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班工讀生 ──學做麵食的女子
航空公司企劃主管、商場上的廣告總監……,一段段精彩的過往履歷,書寫的是一位十足女強人的樣子。那時,你嘗仰望她如夜空中閃亮的星子,遙遙不可及;但一段如線牽的文字的因緣,讓你有了接觸,知道日後的她寫小說、散文,也是譜曲寫歌的創作者,就多加了才女形象。
最近在浯江專欄,看到她寫了一篇「凌晨三點」的文章,讓人大驚,凌晨三點,最是眾人夢酣的時候。她卻已起身出門,夫婿伴著,一起踩著街燈光影,走在無人的台北街頭。是晨起健身?是趕赴某場神祕約會?真正的原因卻是:身為北方女兒卻不會製作北方麵食;機緣巧合,得知某知名麵館徵求早班工讀生,就興沖沖的去應徵,一心想完全自我,學點兒廚藝,看看能不能做個像樣的太太……。
事實上,在上一代的北方兒女觀念裡,麵食是基本的廚藝,彷彿就是天生的良能。記得一位八十餘歲的長輩,早餐時咬了一口饅頭,立即知道來自外購,不是用老麵發、不是用手揉,氣的立即罷吃之外,更像是受到的奇恥大辱般斷續嚷著:「這輩子,這輩子沒聽說山東人吃饅頭,要用買的!」濃濃的山東腔,彷彿充滿了大饅頭的嚼勁,讓人難以忘懷。
然而你知道,她是位生活優渥的女子,婚前有父母的疼愛,婚後有先生的嬌寵。當然更不會為了工讀生的區區薪資,讓自己每天凌晨三點出門,放下身段去當工讀生,學如何和麵、揉麵、分麵、■麵,在火爐前如新嫁娘似的學作蔥油餅、韭菜盒子、烙餅,那在在都是需要耐心與體力的工作;如今卻為了先生、為了家庭趣味,或許更為了她深藏在北方兒女不會做麵食的心中遺憾,成了一位早起認真的工讀生。
你細讀她的文章,除了在心裡恭喜她順利畢業了,不必再摸黑早起;更覺得她像一面鏡子,映照著一個人,都該努力彌補過去或大或小的缺憾,讓自已的人生更完美、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