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浦邊蔡永耀大厝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家箴。
點閱率:2,004
字型大小:

  浦邊列入「歷史建築」的洋樓、大厝隨處可見,在此之前,曾寫兩棟洋樓的故事,如今來談談與我朝夕相鄰二十年的「厝邊」─蔡永耀二落大厝(金門人俗稱雙落),這是蔡永耀先生建在浦邊的唯二建築。
  根據《金門歷史建築影像》(李錫隆總編輯)清查:「本大厝創建於西元一九四五年」,於一九四七年竣工,與蔡永耀洋樓同齡,內有前廳與正廳,左右房四間、左右櫸頭各一間,中有內埕(深井)區隔,門口鋪設磚埕,頗為氣派;從外觀之,氣勢宏偉、華美壯觀,稱得上是一棟「高級豪宅」。
  大厝的背後,有片四周牆面的空地,從右側的「巷仔溝」進入,吾家曾將此處闢為「菜宅」,種植蔬菜自食。由於巷仔溝是條進出同口的「死巷」,深邃隱僻、人跡罕至,確有幾分嚇人,因而妹妹小時不敢獨往,擔心躲藏壞人或蛇虺出沒;我前往澆菜時,也會環顧四周,有所顧忌,此即大厝之概貌。本棟大厝,在「住者」異動部分,就我所知所見歸納言之,歷來輪番了六個階段:
  一、屋主建後託管階段:
蔡永耀大厝,門楣上題有「瓊林世澤」之門額,即已顯示其籍為「瓊林」。何以將大厝建在浦邊,在之前〈蔡永耀洋樓〉篇章已提及與浦邊趙氏之淵源,在此不另贅述。大厝落成伊始,屋主並無自住,返回新加坡僑居地後,則交由趙氏親戚代管。
  二、國軍駐紮居住階段:
國軍退守金門,浦邊空屋住滿軍隊,住不下的就化整為零,與民同住一屋,吾家旁邊的本棟大厝與趙氏古厝全駐軍隊,圍牆內的一大片門口埕即是他們的集合場與操練場,門口的磚埕也是他們的「餐廳」,他們以地面為「桌椅」,席地而坐,也席地而食。那時的浦邊村就像一個大軍營,軍人比百姓多,我們就像住在營區內,由於年幼,記憶渺茫,也不知他們何時進駐?何時撤離?大厝提供軍隊住宿,全心保國衛民,實在功不可沒。
  三、洋山村民暫居階段:
八二三砲戰期間,六甲村落中的洋山,由於緊鄰砲兵陣地而遭池魚之殃,村民不是「無家可歸」便是「有家歸不得」,同是六甲兄弟村的浦邊,村大厝多,許多洋山村民紛紛避居浦邊,光是本棟大厝就住了五、六戶人家,與我同輩的小孩有峰德、進國、文地、天進……,我們一起玩耍,個個都成我的總角之交。砲戰平靜後,他們隨即返回整修家園,陸續搬回洋山老家。在此砲戰期間,蔡永耀大厝提供住宿,解民危難,實在功德無量。
  四、充當浦山村辦事處階段:
金門人對「村里辦事處」一律稱「村公所」,村公所是村里的行政中心,每天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村民不在少數─交老鼠尾的(當年一條一元)、交蒼蠅的、來打預防針的、來領取物品的、甚至有吵架糾紛的……,不一而足。當年村長是本村人擔任,似乎只是掛名,而副村長則是軍職轉任,「大權」在握,但聽不懂方言,每有怒火中燒的「原告」,常在進「衙門」之前,先找母親「訴苦」,母親得自外公「做公親」的真傳,經過一番勸慰,「原告」常是怒消氣散而打道回家。難怪父親戲稱母親是「半個副村長」,而副村長遇到難纏的糾紛或聽不懂國語的「原告」,也常叫他先來找「吳太太」(即家母)。
兒時印象中的村長,早期是周水能先生,遷來此處辦公後,一直是周永耐先生,幹事「福也」,村丁「憨圓」,都是本村人氏,他們都做了一段漫長的時日,與吾家是熟悉的芳鄰。副村長是官派,每隔幾年就換一任,其中有位「廣東仔」副村長,個子不高、鑲著金牙,嗜吃狗肉,吾家第一任家犬「小黑」,養沒多久便莫名消失,大家一致懷疑,早成「廣東仔」的「腹中物」。
任期最長的副村長是汪文彬先生,汪夫人是烈嶼人,與母親相交甚篤,互稱「少年也」,兩家過從甚密,連兩家的狗也成「至交」。後來副村長又改換「副中隊長」,俗稱「副中」,大多本縣籍人士擔任,而村丁也換成蔣超先生,不知府上哪一省籍,鄉音特濃,每次接到電話,便大開嗓門:「菩薩(浦山)!」(指浦山村公所),對方常會說:「對不起,我打錯了!」(真是怪哉!怎會打到神明世界?)
民國六十年,我國退出聯合國,先總統 蔣公訓示國人「莊敬自強‧處變不驚」,對全民而言,無異於一顆「強心劑」「定心丸」。村公所的正門兩側外牆以白色油漆題上這八字,為這段歷史留下見證。
充當村公所階段,應是這棟大厝「最走紅」的時期,六甲(六個自然村)村落對於這棟大厝,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蔡永耀大厝長期免費提供公務機關使用,可謂造福鄉梓,直到民國六十九年,村公所才喬遷至政府自建處所辦公。
  五、後世子孫居住階段:
趙氏子孫分別由不同家庭在兩個不同階段進駐使用,首先是洋山村民搬離過後,趙友仁先生家人曾來住過一段時日,這是在當村公所之前。
村公所遷移之後,就歸還王世振、趙麗珍伉儷自住自用,直至今日。
本棟大厝,如今已度過七十四個年頭,除提供後代子孫居住外,還免費提供軍隊駐紮、洋山村民避居、充當浦山村公所辦事處,從大樓本身觀之,可謂「功勳卓著」、「貢獻非凡」,其福國利民的「豐功偉績」,實在非比尋常。如今白蟻蛀蝕、屋頂塌陷、頹圮欲墜,卻無人伸出援手,怎不令人唏噓!
似此「偉大輝煌」的洋樓、大厝,金門各村里甚為普遍,期待鄉親同好為「他們」說說可敬可感的一面!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