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門藝文訪佚(三)

發布日期:
作者: 羅元信。
點閱率:1,185
字型大小:

尚存於「文瀫初編」的兩篇張汝瑚文章,一篇是見於卷十一的「重濬清源縣永濟渠碑記」,此事於現今金門縣志內之張汝瑚傳中已有略述本末,文字亦簡白,故筆者不再多加說明。另一篇是卷十六的「西舍封識宛然論」,是以「宋史」列傳第二十一有載的劉溫叟之清廉節操為論,文中所涉人物故實大略如此:劉溫叟是五代時人,其父劉岳係後唐太常卿,由於眼見當時世亂,故他並不鼓勵兒子以取名位為念,只願他將來能平安終老林下。劉溫叟領受父教,雖亦如當時許多士大夫一般歷事數姓君主,但仍一秉以直道事君之誠,且清廉自持,並不汲營於己身之利。宋太祖建國後,劉溫叟官拜御史中丞,後來即位成為宋太宗的趙光義當時還是晉王,聽聞劉溫叟有清介名聲而家貧,有心與之結納,於是派人送了一大筆錢為饋贈,劉溫叟雖收下了,但隨即將這筆錢儲於廳堂西舍內,門上加了封條,以示對之一文不取。第二年,趙光義又藉端午時節派人送禮上門,而使者和去年相同;當使者到劉溫叟家時,發現去年送來的錢不曾被動用,便向主人回報此事,趙光義於是知劉溫叟非能以財帛打動,雖不免失望,但卻對之更加敬重。

另一位在文中作為對比的人物趙普,他曾於陳橋兵變時有佐命之功,亦為宋初名相,但他在操守上卻嘗有疵:當開寶六年時,據有江南的吳越尚未被宋所滅,國主錢俶因趙普是宋太祖倚重之大臣,便派使者送來書信及十瓶據說是海產的禮物。當這些禮物剛送到,宋太祖卻突然駕臨趙普宅第,見了吳越送來的禮物,便問是什麼?趙普依照來使說的回答是海產,宋太祖便想瞧瞧,結果瓶子打開,裡面裝的竟是如甜瓜子大小的黃金粒(瓜子金)!趙普急忙跪下叩頭,辯稱他還沒看過對方的書信、實在不知道瓶子裡裝的是什麼。宋太祖雖叫趙普收下無妨,但從此對其操守便有懷疑,而嗣後趙普也屢因此類「收受」問題而險遭罪譴──張汝瑚之文,主軸便以劉、趙兩人操守之對比,以證前者是更好的相材而未盡其用。「文瀫初編」原書在張汝瑚這兩篇文章之末還有評語,評論者一位便是錢肅潤,另一位「徐立齋」,即徐元文,號立齋,江南崑山人,是順治十六年的狀元,曾任國子監祭酒、翰林院掌院學士等職,官至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此兩位評論者都是清初時著名文人,對張汝瑚文章的稱美評價,可說增益其文學之價值。

(八)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