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人情之美──一個廈門人走讀浯島記
有一天路過縣政府隨興步入服務大廳,坐在閱讀區沙發上看書,一套精美巨著《世紀金門百年輝煌--金門建縣一百年紀念》上下冊吸引我,大膽詢問一位學者模樣的先生能否帶走,對方示意跟他到隔壁記者室,找了很久又出去把那套圖書抱進來交給我,說回頭再想辦法補一套回書架,交換名片原來他是金門日報資深記者楊水詠,自報祖籍泉州惠安。
僅過十天我又上島參加「文學金門豆梨祭」系列活動,經黃克全王學敏伉儷介紹認識著名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直誇其榮獲梁實秋散文獎首獎的〈番薯王〉與李子恆歌曲〈番薯情〉堪稱「番薯文化」兩座高峰,他很高興馬上打開手機把我拉入近500人的微信群「燕南會」,從此每天凌晨即可早讀楊老師轉發的最新金門日報電子版。
他們還邀我當晚同赴《金門文藝》發行人、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長李台山先生公子的婚宴,海洋餐廳高朋滿座,同桌就有聞名華文世界的傳奇作家陳若曦,我提起廣東《南方人物週刊》封面報導其經歷的〈尋找桃花源〉很精彩,她點頭稱是,致贈近著《堅持·無悔--七十自述》,簽名題字「歡迎參加我的中國夢」,欣喜之餘我打開背包借花獻佛回送《人情之美─文學台灣的黃金時代》(丘彥明)。
樂不思廈長租房 金門四處趴趴走
四個月來金門四次,越來越「樂不思廈」,空氣一流,治安無憂,民眾友善,生活平價有品質,藝文、公益活動豐富多彩。於是大膽設想租房常住,陸客自由行限定15天,期滿或有事回廈門坐船比對岸出島坐車還快捷,看看家人停留幾天,再赴金門直達五通碼頭自助簽大通證出發,上岸入金證落地簽也很簡便。試問賴先生分擔他看顧的黃海路茶葉店一半房租可否入住二樓得到店主的許可,興奮地對朋友說「我也是有金門鑰匙的人了」!
第二天就去登太武山遊太湖逛昇恆昌,途經源成書店相中一本1986年出版的第22期《金門》雜誌,老闆翻了一下說不賣,但可以送給我,理由是原本沒有標價,我隨即購書《1949古寧頭戰紀》以表謝意。他是這家老書店的第二代經營者李錫源先生,輔仁大學畢業,每天開車全島送貨,自稱晚上忙完回家最大的享受是讀原版英文小說。
兩個月後我改租山外街民居套房,日子更悠閒自在,四處參加國際海島音樂季、金湖海灘花蛤季、新前墩西瓜節、823砲戰60週年紀念音樂會、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浯島文學獎頒獎典禮等活動,走訪陽翟、碧山、成功、夏興、高坑、後水頭、復國墩、田浦水庫、新湖漁港等村落,結交不少新朋友。
有次傍晚去料羅灣看夕陽,回程等末班公車天黑了,一位大姐散步經過,主動關心問幾路班次,誤點的話要叫先生開車送我,直到看見公車才離去。她就是退休不久的原金湖幼兒園黃莉莉園長,原籍南投,早年曾打破台灣短跑紀錄,後來嫁給大學同學到金門,從爆發力極強的健將變成很有耐心的小朋友口中「園長媽媽」,她的先生謝老師教體育,也是運動高手,曾任釣魚協會會長,榮獲「模範漁民」,媽祖遶境時他們還請我去吃家宴。
博愛街訪王博士 搜書巧遇馬英九
還有一回聽說73歲的王水彰博士推出《活樂金門生活智慧》很想買來先睹為快,他上次發表《呂厝村史》時周全認真又不乏幽默風度,曾任金門縣首屆民選議長和紅十字會會長16年,65歲攻讀博士5年學成,令人敬佩。尋至沙美博愛街瑞美公司,冒昧登門造訪,王老和顏悅色,慷慨贈書,我也撰文〈博愛街訪王博士〉見報。後來他再出新書《金廈漳泉區域協同發展實錄》又送一本。
楊清國、陳長慶、陳為學、蔡清其、王先正等老師也先後贈書予我。那半年最常去金湖圖書館,遍覽金門出版品。有一天瞥見大門右側自由取閱架豎立幾本精裝硬皮書,是慈濟基金會創辦的經典雜誌編著「探索系列」新增修訂版《臺灣四百年》,分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四部,共約1200頁,總價4800台幣,疑惑回頭看一眼工作人員,她微笑說「喜歡可以帶回家喔」!
我心裡一陣激動,但很快又冷靜下來,似乎「良心發現」,告誡自己不能太貪心,好書也要跟別人分享,於是只挑選人文、教育,另外兩本重新放回書架。當晚通讀開始後悔,因為這是一套非常值得完整珍藏的精品書。惦記猶豫了兩天,11月16日下午再次走入圖書館,一眼望去少了一本,若無其事翻閱一些別的書刊,最後還是伸手把「慈善」帶走,心裡安慰自己以後有機會買一本「醫療」補齊。
穿過巷子走近復興路,很湊巧碰見馬英九正在陪金門縣長候選人楊鎮浯掃街拜票,跟上人群慢慢擠到馬英九面前請其簽名,他接過書先問一句「這是什麼書啊?」自己翻看封面後才端端正正寫上大名,還接受我合照的要求,以前在台北遇見三次卻都無法近身。
東北季風考驗人 走讀金門吸引人
入冬後開始見識東北季風的威力,天冷多穿衣服走路吃飯容易出汗,一不小心吹風就感冒,反反覆覆難於痊癒,情緒時常低落,甚至有打道回府的念頭,感慨沒有好身體在金門「混不下去」,也察覺當地常見高大健壯者異於閩南人,以及他們出外謀生吃苦耐勞事業有成的「基因」。剛好租房半年期約到,按原計畫換住處體驗新環境,聖誕節當天搬至西半島金城民生路。
新房東許先生見面就很聊得來,手一揮合同不用簽,水電費也沒提。我更頻繁去文化局泡圖書館和看演出,連續報名參加閱讀推廣活動系列「走讀村莊·四季閱讀漫步」賞秋、藏冬、走春、戀夏,遊覽車接送,文史專家黃振良、陳炳容、陳成基講解,另贈閩式燒餅等名店兌換券,盡享縣民福利。繼續走訪珠山、歐厝、頂堡、湖下、古崗湖、同安渡頭等勝蹟,有時去浯江老人協會和樂齡長者唱卡拉OK。
金門從碼頭、車站、機場、醫院、體育館等公共場所,到許多政府部門的服務廳設有閱讀區,不定期增添新舊書刊,有人也會將家裡閒書帶來漂流,圖書館分放一堆縣市鄉鎮和行業協會雜誌、出版社和公益團體贈書,讀者均可選取帶走。我累計搜書超過300本,其中九成以上免費,很多還是書店的常銷書,每次回廈門行李箱大半是圖書,這對於大陸書迷來說簡直夢寐以求,即使在台灣本島也是難以想像的。
千人剝蚵思和平 再見金門不了情
4月金寧鄉石蚵小麥文化季重頭戲選在古寧頭北山出海口,1200多位民眾和遊客圍坐在長條棧板兩邊,將公家購來的6000公斤石蚵剝分乾淨帶回家,目睹乖巧的孫女為近90歲阿嬤專心剝蚵撐傘遮陽的一幕溫馨祥和。整整60年前附近海域村落發生一場震驚世界的「現代赤壁之戰」,影響深遠。奇特的是當天這邊手機信號全被對岸的中國聯通覆蓋,廈門高樓林立清晰可見。
半年來又參觀元宵燈會、金門作家手稿暨著作聯展、迎城隍遶境、浯島搖滾音樂祭、「凌雲御風」空軍軍樂隊巡迴音樂會等活動。6月下旬再次移居中興路的電梯套房,租金增多兩千台幣由廈門好友老吳挹注,他也常來金門樂遊購物,輪流居住。房東傅仰洹先生人稱「阿亮哥」,樂天勤快,常與家人一起動手清潔樓道當作運動,大樓沿用自家特產店永成行、也是阿公的名字:永成樓。
確定短期無法再來金門,我離開前一天去見傅老闆,尚未說明來意,他直截了當發話「沒關係,押金全部退給你」,我剛說謝謝,他又加一句「還有這個月住幾天算幾天,剩下的房租退還你,水電費也沒多少就免了」!我開始還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然後誠懇表示要彌補一定的違約損失,對方爽快回應「免啦,又不是你造成的」。
8月3日下午,我前後20個月28次金門自由行總共355天的浯島仙居日子告一個段落了。鎖上只住40天的最優質套房,連物品清點交接房東也放心不來,我去店裡還鑰匙辭別,再三感謝並預約「一旦自由行恢復,還想租您的房子」,傅老闆樂悠悠回答:「那是早晚的事,到時只要有空房,歡迎你來!」
這兩年我常跟當地人說:「金門的好,你們自己不一定比廈門人知道的多,因為司空見慣了。」但願不遠的將來,自由行順利重啟,更多的朋友去金門發現更多的風光美、人情美。
(下/稿費捐金門大同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