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閱讀筆記】古厝生活之半農半X

發布日期:
作者: 湘夫人。
點閱率:1,389
字型大小:

多年前看到一本書至今仍然持續關注,當年我剛好回到金門經營古厝民宿,正在摸索,尋找較好的生活模式,我始終認為民宿是一種生活模式的分享,在自己的家鄉以一種有別於童年的認知,重新審視家鄉的一切,往往也能夠將童年的疑惑註記,將自己的人生謙虛的返嚼一番,以新的自己在家鄉生活。
日本京都綾部出生的塩見直紀先生,1999年以33歲的年紀返鄉,開始實現半農半X的生活,以天職使者的角色發展自己的X,鼓勵大家順從自然、實踐天賦,認為一定有一種生活,可以不再被時間或金錢逼迫,回歸人類本質,一定有一種人生,在做自己的同時,也能夠貢獻社會。我深深被此書所吸引,浪跡了好些年,不知道自己到底學會了些甚麼,回到家鄉是否能得到發揮,對於作者提倡的半農,我開始慢慢地學習著。
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工作一段時間,應該會累積出屬於自己的半X,所謂的天賦,上天賦予每個人不同的天賦,讓我們依此得以生活得以謀生,如果自己的天賦恰好也是自己所喜歡的事情,那是很開心的人生,不僅能夠持久更能有所發揮,進而幫助他人,懂得知足並懂得善良的看待世界,是我們要學習的心態,天賦也是一種使命,擔當己任,並且貢獻社會,作者更希望可以幫助他人,尋找自己未曾發掘的X,強調簡樸的生活與充實的使命相結合,我為這樣的理想深深著迷,直到最近跟朋友提起這本書,並獲得朋友相贈此書,我又開始細細閱讀,反思自己這些年來的點滴。
古厝民宿的生活,從接待、安排旅客所需、規劃行程、守護古厝,這樣的生活持續了十五年,我把最盛年的精力投入在古厝裡,閱讀了古厝的一年四季,接待了各個不同天賦的旅客,閱讀了他們的人生,深淺不一而足,為他人的需要提供協助,我想多少符合了塩見直紀先生的X理論,我跟古厝是一種相互的成長,我養護古厝潤澤古厝,開啟旅者與古厝的緣分,我只是一座橋樑,在最適當的時間扮演著這樣的天職,我很幸運。
這些年許多人體驗了古厝的生活,很多人說我來參觀就好,殊不知門裡門外大大不同的,雖然我從小也是住古厝長大的,但我用一種非常崇敬的新角度來看待古厝,我能靜靜的在廊道裡感受古厝的心靈,感受他要表達的哲理,一年四季晨昏,有著許多豐沛的思維流盪著,愛護古厝的心愈來愈濃,鳥鳴花香,一日陽光計時,看到陽光在院落的位置,便知晨昏,一宿情緣的旅者能不虛此行,希望為您的心靈種下一顆種籽,待他日因緣俱足萌芽,塩見直紀先生推廣的減法的生活,當地生活的體驗,與土地有關的旅行,融入當地聚落生活,與古厝的旅行不謀而合,讓旅行者透過行腳與體驗,豐富了生命觀。
至於半農的部分,是我最不熟悉的,從小沒有種過東西,對土地也不熟,所以剛開始我很疑惑我的半農如何開始,作者說半農其實是要讓你跟土地更親近,了解更多土地與食物的關係,透過農村生活,探索天職與人生意義。我無法像書中種稻米,所以我開始試種植物,種些香料植物。
每年晚冬到早春,紫色花的迷迭香隨風搖曳,春天讓植物像接力棒似的開花,2月的櫻花、玫瑰花、郁李,很香的含笑花總是一推開門香味撲鼻,3月的桂花香,金桔、茶花、百合花,有些花期很長記不住開花期的雞蛋花、九重葛,有些夏天才開的荷花,蓮花,還有突然令人驚喜開花的紅花石蒜、優雅的蔥蘭,花花草草種久了,花圃裡總會有些不速之客,融入大家庭般的偷偷取得一席之地,這不禁要感謝鳥兒與蜂兒的辛勤,還有那自然界的風風雨雨,每每讓人對生活有了許多的歡欣感。
最近開始學習種起了可以入菜的九層塔、香菜、小白菜,拿把剪刀剪一些些加在菜餚裡,很有成就感,源源不絕的九層塔,總是及時派上用場,不禁讓我想起了半農的精神,尤其做餅乾的時候,將新鮮的迷迭香烘乾成粉末狀,做出香甜可口的迷迭香餅乾,慢慢理解了書中的身體力行、平衡生活理念,生活上總是會碰到許多我們無法改變與掌控的事件,而平衡的生活模式,讓我們的身體健康,讓我們的思維簡單,讓生命的時間可以多一些給自己,有點像是佛法中說的人身難得今以得,要珍惜一切。
朋友常說禍福相依,簡單的說是得到與失去,我們如何讓生活取得一種平衡,自在與節奏,讓自己能擁有自己舒服的生活模式,讓外界的紛紛擾擾盡量不影響到自己的生活,說是簡單其實很難,我們常會因為不好意思、不忍拒絕,而讓自己不開心地配合著,一天天消逝其實很快的,一生就走到了盡頭,才猛然想起自己到底想要怎麼樣的生活呢?一種理念的執行,要非常的有毅力,其實不太容易。
後來塩見直紀先生還出了第二本書,半農半X的幸福之路,介紹了88位投入半農半 X的朋友,讓人非常感動,因為這本書出書的時間是2013年,我非常好奇現在的綾部是否仍然執行著這個理念,我便到FB去搜尋,我找到了Naoki Shiomi的作者FB,並試著留言,「你好我喜歡你的書」,很開心得到回應,「謝謝!我很開心」,我接著留言「請問你們現在還在繼續書中的生活嗎?」,得到回應「半農半X的生活」,讓我很感動,作者還在繼續著理念推廣,這很不容易啊,從作者回鄉開始算20年了。
誠如書中說的,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了,書中所指的半農並不是指一天之中,有一半的時間務農,也不是指土地的大小,而是藉由接觸泥土和其他生命,發現生命中更重要的東西,就像我的小花圃,常常有著一些驚喜,去年秋天發現綠籬上圍繞著金黃色的小苦瓜,金門人常用來泡高粱酒的品種,以及樹梢竟日傳來的鳥鳴聲,鵲鴝、白頭翁常入院子作客,戴勝旋飛歇停在燕尾脊,交響著300年的古厝,櫻花開完之後花謝了綠葉迸出,交替著生命的欣喜,玫瑰花謝了需要剪枝才會蹦新芽再開花,植物與土地的體認遂映照著人生,我慢慢感受著書中的理念與精神,希望有一天我能更完全明白與實踐。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