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逛傳統市場
許久沒有悠悠閒閒的逛菜市場了,終於難得的假日,似乎又是逛菜市場的好時機了。
我雖然不會煮菜,但是傳統市場一直與我有不解之緣,難以割捨之情。小時候,傳統的菜市場就在住家附近,所以街坊鄰居,伯母大嬸,同學玩伴們都會在市場附近出現,所以早就習慣了聽清晨進貨時的吵雜聲,白天攤販們的吆喝聲,小吃攤洗碗切菜的鏗鏘聲,那種熱鬧人氣的感覺,七嘴八舌的喧鬧,至今仍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傳統市場裡有最當季的新鮮食材,最暖心的人情交流,最接地氣的風土民情,最新奇的挖寶行程,尤其是遇到明明就不認識,但傳統市場裡的老闆仍然熱絡的招呼著:「美女」「小姐」,聲聲呼喚,所以心情很好就花個100元,如果遇到個更識貨的老闆叫我:「妹仔」,那就花個200元,反正,逛菜市場就是逛「奇檬子」的,逛一逛就能讓人心情大好的地方。
後來結了婚搬進市區,只有難得的假日,才能到菜市場晃晃,外子常疑惑的問我:「你又不煮菜也不常買東西,為什麼不到有冷氣的超級市場或有品牌的百貨公司逛逛就好,偏偏要到熱烘烘又人擠人的菜市場去?」我回答他:「跟我去一趟就知道了!」一走進菜市場,馬上就有菜販吆喝著:「好久不見啊!今天要不要青菜,阿姨今天多一把給你。」旁邊肉販:「大美女,要不要排骨?」雞販:「怎麼那麼久沒來?別忘了今天冬至要進補喔!幫你選隻雞如何?」外子一臉好奇著:「怎麼你都認識嗎?」走進水果攤商前,老闆馬上趨前切了塊芭樂請老公吃,閒聊之下,竟像許久不見的老朋友似的聊了起來,我想,他應該懂了。
上傳統市場本來就是要感染熱鬧的人氣,體會人情的溫暖,同時發現新奇的事物,了解潮流的脈動,更深入了解市場景氣的蕭條與繁榮,看著人們日夜努力的身影,世代傳承的堅持,善良人性的溫暖,而且在逛市場的同時,在人群中自然就可以知道現在社會的脈動,人民最真實的心聲與生活,而不是透過冷冰冰的電視機或是層層商品的包裝,完全不知道事實的真相與商品的真偽,菜市場是最真實的呈現,最實在的體驗,也是最真感情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