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那流逝的鄉村歲月》 讀後感

發布日期:
作者: 藍芸。
點閱率:1,364
字型大小:

閱讀過呂自揚老師的著作《那流逝的鄉村歲月》後,那一幕幕三合院裡,溫馨有趣的童年生活記憶畫面,又浮影而上,更引發對此書的興趣和對那個年代的民風,更深入探索的意念。
呂老師老家那片進落分明,格局方正的龐大百年紅瓦土角古厝,座落於前高雄縣田寮鄉七星村南勢湖(現在已合併入高雄市)。
這座古厝擁有前後二進(二落),後落正身七間,左右伸手外,各建兩排護龍(屬「七包三格局」),加上後來又加建左邊的第三排龍,總共有一○一間,門窗超過一百二十個,可謂是相當規模龐大!尤其是那用紅磚砌成的「雙喜」花窗更具奇特藝術感。但,卻是鮮為人知!
是專為台灣做攝影記錄的齊柏林在田寮「月世界」奇異地形空拍時,發現山谷中竟有一片格局方正龐大的古厝建築物,將它拍攝下來,後經報導後才讓廣大民眾知曉,甚至成古厝觀光景點。
《那流逝的鄉村歲月》裡面記載了許多台灣在四○至六○年代的鄉村生活民情風俗點滴,尤其大都有搭配相關照片更切實感;在那個不興拍照的年代裡,能保有那些如:三合院的紅瓦大厝、農業用具粗細畚箕、尖寬鋤頭、炊紅龜粿印模,及拜拜和吃飯用的八仙桌,以及早期煮飯菜的大灶、直立煙囪……,都是很珍貴的保留和童年連綿回憶的激素!
這本書裡非但照片難得珍貴,更是詳述許多歷史典故及民俗諺語,讓我這個雖然也差不多來自那個年代的人,卻仍有許多不懂的,如:三合院大厝有分「二落七包三、九包五,三落百二門」;牛會笑,也會相鬥,小牛一歲就要穿鼻鐶是為了長大後能牽制牠耍牛脾氣;食果子拜樹頭,食米飯拜田頭……。可能各地方風俗有所不同,童年印象裡不曾見過有人在拜樹頭或田頭,也許是我沒看到。
書裡面有講到早期農村裡有人家辦喜事,需要自村鄰們借八仙桌來辦桌,這應該是在民國五○年代以前的事吧!我想那應該是個很有趣溫馨熱鬧的畫面!也像是村裡每人開心的大事。逢年過節要用石磨磨米炊粿;記得除夕前一天大人小孩一起搓湯圓,隔天早晨媽媽要我們兄弟姐妹一人端一碗甜湯圓,擺在小椅子上拿到米缸或穀倉、牛舍……前拜拜,這是我們小孩很開心做的事。
我也是生長在前後二落,左右伸手各兩排護龍,正身五間,左右伸手各兩排護龍,印象中也都是五間的三合院裡,那又是什麼格局呢?總共加起來應該近五十間(有些堂叔們已移居外地),但我們老家不是「土角」大紅磚,是小紅磚水泥砌成,牆壁有磨石花飾,應該沒有那麼古老,格局也沒那麼完善,至今也應是百年左右而已!但早在二十幾年前就已全都拆除改建了。
同樣來自鄉村大家族裡,但這裡面有許多我不懂,不曾見聞的習俗和常識。呂老師長我一些歲數,對台灣早期鄉間的民情風俗文化,有深入研究探討,用心考察及了解,寫了一系列台灣的歷史演進叢書,所寫出來的文章很能讓人引起共鳴!真的令我受益非淺,增長見文開了視界。
用四句話來簡約呂家百年老厝:
百年古厝隱山谷
柏林空拍揭身世
眾人驚歎呂氏祖
精心規劃不落俗
另外我也看了呂老師另一著作《打狗阿猴林道乾》。
「打狗」是高雄舊時地名,日據時代日本人認為此名不雅,因而改為「高雄」(嗒卡歐,音唸起來有一點像台語的打狗);「阿猴」是屏東舊名。
此書裡有四篇論述,以打狗、阿猴、搭加里揚、林道乾為主角。探討議題包括:明代流寇林道乾有無到過台灣?(曾有記載,林道乾曾到打狗殺當地土番,應屬無稽之談,據後來考證,林道乾不曾到過台灣)。這本書的論述都是直接根據《明實錄》《正氣堂全集》《蒼梧總督軍門志》,《熱蘭遮城日誌》《巴達維亞城日誌》《荷蘭統治下的福爾摩沙》等,明代與荷蘭時的第一手史料來考證論述而出。
對於台灣歷史演進有興趣探討者,這本書替我們省卻不少找原書資料的麻煩和時間。這書出版於2014年12月,算算也好幾年了,我卻一直無緣拜讀,直到近期呂老師在臉書裡提起此書我才和它結緣!在現代五花八門如山的叢書裡,要找到喜歡又受用的書,還得費一點心神!暢銷書未必都是好書,但,現在擠進排行榜的,有時卻是搞八掛,搞行銷的吃得開!優質純文學或苦心求證寫出來的論述史書,多半是長居「冷宮」的份!
我真的要感謝這兩本書,讓我這個對台灣歷史有興趣者受益良深,我想我之前寫過的「鄉土懷情系列」資料能增加更寬廣的內容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