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
思念,是人類對於一段失去的親友或事物會有的一種念想,在內心處。
相思,是一對戀人離開後彼此相互的想念、掛心,在內心深處。
百年來,國人最大的思念群體,就是49年自大陸退守台灣的老兵,百萬的國人,共同詮釋思念所帶來的辛酸與痛苦。這種思念是刻骨的、揪心的,每一個人的心路歷程不同,背景不同,環境不同,所以,每一個人所演繹的心境也是外人難以體會的。
詩人蘇東坡先生在他太太(王弗)過世十年之際,詩曰: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是詩人思念亡妻所寫的念想,生死兩離,思念之情滲入心扉。這是對於自己的妻子的念想,不若老兵的思念是對故鄉的、家庭的、親人的,其悲痛、無助更令人鼻酸。
後來,蘇東坡再續弦,娶的是妻子的堂妹,有一個人可以填補內心的寂寞了。可老兵回大陸故鄉時,人事全非,大半親人都走了,生死兩隔,其椎心之痛,何以書表。若歲月無法弭平這創傷,憂鬱而終者有之,孤獨終身者有之,抱憾終生者有之。人生之痛,莫此為甚。
思念,還有一位詩人的詮釋是不同心境的:
錦瑟無端五十絃
一絃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唐.李商隱〈錦瑟〉)
那一份逝去的感情,只能留待以後永遠的追憶,昔日的悲歡離合,全都已成了過去,癡戀無益。只是每當在想起昔日的感情,心底總會有說不出的悲痛、感傷與懷念,陷於淒迷茫然與惆悵!
李商隱寫這首詩重點在:一絃一柱思華年,思華年的思,藉由逝去的歲月無情地帶走感情,讓自己孤獨一生,回過頭懷念過去的青春歲月,美麗的往事,可如今呢?孤獨、淒迷與茫然伴其餘生。或許是過多的思念、緬懷,最終鬱鬱而終。所以,一個人對於某一個人或其他值得思念的事過於癡情、迷戀,而未能走出這死胡同,最終,思念的病魔將腐蝕一個人的心,逐漸失去了生活的意志,長此以往,也失去了生命的意義,而將其帶入萬劫不復的命運!
李商隱寫這首無限感傷的〈錦瑟〉詩時,已是不惑之年,此時他孑然一身,獨上西樓,秋風拂面,追憶往事,往事有感而發,他回憶起青春年華時,溫馨美麗的往事,只剩一片的淒迷與茫然,寫完《錦瑟》後二年,李商隱在憂鬱中過世,年僅45歲。
還有一個詩人南唐.李煜(李後主)之〈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
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後主,原本是南唐國主,偏安江南,自從投降宋朝之後,就被軟禁了,每天過著悲傷痛苦的日子。他的人生,只有過去沒有未來。反映在作品時,也是透過夢境回憶過去的甜蜜,夢醒時分則萬分悲痛,苦不堪言。
春花秋月都是賞心悅目的美好事物,但這些美好的景物卻因為亡國之痛而不堪回首。住的地方變得簡陋,一舉一動受到監視;一樣的春花,一樣的秋月,原本的笑顏。想到這裡,李後主愁緒滿懷,像滔滔江水般不停向東奔流。他卻已無心欣賞。居住的小樓,吹了一夜的東風,讓他不由得想起了故國與往事,這些回憶讓他痛苦,卻也難以忘懷。他想著故國宮院裡,雕花的欄杆與漢白玉砌成的台階,這些宮院建築應該還存在,沒有太大的改變。但景物依舊,人事已非,原本住在宮院的人,現在卻因亡國而失去了一切。
還有這詩〈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闕詞從對春天消逝的依戀,轉而談到對故國家園的想念,情真意切、婉轉動人。「天上人間」似真似幻,夢與醒之間的迷離,綿綿的春雨,不敢登高遠眺的微妙心境,描述含蓄而深沉,是李後主的絕妙好辭。果然,南唐李後主投降宋朝約三年,就在宋太宗的猜忌下喝藥而死,得年只有四十二歲。
這首詞是李後主降宋後,被擄到汴京軟禁時所作的,詞中表達了他對故國、和往日情景的無限思念,及在現實中的淒涼心境。這是對國家和往日璀璨生活的思念,過度的思念會逐漸腐蝕人生的存在意義,長此以往,終將憂鬱餘生。
思念,對於一個離鄉背井的遊子,故鄉的思念是最深刻的。這種心境體現最多的是在歌曲上,遊子總能在歌曲上得到些許慰藉吧。
思念,其實也是一種美麗的負擔,甜蜜的期待,當你日夜所掛念的對象重逢,那種心境也是美好的。雖然,人們常說,相聚是離別的開始。但,人生無常,生離死別的戲碼,永遠會在這個世上不停地上演。
人的一生可以思念,以期妝點生命的璀璨,但不可過於沉溺於思念的泥沼之中而無法自拔。不然,長期的思念積累,勢必會蘊蓄出一個人憂鬱的心境的,詩人都是生活在過往的回憶裡,遲遲走不出鬱鬱寡歡的境地,最終抱憾而終。逝者已矣,來者可追,生活在有限生命的人們,應該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時間有限,每一個人應珍惜生命,並能發揮服務社會、廣施愛心之精神,以期創造生命的價值,更要珍惜與週遭親友的相處時光,過往的就留給回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