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圍棋與人生

發布日期:
作者: 黃敬文。
點閱率:1,265
字型大小:

十三、兼籌並顧

  人生複雜,具有多面性:家庭、婚姻、品德、思想、事業、精神、財富:::均是也。其間或東成而西敗,或朝失而暮得,或一失足而成千古恨,或一美而掩十醜,或大富貴亦壽考,或百病而叢生,種種形態,不一而足。及其死也,乃蓋棺而定論,瑕瑜並陳,得失俱在,功過相抵,是非結論自在人心。故人生出處謹慎,須全盤兼籌並顧,俾各面交相輝映,呵成一氣,乃能形成完美結局。

圍棋情勢與此盡同,盤面雖不大,佈局則多方進行,以求多方立足,多方發展,一如人生具有多面性。在此多方立足多方發展之局勢中,亦或此成彼敗,或失之東隅而收之桑榆,或棋錯一著全盤皆輸,或一大勝而抵諸小敗,或面面得利,或破敗百出,種種情形,不一而足,及局之終也,無分東西,得失相加,取一總結而定勝負。至美之局為全盤呵成一氣,相互呼應,渾然一體,棋品及棋格技均臻上乘。

十四、主動機先

  主動與機先為人生處事要訣,主動與被動二者,在意義上,價值上,效力上,無不發生鉅大差別,均不待贅言。而機先之認識與行動,尤關乎事之成敗,故有「聖之時者」讚詞。時機稍縱即逝,不可復回。人生無不有若干重要時機出現,要在能先予認識,並隨即抓住機會果斷勇行,則何患不成功?然蹉跎貽誤,良機不再,世常有之。美國艾森豪總統於某次致國會咨文有云:「時機如一風流寡婦親臨,轉瞬即拂袖離去而不再來。」誠屬妙語。

圍棋中最講求者為「先手」,先手者,主動態勢之棋子是也。善奕者寧可略付犧牲而保持先手,而保持先手之要領則為對方每著棋子均必被迫而跟隨我行動,亦即對方始終處於被動地位。先手之價值在取得棋局之控制權,保有積極進取情勢於我手,同時亦使對方無暇於攻擊行動,如此則局中之美皆為我先取而得之矣。

圍棋變化複雜,若干情勢之出現,常非黑白雙方之所能預知及控制。任何善奕者,均不能免除若干破綻漏洞,對方如能當機立斷,無有不勝。如不能認識情勢,漏洞即被彌補而失良機,機先之價值如此。

主動機先之於人生與圍棋同其重要,至為顯然。

十五、雙活與公有

  圍棋中之雙活甚為奇妙。雙活者,實原為雙不活之棋。因黑白棋之彼此交迭包圍,致使最內層之黑白雙方棋子均無從製成兩孔,甚至無從製成一孔。同時僅剩餘兩口氣為雙方共同伸縮餘地。逢此情形,此兩孔氣即不能再被任何一方侵略。因任何一方先侵佔此兩步中一步時,所餘即僅一步,乃招致本身之滅亡,因而形成妥協下之雙活局勢。同時,雙活局勢中所剩餘之兩棋位,依規則於結局計算時,應屬雙方共享,習稱公有,以雙方之分得其一而解決。

此種奇妙情形亦常出於人生。雙方相鬥,常引致共同死亡或共同失敗,於是乃必須相互妥協,取得真實誠懇之和平而謀共存,同時雙方賴以共存而予以保留之餘地亦為雙方共享公有。例如威力巨大具有可怕殺傷力之武器,當對敵之雙方任何一方如先予以使用,必引致對方之報復而招致毀滅;故莫如就此一武器上謀取共存,並各別仍分享此種武器所可能提供之和平用途。此種情形與圍棋雙活之情勢至為相類。

然雙活與公有之棋勢通常僅為局部性與方面性,而非全局性,此在人生範疇中亦然。核子武器之不予輕易使用為當前國際實況,但並不意味於核子武器外之和平共存,至於以「和平共存」為侵略幌子虛偽宣傳則更不足論矣。

十六、打劫

  「打劫」不是一個好名詞,望文生義,為不義之舉動。圍棋既為競賽共存之遊戲,又何能有打劫行為存在其間?實則競賽必有最後之比較評判,如雙方形勢已定,勝差已見,自無需作分寸之爭;若雙方旗鼓相當,勢均力敵,則高下必爭;甚至死活所關,尤應掙扎;至若對方進行攻擊,陷我於不利,則更須謀挽救解救之道。有此諸原因,打劫行為乃容許存在,然並不影響競賽共存之基本性質。

「劫」有自然形成者,有蓄意製造者。「劫」之本身,有時影響局部集團之死活,劫勝則活,劫敗則死,此謂之打劫求活。「劫」之本身,有時得失甚少,但卻可趁「劫」而在他處求利,此謂之打劫求利。「劫」之本身,有時得失雖均少,但在勢均力敵之時,雖一二目之得失亦影響勝負,則謂打劫求勝。以上三者中,似以打劫求利之情形較多。

「劫」之存在,有時為個別的;有時則有兩個或兩個以上並存的,因而形成循環劫。真正相等價值之循環劫並無意義。

打劫之結果,棋根不穩而破綻較多者必受損失,棋根不穩而破綻較少者得利,兩相抵算,絲毫不爽。此為「劫」之精義。

人生範疇亦常遭遇打劫之情形。打劫雖非好事,不宜為之,但世間壞人實不少,自有壞人找劫打。人生之「劫」為何?即製造糾紛找麻煩是也。汝每月收入甚豐,彼無端向汝敲詐,汝不予之,彼即另行借題製造糾紛或造謠以威脅之,即造成人生之「打劫」。此類情形,滔滔天下,舉目皆是。彼主要目的亦係劫中求利。

故人生處世,應一如圍棋臨局,步步仔細,著著堅固,勿露破綻,有漏即及時修補,使他人無機可乘。則他人何從製造糾紛?即使製造糾紛,又何有於我哉?此即常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是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