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糖果

發布日期:
作者: 珍。
點閱率:1,752
字型大小:

十個小孩當中總有九個「愛吃糖」吧!小孩不吃糖,好像有點說不過去的怪異。

猶記得我小時候也特別喜歡吃糖果,那時「錢很大」,一斤白菜以「角」計算,喜宴請客送禮的紅包當時的「行情」是二十元(算很有面子了!),大部份是送「一塊布」當賀禮,言歸正傳,四十年代民生物資缺乏,經濟也不好,我們一家七個小孩當然不可能有什麼「零用錢」,老爸收入好一點時會給我們二角三角的零花,有時候多一點是「五角」,我們家附近有間雜貨店,除了賣民生用品及南北雜貨外,當然也賣「糖果、餅干」,啊!那是我們這附近住家所有孩子們的「最愛」,可是不見得人人都買得起,更遑論「常常光顧」了。我們家算是「中等家庭」,很富有談不上,很貧窮也推不上邊,所以,只要我手頭上「有錢」,我常興沖沖地跑到那「世貢伯」開的小店(在今日可稱「超商」了),站在那高矮不一的透明塑膠罐前仔細挑選那一種才是我的最愛,因為「經費」有限,不可能每一種都買,看看那瓶瓶罐罐內有橘色的橘子造型(已剩開一小片的)糖,有紅、黃、綠的彩色「球糖」,上面還沾滿了顆粒狀的白糖,有紅白綠三色一體的「軟糖」,還有「花生糖」:::,各種形狀,種類不一。每個人都喜歡嚐鮮,我更是個好奇寶寶,每一種糖果我都要「吃吃看」比較一下,那一種最合我口味,那一種就少買,在經過我嚴格的「挑選」之下,獲得冠軍的我的最愛是│「花生糖」。

花生糖長方形造型,厚度大概是一公分,長度三點五公分,用一種透明的玻璃紙包著,一顆一角錢(其它糖果也是同價),放在口中嚼起來,脆脆的香香的香味四溢,好吃極了!從此我就只鍾情於花生糖,就算手頭上只擁有一角錢,我也要興高采烈的去買一顆花生糖來吃吃,脆脆香香甜甜的滋味,感覺很快樂。現在想起來,就只是一顆糖,童稚的心就溢滿了幸福、滿足,多麼無憂單純啊!

我對花生糖的「眷戀」到何時開始淡了呢?我已經不記得了,也許是隨著年歲的增長,隨著課業的增多,思想的改變,長大了還那麼「愛吃糖」,好像是一種幼稚的行為。而隨著時代的進步,民生物資的日漸豐裕,「錢」的價值也愈來愈小,一角錢能買一顆糖已不復見,隨著我們七個小孩的日漸長大,老爸身上的擔子也愈來愈重,我也沒零用錢再三不五時的到小店買糖吃了,好吃的花生糖逐漸退出我的生活,是否人長大了總要捨棄一些什麼?遺忘一些自己所曾經眷顧喜愛的事物?而在時代巨輪不斷的演變下,各類商品越來越精緻,除了講究口味外也注重包裝,因此也開始了我的第一項嗜好,那就是「收集糖果紙」,那些五顏六色的印滿不同圖案的玻璃糖果紙,我把它們洗乾淨後,有時用衛生紙擦乾,有時就放在陽光下曬,然後一張張把它們夾在書本上,沒事時拿出來翻一翻、看一看,我喜歡這些小小的、薄薄的一方彩色世界,各種的顏色、各種的圖案、動物的、植物的、陸上的、海洋的,各種的圖形、線條、三角型、四方型、弧型、圓型,各種的設計,看了就是喜歡而不忍丟棄。如今回想兒時的一切,這些「糖果紙」原來就是我最初接觸到的活動的「美勞教科書」,從小潛意識對於這些豐富的色彩、生動有趣的圖形就特別敏感而喜好。它們的影像深嵌在我腦海裡,我愛上了「美勞」,畫畫、剪剪貼貼,自己動手做些小東西,生活充滿了樂趣:::。

中秋節時,那時的月餅禮盒內會在空隙處塞滿細細長長、曲曲捲捲的彩色玻璃紙,大部份是紅色、粉紅、黃色和綠色居多(水果禮盒有的也是如此),我和妹妹們也好玩的把較醜的淘汰的糖果紙捲成一長條,拿把剪刀細細地剪,也做出了一堆玻璃紙墊,用在辦家家酒上,放在碗內就當「麵」,放在杯子內就當「冰淇淋」,那還需要花錢買玩具呢?老爸甚至還教我們用糖果紙摺高腳杯,摺小小的人形、摺小船,吃了糖還有糖果紙可欣賞可玩,那時候我們可真是做到了「物盡其用」,而且還「化腐朽為神奇」哩!

甜甜的、漂亮的、好吃的糖果吃在嘴裡,甜在口中、心中,感覺是輕鬆自在的。試問有誰情緒惡劣、心情不好時,還有興致買糖果或隨手拿起家中原有的糖果來吃呢?所以,糖果的另一層意義是代表著「歡樂、甜蜜、喜氣」。糖果,更是喜慶節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訂婚了,禮盒內就有一盒造形精緻的「喜糖」,以我對於美的物件愛收集的個性(唯獨不收集鑽石、珠寶,因為沒入「侯門深似海」的豪門嘛!),自然又收集了一些精巧美麗的大大小小的糖果盒,放些自己喜愛的小玩意兒,又美觀又實用的糖果盒又成了我的收藏之一。猶記得在訂婚禮盒內加入「喜糖」的創始者應該是「掬水軒的情人糖」吧!糖果紙的正中央就是一顆心,上寫情人糖三個字,有各種顏色的心,內襯銀色的包糖果紙十分漂亮,糖果外層是硬硬脆脆的,內層包有不同口味的餡,有酸的有甜的,唯獨沒有苦、辣味。如果說人生有酸、甜、苦、辣的滋味,那麼,在甜蜜快樂的糖果世界裡,它不想也擁入「苦和辣」,總希望帶給人們那最美好最幸福最歡樂的甜蜜蜜的滋味吧!

孩童時的「花生糖」離我已經很遙遠了,年少時我最鍾愛的糖果是「情人糖」,當家中有親戚朋友家有喜事時,我就霸佔著那一盒情人糖,就連我訂婚時也選用有情人糖的禮盒。而時光流轉,年老的「世貢伯」也已過世,小小的雜貨店就由附近鄰居「丙丁叔」頂替接手,而長大的我已不再光顧那間小店,街上商家各式各樣的糖果都深深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偶而買一把糖放在家中的客廳桌子上,有時只是一種待客之道(喝茶吃糖),甚至那金金亮亮五顏六色的包裝在圓圓的盤子裡只是一種裝飾,要很久才吃光了那轉盒內的各種糖哩!

訂婚吃喜糖,結婚宴罷送客時也要吃糖(我除了拿婚紗照小卡外也一定會拿幾顆糖,把喜氣帶回家),嬰兒剃頭時也要送送糖果,甜甜眾人的嘴日後好多「疼疼他」,聖誕節時小朋友們也會到各地分送糖果請大家吃,教會唱詩班也會一路沿街唱聖誕歌,一路發糖果,大家都非常開心高興哩!有的商家更是經年累月的在進門的顯要位置收銀桌上擺一碟糖果,喜歡吃糖的客人就隨手拿一顆,邊吃糖邊挑選貨品,吃了糖,總不好不光顧一下而空手出門吧!而在新春過年時,更是各家糖果糕餅店的「戰國時代」,商家莫不把各類糖果盡情展示。過年時,家家戶戶更是備有糖果盒,一進門拜年,除了互道「恭喜恭喜新年好」時,就是得拎著幾顆糖吃了,過年嘛!甜甜嘴巴。

到現在我才知道原來我愛吃甜食愛吃糖的喜好,有點得自老爸的遺傳,老爸特愛吃糖及甜食,別人是「飯後一枝煙,快樂似神仙」,我老爸是固定「飯後一顆糖,快樂自在似神仙」,有時我也會替老爸準備一小罐糖果放在街上的店裡,讓老爸想到時就慢慢享用哩!可老媽這幾年都告誡老爸說「那麼愛吃糖,小心得糖尿病」,又要他「少吃些糖果、甜食」,為了他老人家的健康著想,弄得如今老爸連吃糖的樂趣都不能「隨心所欲」了,但我看年近八十的老爸對吃糖而言,似乎天生的就有一種「免疫力」,身體硬朗,也不胡亂發胖,叫他不吃糖,那才難過呢!

這幾年小女子我也發覺自己也越來越像我老爸,總要來顆「飯後糖或甜食」,不吃個甜的甜甜嘴巴,就好似彷彿感覺這頓飯「沒吃飽」似的怪怪的,老公見我如此「肆無忌憚」地吃甜食或糖果,也常警告我:「小心妳得了糖尿病」,唉!「糖尿病」?什麼糖尿病,我真為糖果叫屈,明明是歡樂、喜慶的化身、代言人,卻無端背負了這骸人聽聞的病名,也許人們常說的「一體兩面」就是如此吧!

童年時期的「花生糖」已留在記憶裡,青春年少的「情人糖」也見證了我少女時期的結束,邁向一個新的階段歷程,而今我喜歡的是「牛軋糖」和「酸梅糖」,牛軋糖的由硬變軟,在口中越嚼越有滋味,似乎也代表了我們的個性,由硬邦邦的不懂人情世故到柔軟圓融、通情達理、應對進退一切得心應手,身心靈就充分感受到了自在、快樂,那口中的餘香、心中的滿足,越軋就越甜,而酸梅糖呢?一陣酸一陣甜的,是否也顯示了我們人生的起起伏伏,有時心酸、痛楚,有時快樂、甜蜜,人生總是在酸與甜的相互交替當中,而如何平衡這不同的滋味,就看各人的智慧了!

當做老師的小妹從小就禁止她寶貝女兒「吃糖果」時,我們都為小琦琦「抱不平」,剝奪了小孩子吃糖果的樂趣,真是太殘忍。不過所幸現在她這老媽大人已漸漸「解禁」的允許小琦琦「吃糖果」了,因為小琦琦從小到大都「勤於刷牙」(當然,小妹調教有功),「吃糖果」也不再像洪水猛獸似的那麼「可怕了!」

我最最喜愛的糖果景象是在春節前後的那一段日子,五彩繽紛的糖果竭盡所能地裝飾街道,整個年節的氣氛被襯托得歡樂了起來,不買個兩三斤帶回家來彷彿很愧對她的「賣力演出」。我想,如果過年時少了糖果的展示風情,那整條街都「黯然失色」,過年也將「了無趣味」。我們也常喜歡聽「讚美的話」,但有些讚美言詞如果是過於誇大或言過其實,我們又說他(她)們嘴太「甜」了,是否「吃多了糖?」,又如佛教界的星雲法師和證嚴法師,也一再大力提倡我們要「口說好話」,而「好話」要發自於內心的真誠,絕不是耍嘴皮子的「甜死人」,糖果,固然討人喜歡,老少皆宜,好話,當然我們也愛聽,但若是「皮笑肉不笑」的笑裡藏刀,口「蜜」腹「劍」型的朋友,那也是大家所不歡迎的,更糟糕的是破壞了糖果「那甜甜的美名」,這也是非美麗可人的糖果之所願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