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活
民國四十二年九月,我進入屏東縣佳冬國小就讀一年級。農業社會家庭小孩多,食指浩繁,有些同學小學未畢業或小學一畢業便學手藝,如:泥水、理髮及印刷……等。當時,幼稚教育不普遍,因此我進入小一時,班上同學程度一致,導師上國語、數學二科時,皆要從頭(零)教起。
一年級時,男導師嚴肅並採取日式打罵教育;有一次,我莫名其妙被他在臉上打一巴掌,從此我對他心生畏懼;二年級時,換一位有愛心的女導師,可能我已開竅,二上成績進步,班上排名前幾名,當我告訴文盲慈母此事時,我首次見到先母臉上淺淺微笑及酒窩,此表示她的心血沒白費,而是滿意我的表現!
此後,我深知慈母希望我多讀點書,在我二下成績退步幾名時,為了怕慈母失望而偷改成績單的名次!我是位守規矩的小學生,此時,卻發生一件不愉快之事,即跟班上一位警察亮麗女兒吵架,而我一氣之下把她推倒!但是,導師並未指責我,且此女同學是鄰居,其明理的家長也沒向先母興師問罪!
三、四年級導師是一位溫和、年長的男導師,讓我可以不再有一年級被打的心中陰影,可在愛的教育環境下求學,成績表現得不錯。五年級時,也是一位剛自師範學校畢業的溫和男陳姓導師教我們,成績也一直保持不錯
六年級,重新編班,羅訪宸導師也採用日式打罵教育,但他是位面惡心善的盡責好老師。我的二姑么子陳豐慧與大舅二女林棟英皆編到跟我同班;陳豐慧為了晚上在校惡補放學後,能方便再到導師家參加他免費的數學指導,還曾住我家,跟祖母睡在同床一段時間,跟我及先母同房;此時,與表弟、表妹在同一班一起拚升學,似乎有人在旁監督我一樣而不敢懈怠,如俗諺所說:「輸人不輸陣」!
小學生活雖物資缺乏,例如赤腳上學,住遠地村莊同學,每天一趟甚至要走約一小時,還連續走六年;我跟班上多數的客家同學們與少數的空軍眷區活潑的外省第二代相處皆很愉快;前四年是快樂無邪遊戲兒童的美好成長時光;最後一年是為升學僧多粥少的初中而參加惡補;小六壓力較大,不過在校時,好玩的我仍會忙中偷閒跟同學們一起嬉戲遊玩一番!
這六年來的假日,好玩的我整天就把書本放一邊,捨不得此難得的玩耍時間!今昔的小學生在穿著、生活條件及老師管教……等方面雖然都相差很多,但似乎也都愛替嚴格的老師封個外號;多年前,我在牡丹鄉牡林國小教書時,也因嚴格教學而被六年級班上排灣族學生封上原住民語「禿鷹」外號。
當我到省立潮中求學時,才發現我的班上同學生竟然幾乎大多來自潮州鎮的市區國小,此時,我才知道城鄉差距竟然是這麼的大!所幸,小學導師們付出愛心指導我的課業,替我奠定了學業基礎,才能順利地考取初中,真感謝他們的辛勞與無私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