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也談《聯語、對子趣談》

發布日期:
作者: 漢聲。
點閱率:2,323
字型大小:

拜讀「金門日報」十二月二十日柴扉先生︽聯語、對子趣談︾,柴先生學識淵博,涉獵廣泛,信手拈來妙趣盎然,筆者不敏,亦略舉數則,以為續貂。

一、金門后湖許獬(字子遜,號鍾斗)有八歲能詩,文章魁首之譽,係明代著名經學家。十二歲應考,學台點名入時,考生甚為擁擠,許獬因年幼,由其堂兄揹負進場,學台見狀笑曰:「兄背弟如塔」,許獬立即答道:「父望子成龍」,學台大為訝異,又出上聯曰:「孔門七二賢,賢賢易色」,許獬對下聯道:「雲台廿八將,將將封侯。」真個是天才兒童。

二、清道光年間,陝西老翰林徐法續(熙庵)奉命至湖南主持鄉試,當時湖南文學界有一慣例,凡學台、主考官下車時,必舉行歡宴,且於宴前出上聯,待被歡宴者對妥始開席。徐蒞臨之日適天雨,歡迎者出上聯曰:

大雨淋漓,洗淨大街迎學士。

徐揮毫對道:

天電霹靂,打開天眼看文章。

此次湖南參加考試學子千餘人,左宗棠即其中之一,唯左之文章與書法,與當時一般八股文有異,致遭擯棄,徐恐棄卷中尚有遺珠,乃於燈下,從新檢閱,果見一卷甚佳,特補列入而為第十八名舉人,折開線封,則為左宗棠,而左確有經世之材,其後為國家作了一番大事業。當日「打開天眼看文章」,似早有擢拔真才之徵兆。

三、民國十四年 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全國哀慟,舉世震驚,于右任先生親撰輓聯曰:

「綜四十年胼手胝足之功,真是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歷程中,揖讓征誅,親同塵土:

流九萬里卷志士勞民之淚,始知其來也有由,其生也有自,瞑目後,精神肝膽,猶照人間。」

鎔鑄經史於聯中,黨國元老大手筆,確不同凡響。

四、「據二江排八陣,七擒六出,五文原前點四十九燈,一心祇為酬三顧:

平西狄定南蠻,北拒東和,中軍帳裡占金木土卦、水面居然用火攻。」

有關諸葛亮祠廟對聯極多,唯上聯將孔明畢生功業,用一二三:::等十個數字,及東南西北中五方,金木水火土五行,完全敘述,頗見巧思。

五、明代唐伯虎是吳縣(今蘇州)人,為吳中四大才子首席,以書、畫著名於世,「唐伯虎調秋香」的故事,流傳廣遠歷久不衰。他於書房自撰對聯:

滄海日、赤城霞、巫峽雲、洞庭月、彭蠡煙、瀟湘雨、武夷峰、錢塘潮、匡廬瀑布、合宇宙奇觀、繪吾齋壁:

少陵詩、摩詰畫、右軍書、左氏傳、南華經、馬遷史、薛濤箋、相如賦、屈子離騷、集古今絕藝、置我山莊。

上聯將各地名勝景點畫於齋壁,雖足不出戶可坐遊各勝景,下聯將歷代名著,置於書莊,則神交古聖先賢,其胸襟之開朗,個性之灑脫,當可概見。

六、甘肅隴西首陽山「夷齊廟」對聯曰:

幾根傲骨頭撐持天地;

兩個餓肚皮包羅古今。

按夷齊係指伯夷、叔齊兩兄弟,他們係商孤獨君墨胎初之子,其父臨終前遺命立叔齊,迨父逝叔齊讓兄,伯夷則曰:「父命不可違」乃遁逃,叔齊仍不肯立亦遁逃,後來周武王伐商紂王,改朝換代曰周。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餓死首陽山。以上對聯充分顯示伯夷叔齊「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偉大情操,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

七、洪承疇福建南安人,明萬曆進士,官至薊遼總督,曾於大門自書門聯:

君恩似海;

臣節如山。

後來朝廷命洪率洪大軍鎮守邊關,與清軍戰於松山(今遼陽境內),兵敗降敵,並出任清廷七省經略等職,人們痛恨他這種無恥行徑,便在上、下聯后各加一字成為:

君恩似海矣!

臣節如山乎?

真是一字之貶,嚴於斧鉞。更有人另送一聯給洪某:

兩朝元老;

千古罪人。

八、有一窮秀才,他家大門正對張大戶種滿竹子的後院,秀才便在門上,寫副對聯:

門對千竿竹;

家藏萬卷書。

張大戶看到秀才這副對聯,至為生氣,便把竹子砍掉了一半。秀才見狀,便在上、下聯後各加一字:

門對千竿竹短;

家藏萬卷書長。

張大戶滿園的竹子,砍了一半,見秀才祇是將原來的上、下聯各添一字,更為氣惱,索性將竹子全部砍光,秀才也隨之將上、下聯再各加一字成了:

門對千竿竹短無:

家藏萬卷書長有。

九、福建甫田林環(字崇璧)廷試時,明成祖出上聯曰:

兩條燭盡燒殘舉子之心:林環應聲答道:

三篇文成震撼試官之膽。成祖又曰:

千里為重,重山重水重慶府。

林環即對以:

一人成大,大邦大國大明君。

隨即應答,才思敏捷,即貼切又迎合命對者明成祖心理,皇榜揭示,林環高中榜首。

十、民國廿七年十一月十二日深夜,也就是十三日子丑時刻,湖南省長沙市發生大火,把偌大的市區,燒得個斷垣殘壁,損失至為慘重,究其原因是日寇侵略,我國高層傳有焦土抗戰政策,此時日軍甫佔領武漢,但必須一段時整補,始有下一步行動,稍具軍事常識人士,即可判定敵人於短期內,不可能進犯長沙,但民間恐日心理作祟,人心浮動,謠諑四起。當日入晚,前線駐軍以電話報告,陣地移至新牆河南岸,及日軍有渡新牆河模樣等情,詎料接聽電話人員竟於惶忙中,將距長沙在二百里之新牆河,誤為長沙北郊十五里之新河,曾任軍校教育長,及第五軍軍長、第九集團軍總司令,並參加過淞滬戰役的湖南省主席張治中,卻不查明實情,貿然下令所屬放火,致鑄成無可彌補的鉅錯。震驚全國,湖南鄉紳巨室,及在京軍政高官聯名控訴,要求澈查究辦,為此,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十分震怒,親蒞長沙審訊判處長沙警備司令酆悌(黃埔一期畢業,向為蔣委員長寵信,乃力行社主要幹部,在同儕中發跡較早,升遷最快),憲兵第六團團長徐昆,及長沙警察局長文仲孚等三人極刑。而眾所矚目之主犯張治中卻漏網,大大出人意外,因此舉國譁然,有人為此撰一對聯:

「治」事無能兩個方案一把火;

「中」心有愧三條人命千古冤。

橫批是:「張」皇失措,將「張治中」三字,不著痕跡的嵌入聯中,真是入目三分。

按張治中係安徽人,畢業保定軍校,民國廿六年任湖南省主席,即提出:「開發湘南,安定湘西」(因湘南資源豐富,湘西民性強悍,土匪甚多),長沙大火案,張雖遭撤職,但不久又擔任高官,抗戰勝利後,國共和談,張治中是政府派出和談代表之一,在局勢逆轉之際,張某竟於國危之際,投靠中共,真是無恥之尤。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