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飯
老舊的電視機裡,傳來一段又一段沙啞幾乎快停了的聲音。
氣象預報:「除夕夜起,氣溫將下探十度C,……。」
那年的冬天,除濕以外還帶著酷冷。
大姊淑娟用著快要涷僵的腳,猛力的踩著剎車,那部嶄新的進口轎車,就這樣呆楞楞的杵在家門口,她踏出車門後,立刻披上頂級的皮草大衣,肩上背上了名牌包包,臉上已經略施了些粉脂,而足上蹬著的是鑲鑽的恨天高。她提著大包小包各式各樣的精美禮盒,又急忙的從皮包裡拿出零亂的鑰匙準備開家門,此時,好奇旁觀的鄰居們,還發現了她纖細的指尖上,還有著流行的指甲彩繪,令村子裡的鄰居們,十分的訝異和譁然。
但,她唯一和以前一樣的是,還是將家門,用力的一踹,發出「啪,■」一聲的巨響,然後關上了家門,她大喇喇的走進院子裡,並且扯著嗓門向著屋子裡嚷嚷著:「媽!我回來了媽…呀!妳又在幹什麼呀?怎麼還不出來哪?」
這一年以來,媽的體力和聽力是越來越差了,常常沒注意到外頭是誰進來了。
這些年來,大姊淑娟在國外的事業是越做越大,但和家人之間的相處卻是越來越疏離,偶爾也只能從電話裡得知家裡的一切情形。
家裡的家俱和擺設還是和她當年離家時一樣,只是壁上的公媽龕裡多供奉了一祗牌位,因為,爸,他離開人世了,這是幾年前的事了。
外表剛毅的大姊淑娟,看到那祗牌位,又不禁觸景生情的掉下了眼淚,這些年來,大姊淑娟化悲慟為力量,努力的打拚,為的是改善家裡的經濟環境。
父親離世後,沒留下什麼,只留下了一堆又一堆,永遠理不清的債務,讓家裡的經濟十分的拮据。大姊淑娟內心很矛盾,她有時會恨爸在外面不負責的行為,但有時卻又會想起小時候爸在家裡時的歡樂時光。
大姊淑娟擦拭著眼淚,走進了屋內時,媽在廚房裡專注的忙著今晚的團夜飯,這才發現大姊淑娟已經回來了。她趕忙兒地想從廚房裡出來,高興的招呼著大姊淑娟,但是看到茶几上又是堆滿的禮盒,媽皺起了眉頭,叨叨絮絮的唸起了大姊淑娟。
媽媽就是媽媽,有時她就像錄音機裡倒帶的錄音帶一樣,反覆的講著同樣的話題,「……什麼?不要老是花這麼多錢啦!買那麼貴的東西。然後,又是妳這丫頭啊!看看妳自己又在趕流行,住在外頭兒,老是瘦得像紙片人一樣,胖一點又會有什麼關係?……年紀不小了呀!不願意媽替妳安排相親又不能自己找個婆家,真是令人操心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呀?」
大姊淑娟似乎有些不耐煩,先是深呼吸嘆了一口氣,後來又蹺起了二郎腿來,「癱」坐在沙發上,似乎根本不想理媽在說什麼?後來媽就更認真更大聲的再繼續說了下去,大姊淑娟只好打開化妝包裡的鏡子,在唇上,一遍又一遍,一圈又一圈,抿著唇,塗起了口紅來了。
其實,媽的內心是十分關心大姊淑娟的,只是媽的傳統和大姊淑娟現代女性的觀念是有代溝的,媽她這輩子,都是無怨無悔的奉獻給了家庭,但是大姊淑娟卻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新世代女性,她不想和媽一樣,過著一輩子依附丈夫的生活。在她的內心,對婚姻十分地不信任,也許是她受到父親生前常常帶給家裡負面衝擊的影響吧!
就在媽念到忘我的時候,其他的兄弟姊妹們都陸陸續續的帶著孩子們進了家門,媽看了一時很高興,也就忘記了數落大姊淑娟的事情。
家裡又和往年一樣熱熱鬧鬧的開始圍爐,大夥兒搶著吃媽煮的年夜菜,媽還還是和以前一樣,在公媽神龕裡,替爸和先祖們上了幾炷清香,飯桌上還留著一個空位子,並附上幾付碗筷和盛上了熱食,這麼多年來,媽還是沒忘記爸和阿嬤。
飯後,媽發紅包給大家,那一晚,大家一起打著麻將等著守歲至天亮,過了午夜以後,大哥便到門外燃起了炮竹,大家就在鞭炮聲中,送走了那一年的舊歲。
又經過了數年後,大姊淑娟已至中年,她在冬至的那天,從國外打了電話回家,她興高采烈的和媽說:「今年公司的業績成長得非常的好,而爸當年在外欠的債務,也都已還清,她為了體恤媽的年事已高,所以,今年她想和家人一起到五星級飯店裡圍爐。」媽,她當然沒說什麼,但是看得出來,她,很高興。
媽,她真的老了,大姊淑娟也中年了,媽,好像已經和大姊淑娟達成了共識,不再像以前一樣嘮嘮叨叨的唸著淑娟了。
日子就這樣地一天一天的過去,大家由期待變成了等待著除夕。
突然深夜裡,大哥打了電話來,他語帶哽咽的告訴阿妹仔美娟說:「大姊淑娟,她,她,…在內地出了車禍,往生了!……」阿妹仔美娟,突然間感覺到頭頂上好像有一群烏鴉飛過似的,她問大哥說:「那……媽……她,知道嗎?…怎麼會這樣?那天,淑娟她不是還好好的嗎?還打了電話給媽,還討論今年的年夜飯要在那訂的嗎?……」大哥和阿妹仔美娟最後都痛哭失聲了。
那一晚阿妹仔,一夜沒睡,她不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辦?她也不知道未來該怎麼安撫媽和大哥的情緒。
不久後,就依著舊俗,大姊淑娟在農曆年前舉行了告別式,告別式的那天早上,媽,因為白髮人不能送黑髮人,所以未能出席,媽,她表面上看起來很堅強,但她在告別式的靈堂外一直都默默不語,不停地來回踱步,媽的內心,似乎是很焦慮的。
送走大姊淑娟後的那一年除夕,大家取消了到大飯店裡圍爐團聚的計劃,大夥兒開著車帶著全家大小,還有媽每年都會親手做的年菜和一束鮮花,到淑娟的墓園,祭拜淑娟。
大家都感到這一回大姊淑娟她終於回家了,她不必再為這個家四處奔波了。
後來,又過了三年,媽,她往生了,大家決定按照媽的生前遺願,把阿嬤、媽、爸、還有淑娟,都入祠在同一個墓園區裡,大哥、阿妹仔、美娟還有其他的兄弟姊妹,也都預訂了生前契約。
大家都希望,將來有一天往生後,都能相約在天國裡再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