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所知道的慈湖(二)

發布日期:
作者: 小城。
點閱率:1,415
字型大小:

站在岸邊的土墩上,前面是關帝廟,左邊是南山村,右邊是北山村,眼前就是雙鯉湖了,整個湖面,叢生著大片的蘆葦及俗稱水蠟燭的水草,棲息著各種水鴨、蒼鷺、海鷗、水雉等鳥類,這曾是帆船泊地湖面,已蛻變為沼澤區,彷彿成了生態博物館,對照南山村砲戰廢墟的倒影,在夕陽下更增添了幾分淒涼,走進北山村,有小小的高地就是我的母校「古寧國校」,這曾是舊帆船時代集貨區,人們將土產及牡蠣殼等貨物,盼望著內地來的船影,也就是我童年嬉戲遊樂,引領我求知向上的地方,有我的敬愛的師長及同學們,如今校園書聲朗朗,笑聲依然,我們卻已各奔天涯,不及思念之情,車行轉向東方,進入林厝,這是古寧頭最後一站了,古寧頭俗稱「三鄉」就是南山村、北山村、林厝之合稱,在金門許多自然村,因族人聚集,而以姓氏命名,但林厝的由來,卻是源於李氏家族,有村必有林,家族才能興旺繁衍之意,林厝是進入古寧頭的大門,聳立眼簾的是「古寧頭戰場」牌坊,是為紀念西元一九四九年國共戰爭,聞名中外的古寧頭戰役而建立的。

在遊客心目中,古寧頭戰役決定了什麼?只需於歷史書中尋求答案,戰史館會提供一些史料,您亦可於戰史館的小土墩上,環顧四方,想像電影「最長的一日」那登陸諾曼地之情景,這細白的沙灘,潔淨的海水,依然在訴說著兄弟鬩牆的故事,然後在「古寧頭戰場」牌坊下,拍照留念,一個微笑,所有曾發生的苦難,隨著穿過樹梢的清風,飄然遠去,容易健忘的鄉人,仍然在烈日下,耕耘著這一片鹽質沙崗,對於生活在兵荒馬亂的父執輩們,「古寧頭戰場」卻是永恆的戰場,那是今日、也是明天,一直存在於沙崗農夫的記憶裡,於是,一座廟,一座跨越台灣海峽的小廟,李光前將軍廟落成了,它神跡似地降臨在我家鄉西浦頭,當然存在著些神話,李光前湖南人,編號201師的代團長,和他的袍澤們及參與公元1949年古寧頭戰役的共軍們,選擇著這沙崗作為決戰地,幾乎全中國省份的建兒都參與這場殲滅戰,據鄉人細訴兩方部隊,皆以青天白日滿地紅為軍旗,而以白布及紅布束於手臂為標記,歷史可曾喚醒人們多少記憶,歷史是否曾嘲弄你我,我們不得而知,但他們在渾沌中,卻創造了另一個世代,我輕聲歌誦楚辭中「國殤」,低吟著唐人詩句:「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這廟成了這次戰爭的總結。

走進廟宇,也走進了我的童年,往事一幕幕地映入眼簾,人真是奇妙的動物,一切情慾,都隨著感情的波濤起伏,或許是近鄉情怯,如許多異鄉遊子一般,我不斷地流浪,亦不斷地去懷念故鄉,但也是出於無奈,是為生活而奔波啊!有了少許藉口,便添加了幾分憂傷,懷鄉也成為病態,總之咀嚼著一份苦澀,一份鄉愁呢!這廟離村子有些距離,好像是一個招待站,正好可瞭望到村莊全貌,那掩映於林子裡的紅磚屋,背負著綠色的山巒,身旁橫臥著一條數里長的沙龍,就是塞尚所彩繪的那一幅大油畫了,整個地貌活像一支法國號,對著慈湖吹奏,低沉的音符,訴說亙古以來,它所經歷的風霜,不斷地去撫慰我們這群異鄉遊子,沙龍就像是這片村落的圍牆,自入冬以來,成為阻擋寒流的天然屏障,如此美麗的家園,由於謀生因素,人們多棄農外出尋找工作,如今熱絡的鄉音,已自廟口傳來,有父老的垂詢,兒時嘻戲的玩伴呼喚,點點滴滴擁上心頭,這廟就顯得更為親切了,它供俸著大戰後的英靈們,並深深地埋藏著我們共同的記憶,這片海埔新生地,除了雁鴨類和成群的雉雞等野鳥外,耕地已逐漸萎縮,廟後方的駐軍也撤走了,荒廢了田野,就顯得有些淒涼,不變的是鄉人那份熱情呀!!

廟右方有一條小溪,水流涔緩,但長了很多水草,綿延通到沙崗上海岸邊,貫穿了這片略帶鹽質的農耕地,童年時,水中常可捕捉到鬥魚(俗稱鬃斑),放進玻璃瓶內,以為觀賞,而進入慈湖的溪口,村人建造了一座水壩,以作養魚池塘,在木麻黃後面,就是海埔新生地所建設的慈湖農莊,那是1970年以後的事了,農莊前環繞著池塘和大片慈湖水,錯落其間各種植物滋生,群鳥飛舞,煞是美麗,牌坊前是環島西路,由金城通到古寧頭,這條應是日據時代建造,後經國軍不斷整治,崎頂已不復先前之坎坷,而能平順地通達浦頭山上,西浦頭原來是靠近海邊的,經過半世紀的變遷,海岸線已退到數公里外的慈堤,滄海也成桑田了,我們見證了它的發展,感到人生變化無常。

順著崎頂走去,是村莊的入口,右邊百公尺處,有一條由山頂至慈湖的溝渠,因長時間水流衝刷切割而成為天然地形線,即地理學所稱的均夷線,兩旁種植了大量的相思樹林,每當夏日時節,相思樹開滿黃色小花時,一片金黃的世界,令人多麼雀躍,很難想像這溝渠,竟是大戰時著名的萬人溝吧,童年時,父母都會告誡小孩,在日正當中或陰雨綿綿時,容易使人中邪,鄉人也儘量減少走動,我們邊走邊看,回望光前廟及遙遠的關帝廟和水尾塔,整片慈湖真是瀲艷光潔,越走越高,已達到浦頭山頂點,這曾是擁有世界最先進的自動射控雷達,日夜監視著金廈海灣的高砲陣地,也曾是陸軍砲兵靈魂的觀測所,隨著時空移轉,目前已成為廢墟了,我們來鳥瞰這片自然與人文構成的美景,又不經意地望向廈門和大嶝島,沿著清晰的道路,對岸的車子歷歷可數,祈望中華兒女,能自由自在地品味這自然保護區,莫辜負這片安祥的農村風情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