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
一、歡歡喜喜過新年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新的一年到來,無憂無慮的孩童們總是歡天喜地迎接著;年輕人也欣喜冀望新年能鴻圖大展;金門媳婦們則忙著除舊佈新,洗洗刷刷,始終無法卸下肩上重擔,過一個「時尚」又「輕鬆」的年,因為金門保留著許多祖先傳下的習俗,乖乖的媳婦們幾乎認命的照單全收,甘之如飴。
今年的我則一改往昔的神勇,不再一天之內從3樓佛堂刷洗至一樓客廳,因為年歲增長,體力漸衰了,只能抱著「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的原則,於是請來專人將家裡稍事整理,以應應景,聊表過年氣氛。雖然雇用他人總比不上自己做來得仔細,但人嘛,總要懂得「知所進退」,學習放下,這樣不只自己開心,大家且歡喜,千萬別跟自己過不去呀!
金門過年的傳統習俗就是有無數的「拜拜」要關照,因此金門媳婦們一個個練就一身好手藝,煎煮炒炸,無所不能;炊糕包粽,無一不精,讓廚藝不精的我深感佩服!好在近年來訂購年菜之風盛行,大大解決了我心頭之憂。外訂年菜,滋味好壞都可推給店家,不必自擔廚藝的成敗,更重要的是,大家吃得開心,我也樂得清閒,且隨心挑幾樣特別的菜色,就能澎湃上桌祭拜,加增一份至高無上的敬意,相信神明也歡喜呢!今年這份工作就交由外子來「欽點」,他訂購了海洋餐廳10道色香味俱佳的新春特色年菜,暨犒賞大家一年來的辛勞,且為新春團聚增加繽紛多彩的年味。
說到年菜,我感懷多多,想當年清貧的年代,哪有什麼油水可言?孩童總是飢腸轆轆,什麼都好吃。彌月請吃紅蛋的方式,是現代人前所未聞的~一顆雞蛋用線切成好幾等分,讓左鄰右舍和親朋好友淺嚐一塊以分享生的喜悅。我高中時期,常常是一個炸饅頭加一碗麵線糊便解決一頓中餐,若不便外出,則有勞同學代買兩個炸饅頭果腹,不也吃得不亦樂乎,頭好壯壯?如今,人人豐衣足食,嬰兒彌月不但致贈蛋糕、油飯、糖果,還外加2顆大紅蛋,多大器呀!學生的自助餐菜色更是琳瑯滿目,應有盡有,豐盛無比。我常想:這大魚大肉雖然誘人,但若天天這樣吃,徒增腸胃負擔,倒不如清粥小菜來得爽口宜人。匱乏的年代,讓人學得心懷感恩、知足惜福!
過年還有一大要事,就是寫春聯、貼春聯,在知識尚未普及的年代,春聯總得拜託文人學者,亦即所謂的讀書人來書寫。教育普及之後,寫春聯不再是他們的專責,人人都能照著春聯簿來書寫了。想當初,我們小一、二的午休時間便開始從「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等描紅字學起,小三時則加入書法課臨帖的先修基礎班,所以,當年的小學生便能煞有介事地揮毫寫春聯,肩負起寫春聯的重責大任。我公公寫得一手好字,在世時必親自書寫、張貼,也曾讓孩子們嘗試為之。爾後工商業發達,春聯亦能購買得之,但大都是得自於公家單位的贈送。今年卻因忙碌而錯過了贈送期,只好求助於書法家洪明燦老師揮毫,他二話不說,寫好馬上由夫人---同學翟美珍老師專程送達,讓我感動萬分!
「瑞日芝蘭光甲第,春風棠棣振家聲」這是我喜歡的對聯,洪老師許是讀過心理學,還真懂得揣摩我心、契合我意!有道是「家和萬事興」,兄弟若齊心,其利可斷金,唯有兄弟協力方能光宗耀祖,重振家門,試看當下多少兄弟為了家產失和,手足之情淪為烏有,這是多麼讓人心痛的事啊!因而「棠棣振家聲」讓我特別有感。春聯除了是應景,更有幾許期許、諸多勉勵。
春聯左右兩句是一副對句,記得大一國文作文課,老師要我們寫對聯,我寫的是:青菜豆腐為珍味,琴韻書聲有洞天。得了高分,讓我頗以此自得,開心了好久。春聯是一門藝術,透過書寫者的創意展現出中國文字的美和個人的文學底蘊,我曾見不少人單寫一個字,如壽、福、春、囍、忍……等,各有各的寫法,像一幅幅令人玩味的畫,真是美極了!
張貼春聯可也是一門功夫,猶記去年風大,前天貼好的春聯,隔日即被風兒掀起,只好求助於鄰人的噴膠(對我來說那是首聞的新產品),熟料還是被風吹落,最後求助另一鄰居依傳統方法自煮的糨糊才搞定。今年慶幸兒子主動協助,果然個子高好處多,而且年輕人手巧有智慧,只見他不過是使用一般的膠水,便能輕易地將春聯牢牢靠靠貼住牆壁,讓我不禁發出讚嘆,真的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原來貼春聯的真正好幫手就在身邊,真是謝天謝地啊!
二、貼心孩子齊來賀年
年前,貼心的女兒來電說:「家裡的大掃除就交給我吧!」真是窩心至極啊!女兒近來執行「斷捨離」大有成效,莫非她也要回家大刀闊斧一番,展現她執行的功力?我則心疼短短幾天年假,休養生息都不敷使用,哪來的閒功夫整理家務啊?有這份心意便足以讓父母開心的了,家事何須再勞他們操刀呢?因此我感激不盡地以「回來就好!」答謝女兒一番好意了。
小兒子從澳洲回來之後也懂事許多,年前主動幫忙整理家裡,且親自下廚露兩手,他煮的麻婆豆腐十分講究,甚是可口,所謂「千燉豆腐萬燉魚」,這烹煮可是要耐心靜候的,哪像我耐力不足,豆腐才一下鍋,不一會兒功夫就準備要起鍋了,火候不夠,哪來的好滋味呢?還有清炒高麗菜,簡單卻別有巧妙在其中,他先將高麗菜洗淨、撕開、浸泡鹽水片刻後再炒,我見他炒出一大盤,心想:三人哪吃得完這許多呀?熟料,味美香甜又可口,讓人不停的一口接一口,不一會兒竟所剩無幾呢!另有一道「好吃肉」(即蔥爆里肌肉,因為孩子們小時候特別喜歡這道菜,所以我特命名為「好吃肉」),在他妙手料理下,別有一番風味。這3道菜頗受歡迎,大大地滿足了我們的味蕾,吃下的不僅是美味大餐,還有他滿滿甜美的心意。
我們夫妻倆目前正處於空巢期,孩子們的歸來是心中的一大期盼,而孩子們懂得利用假期回家省親,帶給我們心靈無限的療癒,所以我們常常不自主的暗自竊喜。大兒子平素靜默寡言,今年回來難得的暢談頗能博取父母的歡顏,尤其他的一句「回家真好!」真是甜到我們心窩裡了。天下父母心總是不捨孩子們離家在外工作辛勞,有道是「在家千日好,出門半朝難」,出門在外,得自己料理食衣住行育樂,還要面對形形色色的社會,待人處事、應對進退都得獨當一面,真正是出門在外幾多難啊!難怪大兒子有感而發的說:「回家真好!」不過,獨立是一種磨練,亦是一種成長,即便父母有諸多不捨,但父母無法永遠陪伴在孩子左右的,所以,珍惜孩子尚未離身的階段,教育他們長大成為一棵頂天立地、足以庇蔭四方的大樹才是。
過年,高興孩子們都回來了,更感欣慰的是孩子們懂得包個紅包來孝敬我們倆老,紅包袋上還用心的寫上感恩、祝福的話語,別具意義。其實,他們不懂父母是很容易滿足的,一抹感恩燦爛的微笑,便足以打動父母的心了,哪須以紅包來表意?念在現今年輕人賺錢不容易,能有向上的意志已誠屬難能可貴,對於孩子們孝敬的紅包,外子只收紅包袋、不收禮金,但他送給孩子及孫子一人一個大紅包,年前他再三叮嚀我去銀行換嶄新的新鈔並準備好紅包袋,這是過年訂餐廳之外外子最心心念念的大事了,他總以發紅包為樂,上輩子他應該是個散財童子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