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乳哲學
邇來,眾盼已久的小犬呱呱落地,自己頓時升格為新手父親,不由得肩上重擔再多加了幾個斤兩,生手爸爸難免手忙腳亂,平時除護理臍帶、監測體溫、注意睡姿之外,更重要的還有協助產婦製造「母乳」。
為了嬰兒頭好壯壯與增強免疫力,親餵母乳可謂是綿延人口的千秋大業,以往自身刻板印象皆認為產婦生產後,自然而然會湧出大量母乳,但實際上並不全然,倘若母體營養不足、體質不佳,縱然萬事俱備,最終還是只欠「母乳」。
嬰兒初生階段,隨著喝奶量逐日增加,「擠母乳」是件矚目大事,更是件苦差事,首要必須注意護理細節,若未依身體狀況輔以冷、熱敷,產婦乳線不通且腫脹發痛,成為名符其實的「石頭奶」是必然,尤其惶恐的是,產婦接踵而來的情緒起伏,常讓人招架不住。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我來說,針筒與電動擠乳器皆是陌生器具,但此時卻變成輔助利器。母乳從些微水滴到涓涓細流的蒐集是個漫長且浩大的工程,初始出奶量不足,只能耐著性子,搭配按摩手法,緩解乳房脹痛,利用針筒人工「點滴汲取」,中間奮鬥歷程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無法片刻喘息;乳線暢通後,電動擠乳器滂沱登場,按圖索驥安裝運用,才得以稍加喘息。整體而言,若要以一橫批來形容,「汗流全衣服,滴滴皆辛苦」最適合不過了。
為追上嬰兒喝奶量,不分晝夜「定時擠乳」成為每日例行公事,一開始手腳略顯侷促,到後來得心應手,一瓶又一瓶直接「產地直送」,如此堅以母乳扶養小孩長大,有著日本職人的精神,更體現了天下父母用心良苦的初衷。
曾有研究顯示經常聽音樂的乳牛,能夠刺激泌乳量且產出牛乳品質較高,現今擠母乳比照辦理,播著輕快音樂,哼著一兩句副歌,增益擠乳情緒,提升擠乳產量,而自己也雨露均霑,不分早晚,歡喜當個餵奶小童,隨著兒子「一暝大一寸」,紅潤臉龐偶以一絲微笑,讓擠母乳成為甜蜜的負擔,也是超然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