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客浯手記

發布日期:
作者: 宋玉澄。
點閱率:986
字型大小:

1.
  夕陽,像具巨大火炬,光亮燦爛的遠遠擎在天空;你站在金門金城的公車站外,特別抬頭舉望這個與台北很遠,離廈門極近的島嶼天空。
你要去山外。6元一位,老人票,上車投幣。公車,很乖。乘客,很多也很靜,靜中有位學生狀的年輕人悄悄讓位,讓你在擁擠中看到一朵讓人欣喜又溫暖的心花,有暗香飄在你不是博愛座的座位上,覺得身體寬鬆,心中有愛,還有感謝的螢光,亮在漸漸黑暗的馬路上。
  路樹,應該是高聳的木麻黃,隨著公車的前進,看去竟像一波波退去的潮水,潮水之後仍是蒼蒼鬱鬱。島上的樹木,應是篇史詩,可以從元朝說起。50年代,還是童山曜曜,黃沙滾滾;20年後你來島上,已是茂密如林,有海上公園的稱號;當年的路影依稀,如今車輛仍然稀少,卻多了許多路燈,還有公車亭,每個車亭造型不一,彷似刻意地展露島上的創意紛紛。
  公車幾乎站站都停,吱啞一聲,門開門閉,先下後上。你一直望著窗外,站名就是地名,地名也是站名,沒變。小徑,應該有個831。夏興,那座油庫裡堆滿如長龍的53加侖桶的仍在嗎?塔后,那座供應全島軍民的加工廠,仍在嘎嘎碾米作響嗎?昔果山,隱藏在樹林裡的那座軍墓場,是你離島前最後一個工作,心有善念正觀,惡鬼都是善神;記得你把頭伸進焚化爐裡,雙手撥動著裡面的防火磚,勘驗砌築的是否牢固?噴火嘴,是否暢通?這些,肯定應該不在了。記憶裡,10萬大軍,每季都有意外亡故,夏季高於冬季,事出總是有因。
  前些年,有位將領,公開說軍中死亡是件平常事,不算意外,引起社會撻伐。事實上,他說的沒錯。正直的武人,往往不知轉彎,不宜從政;從政的人,也不適合從軍;允文允武的人,不是沒有,就是難得,如島民稱為恩主公的胡璉將軍;難得之後,又不知珍惜愛護,受黜受貶,讓人唏噓,世事總難如人願。但,人在公門好修行,總是真理;卻不知幾人能夠!
  公車,仍平穩的滾進。眼光掠過道路兩旁的樹蔭下、土堆裡,原來駐紮著無數無盡的戰士,還有海邊的兩棲連,應該也都消失了;據說現在金門的駐軍,僅剩三千,是當年的百分之三,消失了百分之九十七。所有當年的應該,現在都應該不存在或改變了;除了小徑的831,曾慰藉著多少青春身體的軍中樂園,讓人想去不敢去、想看不敢看的神秘誘人園區,如今變成樂去園未空的觀光景點。十年河東十年河西,變動中不變的或就是變動。
2.
  你悄悄對坐在旁邊的妻子說,當年路上行駛的都是軍車,幾乎沒有民車。到了夜晚,車前的頭燈,上半部塗著黑漆,像裝扮的怪異雙眼,射出的光芒,就僅及前方不遠的地面;所有營區或百姓的窗戶都掛著黑色窗簾,洩光─如同洩漏機密一樣;當然坑道,就不必說了,整個島,到了夜晚,就剩下一個顏色,黑。黑黑一片,濃稠的像墨,滴在心頭,永難磨滅。
  你的目的是山外。山外的車站,竟然還是那個樣子,沒變;你多看了幾眼,像看見一位晚年蒼涼的老友,碩大的建物裡,空盪,沒有一隻蚊子。當年這個地方可是沸騰的水庫,尤其在假日的時候,公車絡繹不絕,帶來密密麻麻草綠色的身影,擠在彎曲褶皺如水道的等候欄柵裡,再分竄流到各個街道巷弄,像洩洪,那真是一道奇觀異景。
  蒞金、返金,迎新、送舊,破冬、破百,前線、戰地,枯寂又規律的日子,軍人們總會找出各種理由聚會餐飲,讓生活繽紛多彩。金門有三寶,貢糖、金酒、與菜刀,是返台休假的必要伴手禮,多少都要帶一樣返台,那是前線來的珍品;回金的就少了一種,只有台煙與水果。禮尚往來,店家忙碌,財源廣進;尤其,菜蔬等副食供應攤商,鐵打的戰士也要三餐,還有零星消夜;十萬大軍,或許誇張,折算六成,每人每日均支80元,就是個龐大驚人的消費市場,造就了某些商家家財萬貫。
3.
  你邁入一家土產店。半晌,女主人才從電視機前察覺,啊!不知道有人進來。58歲的女主人,風韻猶存,浮著稍帶歉疚的笑。是現代的天寶宮女,經過當年的盛世,慨歎如今,生意難做,根本沒有人客;外來遊客雖然仍有,卻被導遊帶到特定商家,徒呼奈何!
  你仍記得天工貢糖,外包裝是竹葉。她說早不在了,但今天以天字開頭的貢糖都是,只是分家,有了另外的名稱。貢糖,仍甜,但味蕾裡嚼出的是另番滋味:天下合久必分,而分久會合嗎?
  你來的目的,是訪友,正確地說是致敬。長春書店的主人,金門文藝的創辦人─陳長慶,就在山外市鎮的入口處。72歲的高齡,拖著癌症的病體,仍孜孜在文字的巨石中創作大衛的雕像;他是你心目中的米開蘭基羅。遺憾的是,不知是你來晚了,還是主人早歇;迎著你的是面鐵捲門,捲門密實,沒有一點縫隙,望不到裡面的訊息;你有些擔心,主人的身體。
  懷舊,是邁入老人的開始,希望抓著已掠去的青春光影。而真正的老,是連舊也失去的暮年,習慣接受身體的衰敗、老友的逝去,心情總在無常與故去間悲傷擺盪。你心中有些焦慮,踟躕廊下,終於邁進鄰近的店家。請問隔壁書店……?
回家了。一位老者的回答,聲音像機器,表情也是。陳長慶,可是島上聞名遐邇的大作家,是近廟欺神?還是所謂的文壇或文學,根本就是一小眾人腦中的海市蜃樓。人們要的是真實生活,是具體的溫飽;文字或文學,到底不是稻樑或是金錢,如何果腹。
4.
  如果說山外,是金門的西門町;那麼,金城就是浯島的古都。只是,西門町早已沒落,僅剩古都仍散發著曖曖光芒。
  書院、祠堂、魁閣、牌坊、總兵府、城隍廟、四眼古井……,如戴在古城皇冠上散落的珠寶,或是珍貴史冊;只因時間過久或蒙塵或氧化,或夾雜在狹隘曲折如迷宮的巷弄間,常讓人一個疏失,就失去了一個寶物;一個大意,就掉落了一篇史記。
  神奇的是,幾乎所有在島上旅遊的人都接獲了一個像是口令的暗語。三問三答:晚上,七點半,總兵署。幹甚麼?登記、集合、導覽。全程免費,像吃免費的心靈饗宴。導覽人員,是縣府聘任,專業如神廚如巧匠,把舊有的古典材料,料理出盤盤可口珍饈;或是把散落的珠寶一一拾起、擦拭、連串,還原當初的光輝與意義。
  有人今夜參加,明日白天又重走一遍,像複習昨夜的功課,不為考試,是發思古的幽情,是瞭解今昔的歷史演變,是再次踩踏這個島嶼的今生與前世的橋樑。你參加過幾次,滿滿的收穫外卻還有未竟之意。
最近,參加一次。導覽人是位40多歲的年輕人。介紹中添加了許多個人慨嘆:傍晚,被趕回家;軍方宵禁,民間相同;那還是全島軍管戒嚴的年代。不自由。不民主;好似喪失了許多,他有他的體驗與喟嘆,真實不假。但相同的年代,卻也有人喜悅─那樣乾淨無爭地靜好歲月,正是讀書的好時節,唸了博士,當了教授,日後撰文總感謝那個惹人怨的戒嚴,及禁錮的島嶼;他人口中的不民主不自由,竟是他的沃野良田。(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