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慶團圓
時光荏苒,時序進入嚴冬,冬至將臨,尋常百姓,正整裝待歸,慶團圓,團圓歌謠,唱不停,但願,歲歲年年有今朝。
周公使用土圭法測影,以冬11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認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乃下個循環始,大吉之日冬至,乃中國傳統節日,二十四節氣之一,該日黑夜最長,日間最短,前夜稱冬至夜,歷來受宮廷及民間重視,有大如年,自周朝就有祭祀活動至今。
冬至前天,家母會囑咐我將浸泡好之糯米,提到沙美老街巷內的雜貨店磨成米漿,並在井邊取石臼壓著布袋靜置,俟米漿脫水成糯米軟塊,取出搓揉,分成紅(白)兩種糯米軟塊,最後由我們幫忙家母搓湯圓,回首過往,家貧沒電冰箱,搓好湯圓,會先放在蒸籠或吊藍風乾,俟冬至清晨,家母再將搓好湯圓,放入大鼎煮熟,煮好撈起盛碗,並在湯圓灑點砂糖,拿去拜神及祖先,
冬至當日,金門各宗族或聚落,都會於祖厝或家廟盛大舉行祭祖,並由族人輪流當頭辦理祭祖之聯誼聚餐,俗稱吃頭,我們小浦頭村族人每年也有自己輪流吃頭儀式,在冬至亦會前往大浦頭祖厝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