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的箱子
阿嬤有一個大大的木箱子,不知道是什麼材質,深棕色的箱子四平八穩的擺在床頭,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香味。每當阿嬤要打開箱子,我總在旁邊探頭探腦翻東翻西的想看個究竟!
夏天到了,阿嬤打開箱子取出姨婆從南洋托人帶回來的花綢布,幫我們姐妹縫製了連身裙,走到街上大家讚賞的眼光讓我們覺得飄飄欲仙,體態也輕盈起來。都虧了阿嬤我小時候總有漂亮的衣服穿。
開學了阿嬤從箱子取出卡其布,幫我做了一個書包,裏面還有夾層,可以作業本和書本,那個書包也是親朋間的最愛,家中有小孩要上學,都來央求阿嬤做一個。我開開心心背著書包上學去,那裡面充滿了阿嬤的愛與期許,我會好好唸書!
遇到親戚間的喜慶,阿嬤也會打開木箱,再從裡面的小盒子選出一只金戒子,比較對重(我的理解:相對重要)的親戚則會選一條金項鍊,送去當賀禮。這些首飾都是阿嬤平常幫人縫縫補補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需要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場,阿嬤的未雨綢繆,眼光長遠,解決生活中不少的困窘,讓我能在無憂無慮的環境中成長,對人生充滿了正向的力量。
父親孤身一人遠渡重洋來到金門,阿嬤慧眼將女兒許配與他;從此一家人相濡以沫患難與共。父親早年為生活在外奔波常常不在家,外婆在家幫襯母親操持家務,也幫人做衣服納鞋底,一家食指繁浩,幸賴阿嬤陪著我們一起長大。最經典的畫面是外婆前面抱著我,後面背著妹妹,走著走著妹妹從後面滑落下去,跌落地面,二妹妹也因此時常抱怨,她是因此被摔笨的。
阿嬤的箱子裡有許多小東西,譬如有一個銅製的針頂,拿來套在指尖,可預防被針戳到,還有一個可以放著粗細不同縫針的針筒,轉著上面的小孔就可以倒出繡花針,後來阿嬤把它送給我,但是被我搞丟了,使我非常懊惱,尤其如今阿嬤已經往生極樂,每每想起那管有點生繡的針筒仍然悵然不已,久久無法釋懷!
阿嬤生於民國四年農曆的七月初七日,相傳牛郎織女在這天相會,女兒家們也在這天乞求能有如織女般的雙手,不知道阿嬤是否織女下凡來,手巧的很,精通女紅無所不能,彼時阿嬤是村子裡縫製新娘嫁衣的高手,件件的新衣,一針針的線頭,累積了阿嬤的青春歲月。她和傳統社會的女人一樣,將一生奉獻給家庭,任勞任怨但不認命,憑著自己的一技之長,改善生活而不自怨自艾,自立自強而不仰仗于人,她的生活哲學無形中影響了我,她永遠是我的典範!
阿嬤的箱子像百寶箱一樣,我從來不知道裡面還有什麼,阿嬤就是魔術師,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變出一個個的魔法,滿足了我的需求,豐富了我的童年,也留給我無限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