫的朋友們,持續不斷一本又一本的新作出版。因為工作的性質,得以先行接觸閱讀這些已經大致完成、正等待出版流程的文字作品。閱讀和創作一樣充滿樂趣和想像,不過也必須是讓人從閱讀中能產生共鳴與有感的文字,才擁有這些樂趣與期待,若文章索然無趣,恐怕誰也無法認真完整的持續閱讀。
「秀竹教官」是諸多因寫作而熟識的家鄉朋友之一,常常聽同輩或稍年輕的鄉朋這樣稱呼她。挺好,認識一位個性熱情開朗、而且喜歡文字創作,又賞花賞鳥、還擅長攝影寫詩的朋友,「教官」感覺起來變得親切有趣多了。
第一次替秀竹教官的著作執行編排設計時,她還服務於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那真是令人羨慕的工作環境。我有時候想,金門家鄉既沒有奇山大水、也沒有浩偉宏觀的歷史大遺址,能夠被納入國家公園版圖,必然是這座島嶼還充滿著值得品味與記憶懷想吧,何況還經歷過那些苦難艱困、無以閃躲的烽火戰亂年代。
台北的夏天從陰雨豔陽夾雜的春天逼近的時候,收到秀竹教官新書出版的訊息。翻了電腦,她的上一本書《看見金門 新力量》不就二○一八年才出版的嗎?看來我們的教官朋友很努力認真的在過著充實而有趣的退休生涯呢。(心虛的私下盤點這一年的自己,勉強也就創作不多於十首短詩,一篇散文,如此而已,慚愧慚愧。)
新書延續《看見金門 新力量》的風格,這回教官她闔上眼睛,開啟了聽覺;《聽見金門 好聲音》除了她一貫擅長的花草植被、蟲魚鳥獸的自然觀察書寫紀錄之外,意外地以〈食物的聲音〉為新書首章,記載來自海島的原生菜蔬食材的滋味。這讓我不得不陷入少年時期在島上的飲食記憶。
那是清貧樸實的五、六○年代,對於飲食的概念,只留在但求飽腹,從不敢有任何的奢望念想……。倒是現在,步入後中年期,對於吃食卻輾轉來到另一個境地,該吃該喝的都已嚐過,好像已經沒什麼美食讓人嚮往,於是對於所謂的美食,基本上已沒有太多的慾望,彷彿不自覺又重返只求飽腹的那年代。秀竹教官在文章裡提到咱們都熟悉的菜脯、菜頭酸、麵線、空心菜、小魚干、紅蛋、臘肉、皇帝豆等等。除了食物本身的滋味,能夠成為讓人懷念的料理,必然是因為涵蓋了從種植、採收、料理過程乃至於掌廚者料理時的心境、情緒等等因素,當空氣中彌漫著食物、人情、感覺與溫馨的氛圍時,食物就不單純只是食物了,終成為一道道的記憶、一篇篇飄散著氣味與聲音的文章。
二○一一年,打青澀年少就遠離家鄉旅居台北的朋友們,興起攜手書寫金門飲食的念頭。初時,只覺得藉記憶與文字一起懷鄉、一起追憶年少是多麼美好的事。後來陸續接獲一篇篇傾心書寫家鄉食物滋味與記憶的文章時,才發覺,儘管人已離鄉數十載,對於久遠的食物滋味卻從來不曾淡忘。那麼,我們共同的記憶裡,究竟是單純的食物本身滋味,或者同時包含了那年代那些人、那座島嶼、氣味、情景與周遭的一切一切……。由洪玉芬主編,我提議書名的《島嶼食事-金門人金門菜》(副標則是作家林文義兄的情意相賜)獲得眾人投票首選,後來交由聯經出版公司負責發行,那年夏天,《島嶼食事》創造了台北出版市場一次亮眼的銷售佳績。
除此之外,秀竹教官的賞鳥攝影作品也是我所欽羨的,每回接獲她寄來的文稿圖檔時,一定優先翻閱關於鳥類攝影的圖片,許多從前以及到現在都不曾見過的鳥種,在鏡頭下活靈活現的悠遊於我們心中的島,彷彿記憶裡的島嶼,活生生幻化為一座鳥語花鄉的海上花園。
後來,知道海島家鄉儼然成為賞鳥人的天堂樂園時,約莫是離開家鄉已十餘年後的事情。似乎是因為解嚴、大軍撤離,年輕世代紛紛去鄉求學或發展,島上的老人家也不再仰賴農耕種植,大片農地荒耕,吸引了遠來的候鳥們紛紛進駐這座趨於寧靜緩慢的島嶼。少了人類的干擾與擄掠,又有茂盛濃密的叢林草木,終演化成一座綠意盎然、無處不歌的鳥花園,吸引著遠來的群鳥與賞鳥人。
臉書上不時可以欣賞到許多家鄉愛好攝影的朋友們,傲驕的展現他們令人驚艷的鳥照片,精美程度超乎想像,我想這是他們應當享有的幸運與榮耀。只有和島嶼朝夕相處,不離不棄的鄉人才值得享受老天賞賜的恩賜。秀竹教官也是,從早期返鄉服務於教育事業、後轉入國家公園從事保育、並且同時專注於整理記錄家鄉的民俗節慶儀禮、傳統文化活動,又身兼金門野鳥協會的重要職務,也難怪她不但看見金門、聽見金門,更時時親身感受著海島家園的美好與豐碩,令人稱羨啊。
至於「聲音」,人們習慣於日常裡吸收四面八方湧來,吵雜或細微的聲響習以為常,只在面臨特殊情況時,才回過神來,理解到能夠順暢無礙的聽見聲音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比如飛機起降,偶而因為身體狀況不佳而引起的耳鳴;比如身處山巔或海岸,因為風大浪大,即使近在咫尺也無法順暢接收對方的聲音;又當你潛入水域中,即使勉強聽得到隱約的話語,卻始終深陷於惱人的咕嚕嚕混沌之境……。
近日在台北與一群鄉親小聚,甫獲第30屆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的流氓阿德,我們尊稱他是金門百年難得一現的「歌王」,他私下透露,評審委員告訴他;之所以能夠突破諸多強勁的競爭對手,勇奪歌王,正是因為他堅持以金門家鄉的獨特閩南腔創作、演唱,虜獲了評審的青睞。我想這是一種聲音的堅持,用聲音傳達了漂ㄟ中年男子,對命運、鄉情以及歲月歷練的宣誓,他用自己的聲音堅持人生。
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替秀竹教官執行的第五本著作設計,意味著在創作這方面,我們熱情努力的教官,從來不曾停歇過,她一直緊握著忙碌的筆,精彩認真的過生活,並且不忘與大家分享島鄉的生活種種。每回替秀竹教官編排設計新書時,她總禮貌性的邀我也寫篇序,我想她出於客套,每回就推拖帶過。秀竹教官人緣極好,不乏樂於寫序致賀的朋友。不過,這陣子碰到台北夏暑大熱,每日在工作室裡面對著電腦無聲拼搏,哪兒也去不了的一股鬱悶,索性就靜下心來,認真地閱讀了新書,也認真的拼湊出一篇序文,祝賀秀竹教官新書的出版。(稿費捐大同之家)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