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敬悼蔡清龍老師
蔡清龍老師原籍金門縣金寧鄉下埔下,後遷金湖鎮新市里,金門中學簡師科畢業,民國四十三年擔任金門縣烈嶼鄉上林國民小學老師,之後調返大金門本島續任教職,八十二年退休。從事教育工作四十餘年,教學認真,孜孜不倦,要求學生虛心上進,精益求精,嚴而不苛,作育英才無數,堪稱桃李滿金門,是烽火年代筆者敬重的恩師。
民國四十七年823砲戰,烈嶼鄉所有小學停課,一年後集中遷往大金門「中正堂」成立臨時的「烈嶼聯合國校」,翌年蔡老師便受縣府倚重,被遴派至聯合國校擔任高年級導師,完成了第二、三屆同學畢業的教職重任。爾後蔡老師曾任國小教師、主任等職務,凡事一絲不苟,兢兢業業,在金湖小學擔任導師三十五年,是家長爭取子弟到其班上就讀的優良教師。
記得當年就讀聯合國校的個別訪談,蔡老師見筆者成績單上的家長「關係」欄內寫竟是「祖孫」驚訝一問:為何是祖孫、你爸媽呢?這可把童年內向的我給問哭了,我欲語還羞的詳作回答後,蔡老師鼓勵說:「不要自卑,家境越窮困,越要用功讀書,認真才有前途」。蔡老師時常以「勤能補拙,能吃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努力才能出人頭地」及「驕者必敗,謙虛者有福」等勵志嘉言諄諄教勉學生,對學生爾後的為人處世有莫大深遠的啟示,至今猶記於心。
蔡老師服務教職退休後投入慈善事業、紅十字會、宮廟等社會服務,古道熱腸,敦睦鄉里,熱心公益,擔任金門紅十字會會務顧問、愛心慈善事業基金會董事、贊助人等多項志工,致力兩岸交流及金廈人道事務,不僅畢生奉獻教育事業,是教育界的老前輩,並且樂善好施,佛心濟事,功德善舉,是位虔誠的佛教家,為社區敬重的長者。
二十餘年來,老師專心投入公益服務,長期關懷弱勢,備受社會肯定,當選中華民國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監事、金門愛心慈善基金會常務董事、金門紅十字會理事、金門退休教師協會監事主席、世界辛柯蔡宗親總會理事、金門縣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常務理事等,以大愛精神投入公益事業與社會服務,盡心盡力不落人後,好人好事實至名歸。
追溯蔡老師的獲獎事蹟,尚包括當選民國五十七年「全國第八屆示範小組長」榮獲蔣中正總裁頒發獎狀;民國七十三年十月榮獲財政部長陸潤康頒發獎狀;民國七十四年因教學認真,先後獲行政院長俞國華頒發「獎章證書」及「一等服務獎章」獎勵;民國八十二年、九十六年因忠黨愛國、奉行主義表現優良榮獲時任黨主席李登輝、吳伯雄頒「榮譽狀」獎勵;擔任愛心慈善基金會常務理事,入選中國第五屆「全球華僑華人孝賢獎」,在愛心基金會董事長許金龍的陪同下,赴廈門喜迎孝賢至德匾額等獎項。
繼之民國九十三年當選世界辛柯蔡總會「傑出宗親」及榮獲世界柯蔡宗親總會的「特殊貢獻」表揚;榮獲金門縣九十七年度「好人好事代表」表揚,同年十月榮獲全國「好人好事八德獎」馬總統親自接見;民國九十七年並當選中國「十佳孝賢獎」;九十八年獲選本縣「榮民楷模」;民國九十八年赴北京接受「中華民族慈善形象大使」獎牌;民國一百年於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中國授予「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榮銜表揚。
蔡老師擔任愛心慈善基金會常務董事,於九十九年與董事長許金龍、會務顧問楊清國等三人,為致力桑梓慈善公益、兩岸人道互助、宗教文化弘法交流等志業受到肯定,入選為「改革創新、百佳先鋒人物」得獎人,赴中國北京與來自全球華僑華人先進人士齊聚釣魚台國賓館,參加「光耀中華-中國改革創新、先鋒人物、先進事蹟報告大會」接受榮譽獎表揚;復於一○一年當選「全國第四十七屆模範老人」獎。
老師從事教育工作四十餘年,不僅桃李滿天下,並且教育七名子女長大成人;先後完成國小、國中、高中、大學、碩士、博士學位。兒女學成後繼承父志,從事教育工作,有國小教師、國中教師、高中教師、大學教授,作育英才無數,為社會肯定稱讚為金門第一教育世家之美譽,老師不論是擔任教職,或是從事公益服務工作,其認真執著的態度,深獲同事與大眾的敬佩。
蔡清龍老師赴北京接受表揚活動,晚宴中不忘為金門觀光旅遊及為金門高粱酒行銷作廣告宣傳,讓金門名聲遠播中國,為金門高粱酒代言,向在座與會人員報告表示,金門歷史底蘊豐富,好山好水釀好酒,歡迎大陸同胞到金門觀光旅遊。為金門行銷作公益,以個人服務社會為榮,以發揚金門精神為傲,充分表現愛鄉愛土的偉大情懷。
蔡老師前幾年健康良好,曾受邀參加第三屆同學會-台北陽明山之旅等活動,每年第二屆同學會,老師若沒赴台,都會邀請接回烈嶼參加同慶,晚上散會再專程送返新市里,沿途暢談回憶不輟。近年來老師身體違和,時常於署醫復健晤面;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謹敬撰默禱─蔡老師功德圓滿、福壽全歸、老師:一路好走!